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試衣服,建議抓緊時間,再晚點,更衣室可能就要排隊了。」周末中午,氪體在一個瑜伽品牌店里挑選產品時,店員提醒道,「因為商場里只有我們一家賣瑜伽服,生意很好的。」
上面的一幕并非出現在某個核心商圈的lululemon,而是在廣州一個親民的商場,名為JU ACTIVE的店里。從最初開在運動品牌聚集的二樓,如今搬到租金更貴的一樓,店員所言不虛。
JU ACTIVE門店
官方信息顯示,截止至6月12日,去年才創立的JU ACTIVE門店數已達49家。無獨有偶,去年入華的韓國瑜伽品牌XEXYMIX,6、7月份在9個城市開業10家門店,在國內共有24家門店。
理論上,這一賽道蓬勃發展的勢頭應該出現在2020年左右,當時,休閑運動風刮得正旺,許多品牌連獲融資。但事實是,除了斷檔第一的lululemon,國內在線下實體遲遲看不見第二個成規模的瑜伽品牌。
反而是近一兩年,休閑運動風退潮,瑜伽品牌卻悄然加速線下布局,尤其在二三線城市和一線城市的非核心商圈,價格只有lululemon一半甚至三分之一的品牌,開始搶奪「商場里第一個瑜伽品牌」的角色。
看似遇冷的瑜伽賽道,正暗流洶涌。
「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其次是現在。」這句俗語同樣適用于瑜伽品牌。
2013年,lululemon正式入華,引領了瑜伽服風潮。不久后,MAIA ACTIVE、粒子狂熱、暴走的蘿莉、VFU等品牌相繼創立,與瑜伽服裝相關的公司一度是投資界的香餑餑。
但歷史已經多次證明,要規模化擴張,就無法只做線上生意。這批品牌創始團隊普遍缺乏實體運營的經驗,加上當時DTC盛行,渠道放在線上平臺不僅成本低,投資人也更愛聽這樣的故事,導致后來在擴展實體門店時屢屢碰壁。
有粒子狂熱的員工透露,公司在上海大本營的所有門店都已關閉,僅存的門店位于海南。MOLY VIVI早在2023年就計劃開出40多家門店,但目前也僅剩10多家。
粒子狂熱特賣會現場
品牌逐漸意識到,找到一個強線下的幫手,是扭轉這一局面最直接也最有效的方法。
而被大品牌收購,就是最喜聞樂見的結果。
被安踏收購的MAIA ACTIVE無疑是幸運的。在安踏這棵大樹的蔭庇下,品牌既能享受到成熟的供應鏈資源,也在線下擴張時有能力、有資本拿到更優質的物業。
過去一年多,MAIA ACTIVE進行了門店升級,此前門店多在100平方左右,逐漸向開大店、開體驗店轉型,今年計劃將門店數擴展至55家左右。
MAIA ACTIVE門店
當然,能投靠大品牌的公司畢竟是極少數,這也不是唯一的解法。尤其對于想進入中國淘金的國際品牌而言,正在轉型中的經銷商、代運營也是選擇之一。
在滔搏通過引入Soar、norda、Ciele等小眾跑步品牌,試圖擺脫「耐克阿迪依賴癥」的同時,寶勝國際也沒有停下腳步。去年,寶勝國際獲得韓國瑜伽品牌XEXYMIX中國大陸獨家代理權,在年報中表示將擴大該品牌規模,提升新品牌營收貢獻。
而最近接手Sweaty Betty中國區業務的寶尊電商,已使GAP大中華區重現起色,尤其注重線下擴張——可以猜想,針對Sweaty Betty,開線下店也會是重要一環。
XEXYMIX門店
如果沒有外部幫手,還有什么辦法?對于有代工、開店經驗的廣東、浙江品牌而言,向內尋找家族的幫助,也是一種思路。
天眼查顯示, JU ACTIVE 背后關聯公司為「浙江婭茜內衣有限公司」,已有近 30 年的歷史,做過內衣代工,還運營了兩個內衣品牌,開了 100 多家店。那些幫助 JU ACTIVE 迅速拓展二三線城市的省級代理商,是家族合作多年的伙伴,品牌還與華潤、龍湖等地產商及區域商業項目達成戰略合作。
可見,實力強硬的家族背景對于品牌而言是多么重要。
能否拿下一個優質門店,不僅需要品牌有強大的談判能力和資金實力,也要換位思考,了解地產商的招商邏輯,這正是線下幫手發揮的重要作用之一。
實際上,消費者對于瑜伽服裝有需求,商場也有招商意愿,相比女裝和傳統運動品牌等業態,瑜伽品牌和其他業態重合度較小,是個不錯的補充品類。
然而,贏商大數據去年4月監測,在全國一到四線城市中的24個城市5萬平以上的5000多個購物中心,lululemon、MAIA ACTIVE等瑜伽服相關品牌的門店數量總和還不到200家。換句話說,在國內絕大多數的商場里,幾乎還看不見瑜伽品牌的門店。
MAIA ACTIVE門店
近期,氪體詢問了多位商場的招商負責人,其中涵蓋一線城市中已有lululemon、MAIA ACTIVE落地的項目,也有二線城市中還沒有瑜伽品牌進駐的商場,發現商場對于瑜伽品牌入駐的邏輯大致相同:
在可以選擇的情況下,lululemon的入駐最有吸引力,無論何時入駐都會被接受。其次是MAIA ACTIVE,一般和lululemon位于不同的樓層。其余品牌普遍放在最后考慮。
假如商場體量較大、定位高端,除了lululemon之外,一般只會再考慮引進一兩個瑜伽相關的品牌,優先級會隨著入場時間的先后來排名。
而在一線城市的非核心區域,或者在二三線城市,都有人流量可觀的中高端商場,這些商場引入lululemon和MAIA ACTIVE的難度較大,那留給瑜伽品牌的位置很可能只有一個,對品牌的篩選門檻沒有那么高,說不定還能開在一樓——開頭提到的JU ACTIVE門店,就是吃到了這一紅利。
簡單一句總結:誰最先占位,誰就獲利最多。
向上,高端瑜伽品牌本就寥寥無幾,由于價格帶不同,沒有直接競爭,甚至還能為自己引流。向下,則能直接限制其他瑜伽品牌入駐的機會,是個既進攻又防守的打法。
「最近確實能感覺瑜伽品牌開線下店的需求比之前更高了,但市面上的品牌還參差不齊。不過,只要商場內還沒有瑜伽品牌,那首個入駐的品牌都會非常受歡迎。」深圳一個商場的招商負責人葛瑞(化名)告訴氪體。
這種需求端和供給端的錯位,讓新入局者看到了機會。
JU ACTIVE顯然察覺到了這一市場空白,在品牌創立后前三個月,搭建好了淘寶、微信小程序等線上入口,便立馬投入線下圈地跑馬——在今年3月的新品發布秀暨全國伙伴大會上,JU ACTIVE一口氣簽約了100多家。
JU ACTIVE產品鋪陳情況
在選址上,這些新面孔也展示了自己搶占下沉市場優質商圈的能力。
在始祖鳥、薩洛蒙等都已入場的徐州蘇寧廣場,以及開業不久人流量相當大的南昌大悅城等,還沒有瑜伽品牌入駐,JU ACTIVE就搶先開業;位置較偏但勝在競爭少的成都溫江合生匯,定位年輕潮流的廣州萬菱匯,則被XEXYMIX搶先入場。
「過去很多運動瑜伽品牌可能在成立幾年后才加速開店,但現在市場教育已經相對成熟,中國的供應鏈技術和面料技術足夠支撐本土瑜伽服品牌去擴張。這就意味著,誰搶占先機,誰就有可能先成為那個‘領頭羊’。」 JU ACTIVE創始人黃皓銳在接受贏商網采訪時表示。
過去兩年,瑜伽賽道寂靜了下來,就連頭部的lululemon增長也在放緩,在這種情況下,為什么又出現了新的「鯰魚」?
本質上,瑜伽品牌在國內雖然發展了十年,卻依然存在市場空白。
這一機會很可能不在高端市場。入華后好景不長的Sweaty Betty,以及開店緩慢的「男版lululemon」Vuori都反映了一個問題:lululemon的品牌認知太強,正面硬剛很難有勝算。
下沉市場,成了品牌瞄準的地方。
線下陳列時突出產品裁剪、面料等特點,已成瑜伽品牌默契
過去很長的一段時間里,lululemon和MAIA ACTIVE多開在一線城市和二線城市的少數核心商圈,其他品牌則基本上以線上銷售為主。
在二線以下的城市,消費者在線下摸不到、試不到瑜伽服裝,而這個品類又非常貼身,剪裁、面料的細微差別在線上完全無法感知,這正是實體瑜伽服裝店無法被線上完全取代的原因。
lululemon早已知道下沉的必要性,但由于定位高端,對商場調性要求較高,下沉速度很難和定價在200-400元的瑜伽品牌相比。
而到了下沉市場,瑜伽品牌的打法也會有相應的調整。例如,品牌的運動屬性有所削弱。
經過前幾年的市場教育,消費者已經接納了瑜伽褲,也愿意日常穿著外出。但瑜伽褲的專業運動屬性逐漸被穿搭屬性所替代,瑜伽褲成為了人們衣柜里日常穿搭的單品,而不一定是「瑜伽女孩」的專屬。
這種變化在下沉市場更為明顯,在這里,防曬衣、皮膚衣、沖鋒衣都只不過是一件遮陽的外套,瑜伽褲、打底褲、鯊魚褲都是塑形的緊身褲——運動品牌的功能性設計不是消費者的剛需,低成本變美,更為重要。
所以我們能看到,以SINSIN、MissWiss為代表的鯊魚褲品牌同樣都在加速下沉和開店,甚至連劉耕宏夫妻的輕運動生活方式品牌vivicycle也在4月份開出了首家門店。在許多商場招商負責人的眼里,這些都和瑜伽品牌歸屬于同一類別,瑜伽品牌想要搶占的「坑位」,他們也虎視眈眈。
其次,好的產品只是基礎,品牌需要非常懂營銷。
「瑜伽服不是超高客單價的產品,需要有足夠的自然客流轉化能力,以及通過營銷大量拉新客戶。如果沒有營銷能力,這些品牌只能享受3個月左右的開業紅利期,之后就不溫不火了。」葛瑞對此深有體會。
MAIA ACTIVE在門店設計上大力鋪陳代言人虞書欣海報
最近,一向低調的MAIA ACTIVE動作頻頻,新簽約的品牌代言人虞書欣在門店、電商等無處不在,品牌總裁趙光勛多次出現在媒體面前,強調要做「瑜伽第一」。
而JU ACTIVE自創立以來,創始人就不斷出現在各種論壇、峰會;XEXYMIX不僅簽約了宋雨琦,還在杭州D59蝴蝶谷舉辦落日瑜伽活動,以慶祝品牌誕生十周年。
過去10多年里,跑出繼lululemon之后第二個被國人記住的瑜伽品牌,一直是行業內期待實現的夢想。
有競爭才有進化。如今,在這些新玩家、新變化之下,或許我們距離這個夢想,又邁進了一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