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37度暖爸
近日,甘肅天水幼兒園兒童血鉛異常事件引發眾多網友關注:全園251名幼兒,血鉛異常233人。
其實大家關注的不僅是熱點本身,還有對孩子們在幼兒園食品安全的擔憂。
根據報道:住院兒童的檢測報告,血鉛值均高于250微克/升,部分超過了450微克/升。
恐怕看到這個新聞的家長,尤其是孩子還在幼兒園的家長,都會心頭一緊。因為這不是偶然的環境污染,而是人為添加的“慢性毒藥”。
幼兒園的廚師,把標注“不可食用”的工業顏料揉進面團,做成了五顏六色的餐食,給3-6歲孩子食用,整整持續了14個月。
從2024年5月至案發,平均每月6次向幼兒和教職員工提供食用。
這些孩子可能還天真地以為那些顏色鮮艷的食物是幼兒園的“特別福利”,殊不知,他們稚嫩的身體正遭受著鉛毒的侵害。
經送專業機構檢測,幼兒園餐食留樣中:玉米卷腸包、三色紅棗發糕鉛含量分別為1340mg/kg、1052mg/kg,嚴重超標。
更荒誕的是監管環節:
這所幼兒園連辦學許可證都沒有,卻公開招生兩年。
麥積區教育局兩年沒查過食品安全,分管干部還收了投資人的好處。
市場監管局的季度檢查“走個過場”,屬地監管員吃了宴請、拿了購物卡,對廚房的“明廚亮灶”監控視而不見。
那些掛在墻上的“食品安全責任制”,成了最諷刺的裝飾。
現在,6名涉事者被批捕,17人被立案審查,234名患兒完成第一療程治療,血鉛值平均下降40%。
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疾控局第一時間派出兒科、中毒、檢驗等領域國家級專家,聯合甘肅、陜西兩省專家共同制定診療方案,明確高鉛血癥及輕、中、重度鉛中毒的分類治療標準,統一出院及隨訪規范。
并且,已經為患兒建立健康監測檔案,動態跟蹤康復情況;設立專項基金,承擔所有患者治療費用,發放營養費及陪護補貼;對出院患兒制定后續治療方案,確保隨訪和健康管理持續到位。
近期的通報,不僅報道了對事件的處理,也解答了網友們關心的幾個問題:
1、食用色素比彩繪顏料還便宜,為什么卻要用顏料?
關于犯罪動機確實“非常簡單”:因為果蔬粉做出的食品顏色不夠鮮艷,想通過增加食品的色澤度和美觀性,以此吸引家長和幼兒的認可。
2、周圍是否存在工業污染?
對周邊工業環境的土壤、空氣和地下水進行多次采樣,均達到國家標準。
3、陜甘兩地檢測結果為何差距如此之大?
或許,這是最令人痛恨的部分,其實這場鬧劇本可以更早結束。
2024年11月起,天水市第二人民醫院就陸續檢出血鉛異常的幼兒,最高達 440.14μg/L(正常參考值<100μg/L)。
但檢驗科不僅沒警覺,反而直接修改報告:把292.37μg/L改成42.37μg/L,把440.14μg/L改成103μg/L。
直到7名幼兒連續異常,醫院才勉強上報,此時已有更多孩子暴露在風險中。
現在事件中所有幼兒都得到了妥善救治,涉案相關人員17人被立案審查、調查,10人被立案問責。
結語:事件雖然得到了各方面的重視,孩子們也獲得了良好的救治,但家長們心里的坎,恐怕沒那么容易過去。
幼兒園在利益面前,喪失了理性;監管人員在誘惑面前,喪失了底線;檢測人員在專業面前,喪失了良知……本該早就結束的傷害,卻最終由一群不諳世事的人類幼崽承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