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媒體的報道與一家新勢力車企的回應,將0公里二手車的話題再度炒熱到行業熱搜。當庫齡3個月的展車與“0公里二手車”的界限在輿論場中變得模糊,一場關于汽車銷售透明度的行業自律革命正在加速。
事件的起因在于,7月18日的一篇報道將極氪推向風口浪尖。報道揭露極氪通過直營門店體系,將大量已投保過戶的庫存車輛當作新車,以“限時優惠”等話術兜售給不知情的消費者。當消費者發現真相要求維權時,卻遭遇推諉或拒賠。
隨后,極氪官方發布聲明,對近日媒體曝光的“0公里二手車”問題作出澄清。聲明中強調,報道中涉及的車輛均為可正常銷售的展車,雖已投保交強險,但“從未開具零售發票,也未在任何車管所進行新車注冊登記或上牌”,其法律屬性始終屬于未注冊的全新商品車。
在《一品汽車》看來,類似的事件并非個例,這一表態直指當前新能源汽車銷售環節的敏感神經,那就是車輛性質的界定與消費者知情權的邊界。
01
風波緣起與官方回應
Part One
事實上,面對洶涌輿情,極氪在48小時內作出官方回應。聲明中兩個關鍵點值得關注:一是法律屬性的界定,展車雖投保交強險但未注冊上牌,仍屬全新商品車;二是銷售模式的澄清,展車折扣銷售屬于正常商業行為。
“在消費者下訂頁面,我們已明顯標注車輛性質”,極氪內部人士同樣對《一品汽車》補充道,銷售流程中用戶下單前還會跳出二次提醒頁面。這種透明化操作若嚴格執行,理論上能保障消費者的知情選擇權。
那么,展車銷售是否等同于“0公里二手車”?法律層面的界定非常清晰。根據現行《二手車流通管理辦法》,二手車必須滿足“從辦理完注冊登記手續到報廢前交易轉移所有權”的定義。未上牌車輛即使投保交強險,仍屬新車范疇。
由此可見,真正的爭議點在于銷售環節的透明度。據報道稱多位消費者投訴稱在極氪直營店購車時,線上流程通過第三方公司操作。這種操作模式已超出官方展車所屬范圍,模糊了車輛產權關系。而對此,極氪已成立專項小組徹查終端銷售問題。換而言之,盡管后續有調查確認違規行為,那么也只是個例并非品牌所為。
對此《一品汽車》認為,極氪公司聲明強調:“對于任何涉嫌侵害消費者權益、違背誠信經營的行為,極氪始終秉承零容忍態度?!边@種危機應對的速度,顯示出新勢力品牌對聲譽風險的敏感度,而0公里二手車以及銷量造假的標簽,不應盲目貼在吉利集團等中國品牌之上。
02
“0公里二手車”的行業真相
Part Two
事實上,所謂“0公里二手車”,特指已完成登記上牌但未實際使用的新車,里程表顯示接近0公里,通過二手車渠道大幅折價出售。一位二手車行業資深人士解釋:“當廠家產能大于銷量時,庫存車會以員工車名義先過一次戶,規定必須上我的戶,然后再轉賣出去。”
事實上,這已成為行業公開的秘密。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曾直言不諱批評:“所謂‘0公里二手車’,就是上完牌照就算完成注冊,好像是賣出去了,但又回到二手車商手里。有三四千家都在賣,是非常亂的?!?/p>
過去幾年,從中國西北邊境的霍爾果斯口岸,到吉爾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凱克之間,圍繞“0公里二手車”出口貿易,早已形成了一條完整而復雜的產業鏈——直到2025年俄羅斯相關稅費調整法令出臺之前,來自國內和當地的貨代公司、維修廠和貿易商,齊聚中亞楚河河谷,甚至有專門負責車機改裝的從業人員,將中國新能源車中文車機改為俄文。
以“平行出口”的名義,上了牌的“0公里二手車”駛出國門,成為曾經拉動中國二手車出海的重要增長力量。但現在,在汽車行業價格戰持續升溫的當下,因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的痛斥,一輛輛被“賤賣”的國產新車被暴露在了陽光之下。
據業內專家估計,目前市場上流通的“0公里二手車”數量可能已達到全部二手車交易量的5%-8%。這種灰色操作既能為廠商緩解庫存壓力,又可虛增銷售數據,但其代價是透支品牌信譽。
在爭議背后,新能源二手車市場正經歷爆發式增長與價值崩塌并存的矛盾局面。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數據顯示,2025年前5個月全國新能源二手車交易量同比增長29.7%。天天拍車報告更揭示新能源二手車數量占比從2024年同期的9.95%躍升至13.47%。
然而價格走勢令人憂慮。瓜子二手車平臺數據顯示,新能源二手車價格呈現斷崖式下跌:1年內車齡交易均價是新車指導價的71%,1-2年降至58%,2-3年則暴跌至48%。這意味著三年車齡的新能源車價值直接腰斬。
市場一線反饋更為殘酷。在廣州二手車市場,車齡僅1年、里程1萬公里左右的極氪007(參數丨圖片)準新車,售價僅13萬-15萬元。同樣遭遇價格崩盤的還有特斯拉Model 3、Model Y、比亞迪漢等熱門車型,這些車型一年車齡的二手價普遍較新車指導價下跌30%-50%。
對此《一品汽車》認為,新能源二手車交易的核心痛點在于電池健康度不透明。動力電池占整車成本一半,但消費者購買二手新能源車時,普遍面臨“質保適用于首任車主、脫?!钡壤Ь场献佣周囌{研顯示,消費者對新能源二手車的三大關注點依次是:電池續航、質保條款和實際車況。針對這些痛點,部分平臺開始推出電池檢測報告服務,但行業仍缺乏統一評估標準。
更深層的矛盾在于,當廠商通過折扣銷售展車去庫存時,客觀上加劇了二手市場的貶值壓力。極氪在聲明中承諾,展車消費者“同樣享有新車首任車主的全部用車權益”,這種權益保障若落實到位,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消費者的后顧之憂。
值得一提的是,面對亂象,監管部門已開始行動。今年5月底,商務部召集車企和相關機構召開座談會,專門討論規范整治“0公里二手車”亂象。更嚴厲的措施正在醞釀中——據《汽車縱橫》雜志披露,工業和信息化部擬推行“新車登記后六個月內禁止轉二手”的政策。
行業自律也在推進。中國汽車流通協會計劃推動建立二手車出口唯一編碼制度,奇瑞、比亞迪等企業已啟動經銷商違規上牌追責機制。在市場競爭層面,新能源二手車跨省流通占比已達七成,打破地域限制加速了全國統一大市場的形成。隨著以舊換新政策加碼擴圍,大量置換車輛涌入市場,行業亟需建立更完善的估值體系和流通標準。
動力電池如同智能手機的鋰電池,健康度衰減帶來的 “ 續航焦慮 ” 直接折損了交易信心。當行業集體尋求破局之道時,極氪事件恰成一面鏡子,照見新能源二手車市場從野蠻生長走向規范成熟的必經陣痛。
極氪在聲明結尾呼吁:“唯有真誠溝通、消除誤解,才能推動行業健康前行?!边@份期待不只屬于單個品牌,更是整個新能源二手車行業亟待兌現的承諾。新能源二手車流通的瓶頸不是技術,而是信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