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鑫智獎·2025第七屆金融數據智能優秀解決方案評選
獲獎單位:北銀金科
榮獲獎項:專家推薦TOP10優秀解決方案、科技管理創新優秀解決方案
一、解決方案簡介
業技融合共創平臺打造無障礙數字化工作空間,首創“一站式”敏捷創新平臺,支持業務與技術融合協作,實現產品構想、需求拆解、業務建模、技術建模、系統構建、公共能力上架的全流程閉環。
平臺采用穩態+敏態雙模、項目+系統雙域的核心思想及方法論,將大模型、應用組裝、組件級協同等先進技術落地至平臺模塊功能,實現多職能、多團隊的快速創新,為業務和技術提供無障礙創新通道,促進業務與技術的深度融合,為金融領域培養數字化轉型復合型人才,打造更高效率、更優質服務的全新業務創新模式。
二、應用場景痛點簡介
在當前金融行業,盡管科技的廣泛應用取得了顯著成就,但業務與科技之間的配合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如:孤立的業務和技術體系, 需求周期長、溝通成本高、創新能力受限,信息孤島和數據碎片化嚴重等問題。
業技融合共創平臺有效打通業務和技術的協作通道,以解決一線業務人員與科技人員的問題為目標,解決當前金融行業在數字化轉型道路上的業技融合難題。
三、解決方案亮點介紹
業技融合共創平臺以價值驅動為導向,在賦能科技研發方面、賦能業務創新方面、賦能一線經營方面分別打造先進的精益敏捷研發體系、先進的價值驅動創新體系、先進的效率效能提升體系。為銀行的業技融合提供以下創新能力:
1.深度業務與技術融合
業技融合共創平臺通過引入領域驅動設計(DDD)等技術手段,將業務需求與技術實現深度融合。這一創新點使得業務人員和技術人員能夠更緊密地協同工作,共同參與產品的全生命周期,從而加速了創新和產品推出的速度。
2.模塊化業務組裝與快速迭代
通過模塊化設計和組裝式應用架構,平臺實現了業務能力的快速組裝和迭代。這種模塊化的設計使得各個部分可以獨立演進,大大縮短了業務創新周期,提高了系統整體的穩定性和可維護性。
3.統一工作空間促進團隊協同
平臺提供統一的工作空間,首創組件級協同感知能力,實現了多個團隊的協同工作。這種團隊協同的模式減少了溝通成本和信息傳遞的時間延遲,使得團隊間能夠更實時、高效地合作。
4.顛覆性的人工智能技術
平臺通過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打造業內首個BA助手,輔助業務案例分析、需求的生成及優化,極大的提高了業務創新和響應速度,為企業搶占市場提供了有力支持。同時,這種顛覆性技術的應用提高了用戶滿意度,引領了數字化轉型的新潮流。
5.在線資產沉淀與知識共享
平臺通過在線資產沉淀機制,實現了業務資產的共享和復用,完成業務資產的在線沉淀。這有助于解決業務需求碎片化、業務資產無法統一管理等問題,促進了資源共享和知識傳承,支持了持續創新。
在金融行業中,業技融合推動業務需求快速驗證、敏捷響應市場變化,并促進個性化客戶體驗的創新。通過模塊化的業務組裝能力(PBC,Packaged Business Capabilities)、資產發布與編排能力和開放API,金融機構能夠快速構建新服務,提高業務適應性。這種技術趨勢不僅降低了開發和維護成本,還加強了跨行業合作,為客戶提供更加貼合需求的金融產品。組裝式應用架構的應用,使得金融機構在數字化轉型的道路上更具競爭力和創新能力,確保了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保持領先地位。
共創平臺通過體系化創新,實現能力復用共享提升,業務能力共享復用接入效率提升33%;業技融合深化,實現業務創新增效,需求編寫效率提升30%以上,原型應用構建時效提升50%以上。
四、金融行業客戶名單
北京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五、客戶評價
業技融合共創平臺自上線以來,先后面向北京銀行一線用戶開展推廣工作,累計用戶17000+位,推廣覆蓋總分行各部室50+個,舉行“超級BA訓練營”等專場培訓10+場,推廣期間累計500+位來自各業務條線的一線人員參加培訓,共創平臺當前運營項目總計600+個,沉淀場景案例的同時加深一線人員對業技融合的戰略意義和實踐方法的理解。
業技融合共創平臺的成效提升主要體現在推動整體業務的提升、提高了業務創新速度和質量、縮短了產品上市時間、提高了資源利用效率和系統穩定性等方面,平臺對業務流程的優化和服務創新起到了顯著的推動作用。
通過平臺提供的能力,提高跨部門協作效率,優化工作流程,實現整體業務的提速增效。
跨部門協作效率提升:平臺通過提供統一的工作空間,實現多個團隊的協同工作,減少了溝通成本和信息傳遞的時間延遲。領域驅動設計(DDD)等技術手段的應用,使得跨業務單元的整合更為順暢,避免了因業務理解差異導致的重復工作和返工。
工作流程優化:將需求管理、業務建模、技術建模直至業務沙箱運行應用的全過程納入平臺,形成閉環敏捷創新機制,簡化了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標準化的業務模型和規則使得新員工或跨部門團隊能快速上手,降低了學習和適應成本。
整體業務提速增效:通過公共能力的上架和能力復用,業務創新周期大大縮短,支撐快速迭代和持續優化。系統構建的模塊化和組件化,使得各個部分可以獨立演進,不僅加快了開發速度,也提高了系統整體的穩定性和可維護性。
小成本試錯機制:平臺支持從產品構想到demo應用的快速轉化,允許團隊以較低成本進行創新嘗試。即使失敗,也能快速總結經驗、調整方向,降低了試錯成本。這種機制鼓勵創新思維,使企業能夠快速響應市場變化。
系統風險降低:通過模擬和沙箱測試,可以在不影響現有業務系統的情況下驗證新功能和業務模型,降低了實施新業務時可能帶來的風險。
相較于傳統實施方式,業技融合共創平臺的創新性變革不僅在技術層面取得了顯著成果,更從“降本增效”和“提質增效”的雙重角度引領了績效的升華。
首先,從“降本增效”的角度來看,通過線上需求管理、協同共創和消息觸達機制,對采樣項目數據進行分析,需求觸達時效從原來的“0.5天-3天”提升到“1小時-1天”,甚至更短。這一巨大的時間節省不僅意味著更高效的團隊協作,更降低了溝通和協作的成本。異地辦公、文檔更新等傳統實施方式所帶來的時空限制得以有效克服,使得團隊成員能夠更靈活地響應業務需求,而這些改進不僅在人力成本上取得了降低,同時也在更短的時間內實現了更多的任務和目標,進一步體現了降本增效的顯著優勢。
其次,從“提質增效”的角度來看,引入業務沙箱是業技融合共創平臺的一項關鍵舉措。這一創新性的環境提供了實驗和驗證業務流程的獨立場所,使業務人員能夠更深入地了解和確認需求,從而提高了需求的質量。通過將需求落地時效從傳統的“月”級提升到“周”級,縮短了業務創新的周期,更在整個創新過程中注入了更多的質量元素。這種“提質增效”的改進不僅為業務流程的優化和創新提供了更為堅實的基礎,也進一步提高了業務輸出的品質和可靠性。
因此,業技融合共創平臺的創新性變革不僅在技術上實現了突破,更在業務實踐中通過“降本增效”和“提質增效”取得了雙重的績效提升,為金融服務業的數字化轉型和未來的創新奠定了更為堅實的基礎。
更多金融科技案例和金融數據智能優秀解決方案,請在數字金融創新知識服務平臺-金科創新社案例庫、選型庫查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