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古幼新,通訊員:王靜張盼
書本里的知識是種子,研學的路是讓種子發芽的土壤,近日,新華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以七星學堂為青少年活動服務陣地,帶著轄區青少年學子走出教室,跟著文物去研學,穿越時空的文化尋蹤之旅,觸摸歷史的溫度,解鎖課本里的“文明密碼”。
活動當天,青少年學子懷著崇敬與求知的心情齊聚湖北省博物館。一張張青春洋溢的臉龐上寫滿了期待,講解員先從展廳布局開始介紹,負一層為編鐘展廳;一、二層越王勾踐劍和曾世家展廳;中三層則是楚國八百年和周莊王的展廳;講解員通過編鐘讓青少年學子了解到了中國先秦禮樂文明與青銅器鑄造技術的巔峰盛況;而越王勾踐劍2500年毫無銹蝕的驚人工藝,則更加見證了越王勾踐臥薪嘗膽、復國圖強的傳奇故事。
“大家看今天我們所看到都是楚文化歷史,那么有誰知道‘楚’是哪里?”在互動環節講解老師通過發文互動,給青少年學子簡單科普了“楚文化歷史”在展覽陳列區,工藝精湛的青銅器、造型多姿的陶瓷器皿、五彩斑斕的玉石等一件件精美珍貴的歷史文物另大家流連忘返。參觀到重要文物時,青少年們聚精會神地聽講解員介紹,了解文物背后的故事及相關研究成果,生動的實物展示點燃了大家學習的熱情,青少年積極思考、交流發言,現場氣氛熱烈。“每一件文物都承載著厚重歷史記憶,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今天的博物館之旅讓我大開眼界,我國古代工匠的智慧和技藝令人嘆服。”返程的途中,青少年們紛紛表達著自己對故鄉歷史文化的尊重與熱愛。
此次“七星學堂“荊楚文明藏省博 少年研學探古今”青少年暑期研學活動,不僅為青少年打開了一扇了解歷史文化底蘊的窗口,更讓青少年通過接觸珍貴文物來傳承楚文化,讓塵封的歷史變得鮮活可感,更讓楚文化中蘊含的浪漫想象、創造精神、獨特審美和深厚底蘊,在年輕一代心中種下種子,生根發芽,最終成為他們文化自信的基石和未來創新的源泉。
新華社區七星學堂一直以“文化自信”作為理念,通過文化科普系列活動旨在通過親身實踐體驗,讓青少年認識與了解歷史,深入領略荊楚大地的深厚歷史底蘊和獨特文化魅力,同時將文化傳承與保護意識植根與青少年心中。下一步新華社區將繼續以黨建引領為中心,與多員社會主體深入合作,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教育活動,推動以文化人、以藝育才,提升青少年的綜合素養和文化自信,為建設人文社區,社區治理新模式注入青春活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