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中國人的視角,很難理解今天的敘利亞,甚至很多其他被“顏色革命”推翻的國家,因為這個世界如果按照中國人的家國觀念來劃分,只有中國和外國。但是世界上其他地區,尤其是中東地區以部落、家族為基礎單元生活的民眾來說,每個群體對于團結、國家的概念大相徑庭。
自2024年12月阿薩德政權倒臺后,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的天空被以色列戰機投下的導彈照亮,總統府周邊和國防部大樓在爆炸的瞬間濃煙滾滾,以色列目標直指敘利亞臨時政府權力核心,卡茨發話說“警告已經結束,接下來就是真打”。
外交措辭耐人尋味
按照以往,比如2024年以色列空襲大馬士革機場,或更早的美英法空襲敘利亞行動,中國外交部必然第一時間表態“強烈譴責”“反對武力侵犯主權”。發言人林劍在7月17日的記者會上只留下兩句話:“敘利亞的主權和領土完整應得到尊重,當前不應采取導致局勢升級的行動。 ”
沒有"反對",沒有"譴責",只有對局勢升級的擔憂,中方外交措辭的微妙變化,背后是敘利亞臨時政府領導人朱拉尼的一系列任命決定。
時間倒回2024年12月,敘利亞反對派武裝“沙姆解放組織”(HTS)發動閃電攻勢,僅用一周攻占大馬士革,終結阿薩德家族54年統治。組織頭目朱拉尼從一個曾被美國懸賞1000萬美元通緝的前“基地”組織成員,搖身變為敘利亞臨時政府掌權者。
他上臺后脫下長袍換上西裝,接受西方媒體采訪高調宣布“打擊恐怖主義”,但偽裝很快被撕破,西裝掩蓋不了“極端主義”的內心。
敘利亞臨時國防部發布一份“封官授銜”名單,6名“東突”恐怖組織頭目赫然在列,被授予“師長”“準將”等高級軍銜,其中胡達貝爾迪正是中國通緝20年的“東伊運”核心人物,懸賞金額高達500萬人民幣。
朱拉尼的“報恩”邏輯簡單粗暴,敘利亞內戰期間,約2萬名外國恐怖分子為其沖鋒陷陣,他們用鮮血替朱拉尼打下江山,如今自然要論功行賞。
然而值得一提的是,這些“功臣”中有不少“東突”分子,曾經直接威脅過中國西北安全,但如今這些雙手沾滿鮮血的恐怖分子,從此披上敘利亞軍裝,堂而皇之進入國家權力中樞,敘利亞徹底淪為全球恐怖主義避風港。
今年3月,這些"東突"武裝分子首次公開亮相,參與鎮壓敘利亞西部沿海阿拉維派聚居區的反抗。據英國"敘利亞人權觀察組織"統計,這些武裝分子肆意抓捕并處決阿拉維派平民,三天內造成1800多人死亡,其中包括大量婦女兒童。
今年3月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傅聰大使就表示了對敘利亞境內的外國恐怖作戰分子勢力的擔憂,敦促敘利亞臨時政府打擊被安理會列名的“東突”恐怖組織。
朱拉尼把恐怖烙印與政權暴力結合,他的當權并沒有整合敘利亞,反而使敘利亞滑向更加分裂的狀態。
敘利亞再次內亂
7月13日,敘利亞南部蘇韋達省德魯茲武裝與貝都因部落爆發沖突,造成248人死亡。
敘利亞政府軍介入后,以色列立即以“保護德魯茲人”為由發動空襲。 但導彈落點暴露真實意圖,總統府象征政權權威,國防部則是恐怖分子巢穴,雙重打擊直指朱拉尼統治根基。以色列國防部長卡茨更在社交媒體宣稱:“轟炸國防部是向窩藏恐怖分子的政權發出明確警告。 ”
國際社會的反應折射出朱拉尼的孤立。美國兩個月前剛解除對敘制裁,特朗普甚至在沙特與朱拉尼握手,稱其“真漢子”。 但此次空襲后,美方僅表示“嚴重關切”,未提實質行動。
而在阿薩德垮臺后,俄羅斯在敘利亞西部的空軍基地與海軍港口雖仍然存在,但大部分兵力早已撤離,當前俄軍在敘行動更多象征意義,卻未對敘南部局勢作出實質干預。
土耳其原指望敘利亞經濟恢復帶來0.6%的GDP增長,如今也只發表譴責聲明。寧夏大學中國阿拉伯國家研究院院長牛新春指出敘利亞重建需千億美元資金,中國本是關鍵投資方,但朱拉尼與恐怖勢力捆綁,“徹底關閉了與中國合作的大門”。
如今敘利亞局勢已發展至臨界點,朱拉尼面前的選項正在迅速減少。以色列導彈炸毀國防部大樓時,朱拉尼或許終于明白,他親手將6000名東突分子塞進權力中樞時,就已為這場空襲掃清了東方大國的外交障礙。
敘利亞從未真正穩定過,而“朱拉尼時代”的前景似乎更加不確定,中國用沉默告訴世界一個殘酷真理,主權不是恐怖分子的護身符,玩火者終將自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