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自來水發臭的事情,還在持續發酵。
雖然,余杭水務已解釋臭味來自藻類厭氧降解產生的硫醚類物質,并作出每戶5噸水的“致歉補償”。
但顯然,網友們并不買賬。
目前,能離開杭州余杭的基本都跑了,實在跑不掉的,全去超市和電商平臺屯水了!
無獨有偶,前段時間廣西的銻污染事件也引發了廣東市民恐慌性搶水,以往被忽視的飲水用水安全,突然受到大家高度關注。
那你們知不知道,自己買的桶瓶裝水產自哪里?
不喝自來水,改喝外面買的水,就安全了嗎?
01
超市里的瓶裝水
也是自來水?
首先,大家要知道外面買的瓶裝水,一般分為:
礦泉水(執行標準:GB8537)
純凈水(執行標準:GB17323)
天然水(執行標準:GB19298/8537)
而所謂的純凈水,是經過過濾凈化的自來水,譬如廣東朋友常喝的怡寶、景田、哇哈哈都是純凈水。
說白了,這跟你在家煮一壺自來水差不多,頂多就是增加一些凈化工序。
想分辨自己手上的水是哪種類型,也很簡單,可以留意瓶身配料表后面標注的執行標準。
這里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信息,水源產地。
我在超市隨機尋找了幾款常見的飲水產品,發現產地信息如下——
農夫山泉:長白山/河源萬綠湖
怡寶:廣西南寧市/廣東河源市
哇哈哈:湖南長沙市
景田:廣州從化鰲頭鎮鰲峰山/廣東省惠州市
最有意思的是,還是農夫山泉。
所有瓶身都用大字標注水源產地,日前更是公開聲明自己沒有良渚生產基地,求生欲很強的樣子。
這讓我想起那一句著名臺詞:
“我們不生產水,我們只是大自然的搬運工。”
因此,如果大家出于對自來水、水源污染的擔心而購買飲用水,就必須先看清楚水是從哪里搬來的。
否則的話,你花錢買水根本沒有任何意義!
02
廣州自來水變“臟”
問題往往在小區
而關于廣州各區的水源地址,前段時間因為柳江的銻污染,就被熱心網友整理出來(僅供參考)。
具體供水范圍未必準確,但西江確實是廣州主要水源,而柳江又是珠江水系西江干流的重要支流。
加之同時爆發的天水幼兒園鉛中毒新聞,引起大家對重金屬污染和食品安全的焦慮。
廣州市民謹慎用水,緊張買水,完全可以理解。
截至目前,小紅書上還有不少網友在吐槽,或更新家里自來水的過濾情況。
對此,我想給大家一些小建議:
如果大家懷疑水質出現問題,大可以申請自來水公司上門做檢測,在“廣州自來水96968”微信公眾號、APP和小程序上,都有“水質檢測報名”服務。
另外,小區物業也很關鍵。
譬如有沒有定期清洗二次供水水池,是否聘請具備國家認證資質的專業檢測機構,依據國家《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5749-2022)對小區生活用水進行取樣檢測。
根據《廣州市城市居民自來水二次供水水池清洗保潔管理規定》,水池(箱)的清洗消毒頻率每半年不得少于一次;檢測頻率每季度不得少于一次。
尤其是樓齡比較大的小區,角閥管網等配件的老化生銹,將直接影響自來水的水質。
我在網上扒了一下,發現自來水檢測結果出現異常的新聞,水質異常的源頭往往是在小區里面。
例如增城合生湖山國際峰上小區,就有業主反映自來水總是不定時異?;鞚幔瑴啙岫雀哌_16NTU,遠超“生活飲用水水質渾濁度限值”的1NTU。
圖源:廣東民生DV現場
經廣東康景物業、湖山社區居委會和自來水公司多次檢查,初步確認是二次供水管網的問題。
天河區的嘉禧天和公寓,收樓后自來水一直發黃,肉眼可見沉淀物較多。
圖源:廣州日報
后經自來水公司確認,這是由于小區入住率偏低,用水量長期不足,致使管道內水體滯留時間過長,引發的雜質沉積。
說到這,不得不夸一下杭州良渚的萬科物業。
號召業主集中排水、同步水質檢測報告、統計業主凈水器濾芯等耗材……看看這個物業服務水平,還是很值得大家學習的。
那么,你們認為廣州自來水的情況如何?在這些事件發生后,你會考慮徹底改喝桶裝水嗎?
注:1*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作者。2*本文只供參照,不構成投資建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