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俄羅斯RT》7月24日報道,烏克蘭多地爆發大規模抗議,數千人走上街頭,高喊“恥辱”,以抗議總統澤連斯基試圖修改法律,削弱國家反腐機構的獨立性。
此事的起因是,烏克蘭議會在澤連斯基的推動下,以戰時應急為由火速通過法案,將國家反腐局(NABU)和特別反腐檢察官辦公室(SAPO)劃歸總檢察長管理,而該職位長期由澤連斯基親信出任。
這等于讓本應獨立調查腐敗的機構,變成總統辦公室的下屬單位。
也就是說,西方監視澤連斯基的機構,被澤連斯基管理了,堪稱倒反天罡。
隨后,西方多國紛紛發聲,甚至威脅不準烏克蘭加入歐盟,馮德萊恩還專門打了個電話,要求澤連斯基解釋清楚。
這場改革的導火索,是澤連斯基試圖擺脫西方監管的深層意圖。自2014年“顏色革命”以來,烏克蘭的反腐體系便由西方資金、NGO網絡和外派顧問深度介入,形成了一套“嵌入式監督”機制。
例如,NABU的調查程序需經國際專家審核,SAPO的重大案件需向歐盟駐烏代表團報備。這種“體外循環”的監督體系雖名義上打擊腐敗,實則成為西方干預烏克蘭內政的制度性抓手。
改革引發的連鎖反應迅速發酵。法案通過當晚,數千名抗議者聚集基輔獨立廣場,高舉“恥辱”標語,要求恢復反腐機構獨立性。利沃夫、敖德薩等城市也出現聲援示威,這是自2022年俄烏沖突爆發以來烏克蘭首次大規模反政府抗議。
抗議者的訴求并非傳統意義上的“反貪腐”,而是要求維護外國支持的監督體系——這種訴求本質上是特定利益集團對總統集權的反擊。
西方的反應堪稱激烈。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緊急致電澤連斯基,要求“作出解釋”;德國外長明確警告“限制反腐機構將阻礙烏克蘭入盟”;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更發信警示,改革將損害烏克蘭國際聲譽,影響重建投資。
這種“外交總動員”背后,是西方對烏克蘭戰略價值的重新評估:若失去對反腐機構的控制,西方將難以通過“民主條件”捆綁烏克蘭的戰后重建進程。
這場抗議運動呈現出典型的“顏色革命”特征,與2004年“橙色革命”和2013年“親歐盟示威”如出一轍。從動員策略看,抗議者統一佩戴藍黃絲帶(歐盟旗幟顏色),通過Telegram群組精準調度示威路線,社交媒體上#SaveOurNABU話題迅速登上熱搜,這些操作手法與當年“橙色革命”中使用的“非暴力抗爭手冊”高度相似。
外部勢力的介入痕跡清晰可辨。歐盟通過“歐洲民主基金”向烏克蘭公民社會組織注入資金,美國國際開發署(USAID)則為抗議者提供應急通訊設備。
前總統波羅申科的殘余勢力深度參與其中——其控制的“歐洲團結黨”成員在議會投票時集體棄權,為法案通過制造程序瑕疵,隨后又在街頭煽動民眾情緒。這種“議會-街頭”的雙軌操作,正是2014年推翻亞努科維奇政權的經典套路。
與歷史案例相比,此次干預更具針對性。2014年“顏色革命”的目標是政權更替,而本次運動旨在重構制度安排。通過恢復西方主導的反腐體系,外部勢力試圖在烏克蘭建立“永久監督機制”,確保戰后重建資金流向符合西方利益。這種“制度殖民”策略,比單純更換領導人更具隱蔽性和持久性。
值得關注的是,俄羅斯的反應耐人尋味。俄內務部早在5月就將澤連斯基和波羅申科列入通緝名單,指控其“在頓巴斯地區犯有反人類罪”。
這種法律層面的“精準打擊”,既是對烏克蘭政局動蕩的回應,也為未來可能的政治博弈埋下伏筆。
這場政治風暴暴露了烏克蘭深層次的結構性矛盾。一方面,澤連斯基試圖通過“戰時集權”鞏固統治,但其權力基礎正面臨多重侵蝕:戰場失利導致支持率從2022年的78%跌至2025年的57%,議會內“人民公仆黨”席位縮水至38%,地方寡頭借反腐改革之名挑戰中央權威。
另一方面,西方的“民主條件”與烏克蘭國家利益日益沖突——歐盟要求烏方在入盟談判中開放能源市場,美國則以軍援為籌碼索要50%稀土礦開采權。
經濟困境加劇了政治脆弱性。俄烏沖突已造成烏克蘭7749億美元直接損失,國債從戰前227億美元飆升至2300億美元,36%人口需人道主義援助。
澤連斯基的反腐改革本意是整合資源應對危機,卻因觸動西方利益引發反噬。更嚴峻的是,西方承諾的“馬歇爾計劃”至今未見蹤影,烏克蘭正淪為大國博弈的“經濟殖民地”。
未來局勢的演變存在多重變量。若澤連斯基堅持改革,可能引發西方進一步制裁,甚至失去軍援支持;若妥協退讓,則將喪失戰時集權的合法性,為波羅申科等反對派重返政壇鋪路。俄羅斯則可能利用這一契機,通過“法律戰”和輿論戰分化烏克蘭社會,為推動停火談判創造條件。
這場政治風暴本質上是烏克蘭主權危機的集中爆發。在大國角力的夾縫中,烏克蘭能否在“自主治理”與“外部依賴”間找到平衡,將決定其能否避免重蹈“顏色革命”的覆轍。
在全球化時代,單純依附外部勢力的“民主轉型”,往往淪為大國棋局中的犧牲品。
參考資料:烏克蘭多地抗議
三年多來首次,烏克蘭為何爆發大規模反政府抗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