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法治日報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徐鵬
為全面提升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工作質效,今年以來,青海省西寧市大通縣以“解決真問題,真解決問題”為目標,構建起前段過濾、中段攻堅、末段治理、全段夯基的四段治理體系,圍繞健全矛盾糾紛多元預防化解機制,全力推進縣、鄉兩級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中心規范化建設,將矛盾糾紛及時化解在基層,確?!靶∈虏怀龃?、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
在“前段過濾”環節,大通做到了線上和線下相結合,實現矛盾糾紛早發現、早化解。依托“1234敲門行動”,大通發揮村民警、專兼職網格員、單元長、樓棟長、村(社區)干部及法律顧問“人熟、地熟、情況熟”的基層工作優勢,以“一敲、二問、三查、四叮囑”方式開展拉網式排查。第一輪“敲門行動”覆蓋全縣14萬戶,解決困難問題85件,化解矛盾糾紛166起;第二輪針對重點矛盾再排查、再梳理、再化解,解決問題223個,化解糾紛14起。目前“敲門行動”已轉入常態化。
在線下摸排化解的基礎上,大通搭建了“精治通”線上平臺,群眾通過掃碼即可上報發現的矛盾糾紛、治安隱患等問題,問題會自動發送到網格員、網格長手中,進而推動問題解決。同時,創新打造縣、鄉兩級積分超市,鼓勵群眾反映問題獲取積分,激發群眾發現各類問題的主動性與積極性。
為發揮“中段攻堅”最大作用,大通深入推進縣、鄉兩級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重點打造縣級綜治中心。記者了解到,大通縣綜治中心毗鄰縣委縣政府,采用“9+35+N”模式(9個服務崗位,35名骨干人員,N個入駐部門),推動重點行業主管部門、群團組織及社會力量入駐,制定了20項工作流程與規范,開展各類矛盾糾紛受理、化解、轉辦、移送、反饋等工作,做優縣級綜治中心一站式資源集成。通過專業化培訓,做實綜治中心指揮調度,完善“大調解”服務體系,推動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法治化“路線圖”落實,常態化滾動式、專項式開展矛盾糾紛排查工作,實現群眾訴求一窗式受理、一攬子調處、一站式處理。
“末段治理”的重點是加強社會治安整體防控。大通縣加強重點地區及人員密集場所常態化巡邏防控,堅持“警力跟著警情走”,整合“紅袖標”“藍馬甲”等群防群治力量,緊密融合智能化治安防控系統,部署9架無人機參與“空中巡防”,形成“空地一體、聯防聯控”的全方位、多維度治安防控網絡。同時,根據“五查五包五檔”機制、《大通縣婚姻家庭風險等級賦分辦法》等相關制度,對重大矛盾糾紛進行全面排查、及時梳理,對婚姻家庭糾紛建立三級四色管理辦法,實行三方會商、四方聯動、多方聯調,做到情況明、底數清、可追溯。
為做好“全段夯基”,大通縣深化網格化服務管理,招聘35名網格員下派至基層,健全“縣、鄉(鎮)、村、組”四級網格體系,村(社區)綜合網格按“1+1+X+N”模式配備,制作微網格公示牌,加強單元長、網格長、民警與群眾的溝通聯系,完善“敲門入戶——收集問題——建立臺賬——跟蹤督辦——回訪問效”機制。制定印發《關于開展網格服務管理能力提升工作實施方案》《大通縣網格精細化服務管理網格員工作手冊》,舉辦大通縣“通達杯”平安建設知識競賽暨網格員大比武活動,組織鄉鎮政法委員開展提升基層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能力培訓班,安排網格員在業務繁雜的社區進行為期兩周跟班實踐,召開網格員工作例會和工作調度會等,進一步提高網格員把握全局、服務群眾、處理基層復雜矛盾的能力和水平。
同時,打造一支專業水平過硬、調解技術嫻熟的矛盾糾紛調解員隊伍,使其成為矛盾糾紛化解的主力軍,著力打造“微事不出網格、小事不出村社、大事不出鄉鎮”社會治理格局。以“五零”為目標開展示范村(社區)創建工作,積極構建“大巡邏、大守護、大防控”體系,目前,全縣已打造191個“五零”示范村,選樹可推廣的星級“五零”示范村18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