從長期走勢看,2025年以來ST華通股價已由4.91元升至11.18元,漲幅顯著,反映出市場對其業績改善和“摘帽”預期的積極反應。當前回調或許是對前期漲幅過快的技術性修正,并不意味著基本面逆轉。公司亦公告未發現應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事項。然而,財務造假帶來的信任修復仍在進行,摘帽預期尚未兌現,后續能否穩步推進,仍有賴于其財務質量、治理結構及經營穩定性的進一步驗證。
2025年7月20日,浙江世紀華通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簡稱:ST華通,股票代碼:002602.SZ)發布公告稱,公司股票于7月16日至18日連續三個交易日內收盤價格跌幅累計偏離值超過12%,依據深交所相關規定,已構成股票交易異常波動。
數據來源:Wind
此次股價異動發生在公司7月15日披露2025年半年度業績預告之后。根據公告,公司預計2025年上半年歸母凈利潤為24億元至30億元,較上年同期的11.5億元同比增長107.2%至159%;扣非凈利潤預計為23.9億元至27億元,同比增長107.41%至134.31%。同期,預計基本每股收益為0.33元至0.42元,顯著高于上年同期的0.16元,整體盈利表現亮眼。
然而,盡管業績實現大幅增長,資本市場反應卻出現背離。在業績預告發布后的三個交易日內,公司股價累計下跌14.07%,成為此次異常波動的直接導火索之一。市場或對利好兌現后的估值壓力有所預期,引發部分資金選擇短期兌現離場。此外,從年初至今,ST華通股價累計漲幅接近120%,若從2024年7月25日低點計算,漲幅更是超過260%。如此強勁的上漲基礎使得市場在面對利好消息時更易產生“高處不勝寒”的擔憂情緒。
從長期走勢看,2025年以來ST華通股價已由4.91元升至11.18元,漲幅顯著,反映出市場對其業績改善和“摘帽”預期的積極反應。當前回調或許是對前期漲幅過快的技術性修正,并不意味著基本面逆轉。公司亦公告未發現應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事項。然而,財務造假帶來的信任修復仍在進行,摘帽預期尚未兌現,后續能否穩步推進,仍有賴于其財務質量、治理結構及經營穩定性的進一步驗證。
證監會出具處罰決定,復牌實施“其他風險警示”
ST華通成立于2005年,2011年在深交所上市。公司起初專注于汽車零部件業務,自2014年起逐步轉型至互聯網游戲領域,2019年以298億元收購盛趣游戲,完成由傳統制造向數字文娛的戰略跨越,成為A股文化傳媒板塊的龍頭企業之一。目前,公司業務涵蓋互聯網游戲、汽車零部件、人工智能云數據等領域,并延伸至腦科學和虛實融合平臺開發,股東包括騰訊、華僑城等重要機構。
從營收結構看,互聯網游戲已成為公司核心支柱。2024年,移動網絡游戲收入為172.65億元,占總營收的76.33%;PC端網絡游戲收入33.23億元,占比14.69%;汽車零部件貢獻15.28億元,占比6.75%;網頁游戲、云數據及其他業務合計占比不足3%。此外,公司境內外營收各占一半,海外市場布局初具規模。
數據來源:Wind
盡管公司在業務拓展方面取得一定成效,其發展過程仍伴隨著較大爭議與風險。2024年11月,中國證監會向ST華通出具《行政處罰決定書》,認定公司在2018年至2022年間存在重大財務造假行為,涉及商譽減值測試不當、財務數據虛假記載以及收入確認違規等多項信息披露違法問題,嚴重損害市場公信力。
具體違規包括:2018年未按規定計提商譽減值,少計6,236.30萬元;2019年并購盛趣游戲時未剔除原賬面商譽,虛增商譽1.22億元;2020至2022年持續未規范執行減值測試,利潤數據被人為調節。同時,公司未將子公司點點互動作為單獨分部披露,違反會計準則。
在收入確認方面,2020年公司通過虛構《千年3》軟件著作權轉讓業務,虛增收入與利潤合計3.3億元,占當年利潤的9.64%;提前確認《彩虹聯萌》版權轉讓收入,虛增收入2.08億元、利潤1.1億元,并在次年進行了對稱調整。這些行為直接影響了業績承諾的真實性,誤導市場判斷。
最終,證監會責令公司整改,處以800萬元罰款,并對董事長王苗通、前總裁王佶等多名高管予以警告和罰款。公司股票于2024年11月8日復牌后被實施“其他風險警示”,簡稱變更為“ST華通”,凸顯市場對其治理結構和信息披露合規性的持續擔憂。
銷售投入持續加碼,商譽減值風險未除
盡管公司近年來持續推進業務修復,但整體業績波動依然顯著,經營質量提升仍顯不足。營業收入方面,公司自2020年的144.45億元降至2022年的114.75億元,2023年回升至132.85億元,2024年則大幅躍升至226.20億元,創新高。2025年一季度收入為81.45億元,保持較好增長態勢。
凈利潤則表現出更大波動。2020年和2021年分別實現凈利潤21.04億元和27.09億元,但2022年因商譽減值等原因大幅轉虧至-67.39億元。2023年恢復至5.88億元,2024年為10.45億元,盡管同比增長明顯,但與營收的強勁增速形成脫節,盈利質量有待進一步鞏固。2025年一季度凈利潤為13.86億元,顯示出短期修復態勢,但能否持續仍有待觀察。
數據來源:Wind
公司費用結構出現明顯變化,銷售費用率持續攀升,而研發和管理費用率則呈現下行趨勢,反映出資源向市場推廣傾斜的導向。具體來看,銷售費用率由2020年的18.46%升至2025年一季度的35.89%;同期,研發費用率從2022年的16.34%大幅下滑至6.43%,管理費用率也由2021年的9.33%降至5.89%。盡管加大銷售投入有助于短期業績表現,但對研發和管理的持續削弱,可能在中長期削弱公司的技術創新能力與運營支撐,影響其核心競爭力的穩固與提升。
數據來源:Wind
商譽風險仍是公司資產質量的一大隱患。盡管公司已對高估商譽逐步進行壓縮,商譽規模自2020年底的211.04億元降至2022年底的114.24億元,并在2025年一季度穩定在120.16億元,但商譽/凈資產比例依然處于高位,達45.14%。若未來并購資產經營不及預期,仍存在減值壓力,對業績穩定構成潛在威脅。
數據來源:Wind
綜上所述,ST華通當前基本面正在修復,盈利能力已有回暖跡象,但過去的財務造假行為尚未完全消解對市場信任的影響,疊加費用結構失衡與商譽風險未出清,短期內仍面臨較大不確定性。
作者 | 姚文溪
編輯 | 吳雪
1
2
3
NEWS
NEWS TODAY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