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哪是快餐店,簡直成了老年活動中心!”近日,網友拍下山東聊城東昌府區肯德基店內多位老人占座,引發熱議。視頻中老人聚在一起聊天,有的打牌,有的躺座椅上睡覺,但是都沒有點餐,而因為老人長期占座,引起部分顧客的反感,導致該店營業額也下降了。
對此,商鋪店員表示,最近天氣熱,許多老人吃完早飯就來店里乘涼,店員只能盡量溝通,不影響客人用餐,不讓長期占座。而該店鋪所屬的柳園街道辦事處表示,老人去乘涼屬于自發行為,店鋪自主經營,目前主要靠店員勸說。
其實從老人們角度來看,他們的行為不難理解。高溫天氣下,部分老人中可能沒有安裝空調,或者因為節省電費而不愿使用。所以快餐店就成為他們的避暑選擇。但是話說回來,老人有避暑需求這是事實。但是店鋪是經營場所,沒有責任承擔相關義務。允許是情分,不允許是本分。
而肯德基餐廳“盡量溝通,不影響客人就餐”的說法,已經對老人保持了一定的善意和寬容度。再說了,一個小小的門店,終究無法替代社區和政府的公共服務。大量非消費老人長時間占座,也確實擠占了正常消費客人的空間,影響商家經營效率和顧客體驗。
說到底,問題的核心在于公共服務的缺失。當地街道辦事處表示,老人去乘涼屬于自發行為,這種不作為的態度,不僅讓商家倍感無助,也使公眾對基層的治理能力產生了質疑。老人有避暑的權利,但也絕不能將成本無限度地轉嫁給個體商戶。
首先,對于爺爺奶奶們,我想說,這樣薅羊毛是不是有些過了呢?家里如果有空調、風扇的,能自己解決的還是自己解決,實在有困難的再向社區求助。
其次,其實比起這種“無權干預”的說辭之外,當地基層還可以做得更多。比如從長遠看,開放更多公益納涼點,延長社區活動中心、圖書館等場所的開放時間,讓老人有地方可去。再如為老舊小區安裝遮陽棚等等。以及向老人普及尊重營商秩序觀念,不讓“老有所樂”變成“老有所擾”。只有公共服務做到位,才能實現“商家安心經營、老人體面納涼”的雙贏局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