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氣溫高,服裝也越做越“清涼”。幾塊兒破布拼接,就是一件吊帶、一條小裙子。
不僅材質(zhì)偷工減料,就連做工工藝也極其敷衍——無處不在的線頭、歪歪扭扭的針腳、一扯就掉的紐扣……
這些粗制濫造的細節(jié),早就暴露了它們“低成本換銷量”的本質(zhì)。
少到十幾塊,多不過幾十塊、有的連甚至一杯奶茶的錢都要不到,就可以將其帶回家。
面對這種低價衣服,你以為你撿了趴活、占了便宜?no,no,no!你撿的不是便宜,而是看不見的健康隱患!
據(jù)央媒多次曝光,市場上很多廉價衣服都是質(zhì)檢不!合!格!的殘次品,穿上就是“慢性自殺”,輕則引起皮膚過敏,重則危害生命。
本期就讓我們把“服裝健康”放在心上,一起來聊一聊那些對人體健康有著極大的安全隱患的“毒衣服”,看看你有沒有中招呢?
一、低價背后隱藏的安全隱患,你知道嗎?
>>1、什么是毒衣服?
毒衣服,顧名思義,就是對人體安全健康有隱患的衣服。它的“毒”主要體現(xiàn)在面料劣質(zhì),甲醛、重金屬超標,染料不合格等引發(fā)的過敏、致癌風險。
普通人如果不懂得分辨,盲目地追求低價,就很容易因衣物選擇不當對自己的身體健康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傷。
>>2、哪些群體最容易中招?
誰都不能夠確保自己不會買到毒衣服,但在這其中,有幾類人群是最容易中招的,快來看看有沒有你?
一:容易被低價心理捕獲的消費者。這類人總是抱著“便宜沒好貨但偶爾能撿漏”的僥幸心理,忽視服裝安全性問題,優(yōu)先被價格吸引,沖動下單,不知不覺就買回來了“三無產(chǎn)品”。
二:偏愛網(wǎng)購卻不懂得篩選渠道的人。眾所周知,網(wǎng)購興起后,服裝市場本就變得更加魚龍混雜。
如果我們在網(wǎng)購時不懂得甄選渠道,一味地關(guān)注服裝款式和銷量,不關(guān)注店鋪資質(zhì),不查看服裝質(zhì)檢報告、安全類別信息,也可能會買到小作坊生產(chǎn)的劣質(zhì)產(chǎn)品。
三:對服裝要求不高,什么地攤貨、夜市貨都能接受的中老年女性。她們不懂網(wǎng)購,也不愛去大商場逛街,平時為了圖方便,隨便就近去一個菜市場,或者路邊小攤就把衣服買了↓:
完全沒有意識到,這些場所是“毒衣服泛濫”的重災(zāi)區(qū)!一沒吊牌,二沒標識,來源不明,毫無安全與售后保障,風險性極大。
二、服裝健康安全不容小覷,這5種衣服再便宜也不能買!
>>1、價格低到離譜的衣服
冬天的衣服還好,成本在那里,價格再低也低不到哪兒去。但夏天的衣服就不一樣了,布料少,成本的可操作的空間就很大。
就拿一件T恤來舉例↓,少則幾塊錢,多則成百上千,明明是相同size、相似款式,但價格的區(qū)間跨度就是讓人難以置信。
一分錢一分貨,雖然我不敢保證高價衣服就一定是優(yōu)質(zhì)衣服,但價格低到離譜的衣服絕對不是什么好貨。
比如說幾塊錢的吊帶、9.9包郵的T恤、十幾塊錢的小裙子等等。這類衣服多數(shù)都是用舊衣打碎重紡的劣質(zhì)品,將成本壓縮到了極致,利潤少就說明它的安全系數(shù)就低,我們買到衣服的概率也隨之增加。
>>2、沒有吊牌或標識不全的衣服
還有一類衣服以低價出售,但沒有吊牌或者標識不全,美名其曰是大牌剪標,或者說是別人退貨回來二次銷售的產(chǎn)品,因此價格才會相對而言較為便宜。
說辭很完美,無可挑剔,但你如果信了,你就太天真了。正規(guī)衣服的吊牌和水洗標會標注很多執(zhí)行標準信息,如果剪標或者退貨回來二次銷售,那就說明這件衣服它不是一件合格的產(chǎn)品。
>>3、味道聞起來很刺鼻的衣服
新衣服如果買回來很臭很臭,也要引起注意!不要以為單純地散散味兒,過幾天就好了。有些味道,即便你下水清洗多次都去除不了,更不用說簡單的靜置散味兒了。
像一些很濃烈的化學(xué)用品氣味。聞著就很刺鼻,臭到難以忍受,聞久了還容易頭暈。其實就是在提醒你,這件衣服很可能甲醛、苯類物質(zhì)超標了。
甲醛、苯類物質(zhì),本是用于面料防皺、固色,但如果超標后就會刺激皮膚和呼吸道,長期接觸很可能會損傷我們的免疫系統(tǒng),導(dǎo)致某些不可治愈的疾病纏身。
>>4、顏色過于鮮艷且掉色嚴重的衣服
越是深色系、亮色系的衣服,越容易攜帶安全隱患。要知道,衣服在制作的過程當中最重要的一步就是染色與固色。
其中,染料的好壞與劑量使用決定了一件服裝固色的效果以及上身是否具有安全隱患。越是濃郁的深色系服裝以及越艷麗的亮色系服裝,需要用到的染料就越多。
而很多無良商家為了降低成本都會選擇用劣質(zhì)染料去染色、固色,這類染料不僅穩(wěn)定性差,容易掉色,還會在與人體接觸過程當中,將某些有害物質(zhì)帶入人體,影響我們的身體健康。
>>5、面料粗糙,手感僵硬的衣服
除了以上四種服裝以外,還有最后一種是大家都沒意識到且很容易忽視掉的“毒衣服”。那就是面料粗糙,手感僵硬的衣服。
那種摸起來硬邦邦的,穿上就扎皮膚的料子,也存在一定的健康安全隱患。很多人都覺得這是面料“結(jié)實”的表現(xiàn),其實不然。這種衣服多是因為添加了太多的硬挺劑、熒光劑等,才讓衣服變得僵硬了。
三、夏天買衣服最好少而精,牢記以下幾點,安全健康不踩雷
夏天買衣服雖然確實很容易踩雷,但只要我們秉持著“買精不買雜”的原則,并牢記以下幾點囑托,就能大概率避開“毒衣服”的坑,穿得安全又舒心。
>>1、正規(guī)渠道購買,不過分追求“便宜貨”
無論是線上網(wǎng)購還是線下實體店購買,我們都要選擇正規(guī)渠道。尤其是網(wǎng)購,它相比實體店會更容易踩雷一些。
因此,我們在選擇衣服時尤其要注意看店鋪資質(zhì),質(zhì)檢報告以及安全類別等信息。
盡量選擇黑標店或者旗艦店購買,或者有線下實體店依托的連鎖店,這種店鋪相對而言會減少很多踩坑的幾率,讓我們買的更加安心,也更有保障。
>>2、仔細檢查吊牌和標識信息,安全有保障
新衣服拿到手,我們首先要做的不是試穿,也不是泡水清洗,而是要檢查它的吊牌和各類標識信息。
說白了,吊牌就像衣服的身份證,信息越全、越規(guī)范,它的安全等級系數(shù)就越高。首先是看它的安全類別,是否有明確標注好A/B/C類。
A類安全性最高,適合嬰幼兒穿著;B類安全系數(shù)達標,可貼身穿著,適合成年人;C類只能作為外套,不能近距離接觸皮膚。
除此之外,我們還要學(xué)會自己看水洗嘜上的面料成分以及生產(chǎn)信息。這樣才能幫助我們買到真正具有的性價比服裝,而不是掛羊頭賣狗肉的垃圾。
>>3、新衣服一定要先洗后穿,顏色最好選淺不選深
新衣服到手之后,也一定要先洗后穿。通過浸泡、搓洗等方式把殘余的化學(xué)染料、浮塵以及甲醛等有害物質(zhì)通通清洗掉之后,上身穿著才更加安全。
顏色選擇上面,最好選擇淺色系列的服裝,淺色色系所需要的染料少,工藝也相對簡單,某種程度上來說,安全等級系數(shù)會更有保障。
結(jié)語:
作為尋常小百姓,我們常把“衣食住行”4個字掛在嘴邊,但你有想過嗎?為什么是“衣”排在首位?那是因為人體24小時都在貼身近距離接觸衣物!想要避免買到“毒”衣服,就一定得從提高服裝安全意識做起,把好“穿衣關(guān)”,才能穿的健康又安心。
好了,本期的內(nèi)容就到這里結(jié)束了,我們下期再見!Zyy.
聲明:文章皆在傳遞正能量與美學(xué)剖析,無任何負面引導(dǎo)!想解鎖更多的穿搭思路,想通過妝造讓自己變得更減齡和氣質(zhì),別忘了點個關(guān)注,我們會分享給你們~圖片源自網(wǎng)絡(luò),如侵權(quán)聯(lián)系必刪除!
歡迎關(guān)注微信公眾號:小陳聊搭配
點一下“ 在看 ”分享給更多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