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消息(通訊員 黃維嘉 譚欣雅 報道 陳怡雪 攝影)為了緩解教育學業斷層、看護難題、素質短板、資源不均等問題,切實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7月16日,武昌理工學院“燈塔計劃”心愛筑夢公益團在路口鎮宜民佳苑小區“暑假學堂”愛心托管班給孩子們介紹了智慧科學、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指尖建筑等通識實踐課程。
圖為武昌理工學院“燈塔計劃”心愛筑夢公益團隊成員和學生合影
團隊成員陳怡雪在智慧科學課上面主要講解了虛擬現實技術、人工智能技術、航空航天技術等智慧技術。她表示:“孩子的思維要從小培養,特別是關于動手能力,思考能力,去引導他們去思考難題,去解決難題,而這次的智慧科學課程就是很好的一次思想啟蒙。”她在課堂上與孩子們積極互動,在航空航天技術中,同學胡紫繁認出航天員楊利偉,并給大家講述了他的光輝事跡。
圖為武昌理工學院“燈塔計劃”心愛筑夢公益團隊正在上課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小課堂的開展有利于弘揚主流價值,凝聚社會共識,培育時代新人,助力民族復興”團隊成員段言蹊強調到。他在課堂上給孩子們解釋了何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具體內容,并且讓他們牢記“24”字。視頻中的《中國少年說》鏗鏘有力,這里面的一字一句都在告訴孩子們,少年的責任,祖國的發展都離不開我們自己。
圖為武昌理工學院“燈塔計劃”心愛筑夢公益團隊正在上課
團隊副隊長沈子涵進行專業整合,注重實踐,開展了一個動手能力超強的建筑手工課。他先是介紹中華文化上下5000年,存在多種傳統民居、古代建筑、現代建筑,細致的講解了四合院、福建土樓、徽派建筑等,讓孩子們對建筑有了一定的了解,散發他們的思維。然后團隊再分發材料,將孩子們聚集起來,讓他們做一個屬于自己的中國建筑。在這期間,團隊副隊長沈子涵負責制作過程展示,其他團隊成員加入其中進行輔助課程,整個團隊共同發力,助力孩子完成作品。課程的結尾,孩子們拿著手工建筑和團隊成員一起站在講臺上展示作品,拍照紀念。
課程上完后,記者采訪到武昌理工學院“燈塔計劃”心愛筑夢公益團隊的副隊長沈子涵,他指出:“這幾節課的效果非常好,既讓孩子們了解到智慧科學的奧妙,又讓孩子們感受到中國建筑的魅力。孩子們非常熱情,看到他們臉上洋溢著笑容,快樂健康的成長,這就是教育所帶來的力量。”(完)
圖為學生向武昌理工學院“燈塔計劃”心愛筑夢公益團隊展示作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