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義上美國還是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不過如果從實際購買力來看,美國已經不是最大的經濟體,美國的優勢在于使用美元,美元是國際貿易的主要支付貨幣,為此美國可以通過美元購買廉價的商品,但是也是因為美元的地位,從而讓美國在貿易領域長期處于逆差的局面。隨著共和黨再次執政,美國試圖通過加征關稅來減少貿易逆差,為此就有了美國在2025年發動的關稅戰。美國在發動關稅戰的時候,已經踢到鐵板,因為不是所有的貿易體都會向美國低頭。
如今的美國是不死心,因為在堅持推動對于全球的關稅戰,美國在對日本和韓國加征25%關稅的時候,對于歐盟更加的狠毒,直接給予歐盟產品30%的關稅,以至于如今歐盟已經無法應對歐洲國家的質疑。在美國對歐盟不手軟的時候,歐盟已經頗有醒悟的節奏,因為根據公開的信息顯示,歐盟委員會負責人馮德萊恩將會訪問中國,最新的信息顯示,馮德萊恩會在7月24日訪問中國,并且會參加中歐對話。馮德萊恩是歐盟主要政策的話事人,在歐盟有著很大的影響力,為此馮德萊恩計劃訪問中國的消息立即引發了外界的熱議。
中國和歐盟在經貿領域有著密切的合作,實際上中國和歐盟之前有簽署投資協定,但是歐洲議會卻擱置了相關的協議。中國和歐盟在經濟上有很大的互補,歐盟許多企業在中國有投資,從而可以在中國市場獲得巨大的利益,如今中國企業也已經在歐盟國家投資,尤其是在新能源汽車領域,中國已經領先歐盟,為此中國企業在歐盟的投資,已經可以帶動歐盟相關產業的發展。隨著中國的崛起,歐盟已經越來越需要中國的支持,但是在美國的作梗之下,歐盟還有不同的聲音。
在美國堅持對歐盟加征30%關稅的時候,馮德萊恩訪問中國,無疑是給了美國一個警告,實際上歐盟產品在中國也是擁有一定的優勢,如果歐盟企業在中國擴大投資,會給歐盟帶來更多的利益,包括通過技術合作,顯然對于歐盟經濟的發展可以提供支持。中國的崛起,已經帶動了東南亞國家的發展,顯然歐盟也看得到中國的帶動作用,歐盟原本對美國還是有很大的幻想,但是美國給予歐盟30%的關稅,著實讓歐盟感到了痛苦,為此歐盟是會有調整的。
美國在4月2日宣布發起關稅戰,經過數月的談判,歐盟并沒有獲得美國的優待,反而是被美國狠狠敲打了一頓,30%的關稅對于歐盟來說是非常痛苦的,因為會讓歐盟的產品失去既有的競爭力,實際上就市場規模而言,中國是要比美國更大,美國市場是在于物價高,如果美國對于進口產品加征更多的關稅,就會壓縮利潤率,顯然對于歐盟來說是非常痛苦的,以至于如今歐盟要調整自己的姿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