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載:“大暑,六月中。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月中為大,今則熱氣猶大也?!?/p>
大暑,是一年中最熾熱的節氣,陽氣達至頂峰,萬物繁茂至極。
此時養生,重在外熱內養,既要順應天時排濕祛寒,又要謹防暑熱損陽傷體。
大暑養生,掌握這三條養陽要訣,一起為秋冬健康打好基礎。
一、養陽先養心:靜心避暑,不耗心神
《黃帝內經》言:“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p>
大暑時節,心火最易亢盛。
許多人感覺煩躁易怒、失眠多夢,實則是心神被暑熱所擾。
大暑養心有三要:
1.午時小憩,補益心氣
11:00-13點為心經當令,此時閉目養神20分鐘,勝過夜間酣睡2小時。
2.清心飲食,降火安神
《飲膳正要》載:“夏月宜食苦,以養心氣。”
大暑時節,飲食當以清補為要,既消暑熱,又養心神。
苦瓜、蓮子心等能清心火,安神志;紅棗、紅豆等可補心血,寧心神;綠豆湯、百合粥等可生津液,除煩熱。
3.調息靜志,戒驕戒躁
《莊子》云:“無視無聽,抱神以靜,形將自正?!?/p>
暑熱最易擾動心神,使人焦躁難安。
此時當以靜制動,調息靜志。
早晨起來,面向東方,深呼吸。也可以夜晚睡前,靜坐冥想,修心養性。
二、排濕不傷陽:借天力祛陳寒
《傷寒論》云:“春夏養陽,秋冬養陰?!?/p>
大暑毛孔大開,是祛濕的最佳時機。
但現代人過度依賴空調冷飲,反而讓寒濕內侵。
排濕牢記三法:
1.晨起姜棗茶,暖胃驅寒
取生姜3片,加入紅棗2顆,大火煮開轉小火10分鐘,清晨飲用最佳。
2.適度運動,微汗為度
選擇慢走或是八段錦這樣的慢運動手切忌大汗淋漓,如若汗出不止,還可適量飲用淡鹽水,以免津液流失。
3.艾灸關元,固本培元
有研究顯示:
大暑艾灸關元穴者,冬季感冒發病率降低42%。
關元穴位于肚臍下3寸,四橫指處。艾灸時艾條懸灸10分鐘,待到局部潮紅即止。
頻次不宜過高,每周3次,不超過三周。
三、飲食有取舍:吃三瓜,忌三涼
《飲膳正要》強調:“夏月飲食,尤當謹慎?!?/p>
清代御醫有這樣一個記錄:
乾隆年間有一位官員盛夏貪涼,連飲數碗冰鎮酸梅湯,結果夜里腹瀉不止,直到月余方才痊愈。
所以,炎熱夏季,飲食習慣大有講究。
- 宜吃三瓜:
①冬瓜:暑濕克星
中醫認為冬瓜性微寒味甘淡,歸肺、大腸、膀胱經,是祛濕的上品。
《本草綱目》記載其“主治小腹水脹,利小便”。
現代營養學證實,冬瓜含水量高達96%,鉀含量豐富,能促進鈉的排出。
食用時用冬瓜500克配薏米30克燉湯,既符合"藥食同源"理念,又能健脾祛濕。
脾胃虛寒者可加生姜3片調和寒性,既遵循“寒者熱之”的中醫原則,又能保護脾胃陽氣。
②絲瓜:通絡圣品
《滇南本草》稱絲瓜能“通經絡,行血脈”。
其含有的絲瓜絡皂苷具有類似針灸的通絡作用,特別適合長期吹空調導致經絡不通的人群。
建議取老絲瓜絡50克煮水泡腳,水溫控制在40℃左右,有助于溫通經絡,促進足部血液循環。
③西瓜:天然白虎湯
西瓜在中醫里被稱為“天然白虎湯”,具有清熱生津的功效。
但要注意午時(11-13點)陽氣最盛時食用最佳。
酉時(17-19點)后陽氣漸弱,食用易傷脾陽。
建議每次食用不超過200克。
此外,將西瓜白皮部分煮水代茶飲,也有清熱護正之效。
- 忌三涼
①不洗冷水澡
中醫認為“肺主皮毛”,冷水澡會損傷衛陽之氣,突然受寒會讓毛孔緊閉,把熱氣都悶在體內,容易感冒,甚至是引起關節疼痛。
還會讓血壓忽高忽低,對中老年人特別危險。
切忌剛出完汗就洗澡,洗澡時也用比體溫稍涼的溫水,洗完馬上擦干,以免受涼。
②不食冰鎮物
《脾胃論》指出:“內傷脾胃,百病由生?!?/p>
冰飲會直接損傷脾陽,導致身體運化失常。
建議將飲品放置在室溫下飲用。
暑熱難耐時,可以用烏梅5顆、山楂10克煮水代茶,可生津止渴,酸甘化陰。
餐前還可順時針按摩中脘穴(肚臍上4寸)3分鐘,可增強脾胃功能。
③不久吹空調
《傷寒論》特別強調“避風如避箭”。
空調冷風屬虛邪賊風,久吹易致陽氣失調。
建議在空調房穿戴護住后頸、肚臍、腳踝等要穴的衣物。
此外,溫度不宜低于26度,還要多開窗透氣,改善空氣質量。
大暑的熾熱,是天地賜予我們的養生良機。
此刻的一份克制,換來的是秋日的肺氣清朗,冬日的腎陽充足。
智者知進退,熱時亦要懂收斂。
養生順天時,借天力,方可養天年。
愿君:
心如止水度酷暑,身似青松立艷陽。長夏養得根基穩,四時安康福綿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