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馬恩桐 汪柔銳)2025年7月18日,廣東醫科大學藥韻膳心志愿服務隊走進東莞市寮步鎮星城志愿服務V站,為社區里的小朋友帶來了一場以“志愿傳膳播真知,藥韻悠長少年知”為主題的藥膳知識宣講活動。本次活動通過知識講解、互動搶答、繪畫創作和動手實踐等豐富形式,讓孩子們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感受傳統藥膳文化的魅力,收獲夏季養生智慧。
趣味課堂,傳遞養生智慧
“春夏天熱宜補陽,清熱利濕防暑傷。”活動在志愿者劉家榕的養生口訣中拉開序幕。結合嶺南地區夏季高溫多雨的特點,劉家榕用生動形象的語言為孩子們科普夏季養生知識。她從“為什么夏天容易中暑”“哪些習慣會損傷身體”等貼近生活的問題切入,深入淺出地講解“清熱利濕”“補氣生津”等中醫養生原則,將抽象的中醫理論轉化為“出汗后別貪涼”“多喝水要分次”等簡單易懂的生活指南,讓孩子們輕松掌握健康生活的竅門。
▲圖為志愿者劉家榕給孩子們授課 供圖 汪柔銳
為調動孩子們的參與熱情,課堂設置了趣味搶答環節。“大家知道夏天為什么要多喝排骨湯嗎?”劉家榕的問題剛落,孩子們踴躍舉手:“骨頭湯中含有的膠原蛋白!”隨后,孩子們圍繞“綠豆湯能不能天天喝”“空調溫度設多少合適”等問題展開熱烈討論,現場氣氛活躍。志愿者們特意設置了小組比拼積分榜激勵參與,實時記錄各小組的搶答得分,每當分數更新時,孩子們都爆發出陣陣歡呼,原本略顯生澀的養生知識在互動中變得鮮活起來。
▲圖為小朋友認真臨摹藥材 供圖 馬恩桐
筆尖尋味,繪出藥膳之美
在“筆尖尋味——勾勒藥膳湯里的夏日鮮韻”環節,劉家榕以生動有趣的方式,耐心細致地為小朋友們講解經典藥膳湯的功效。從黃芪煲雞湯,到胡蘿卜玉米排骨湯,再到蓮子百合綠豆湯,她將每道湯品的食材搭配和養生功效娓娓道來,用小朋友們容易理解的語言,讓藥膳知識變得鮮活有趣。
講解結束后,志愿者們分發畫紙、彩筆,引導孩子們將自己喜歡的藥膳湯及食材描繪出來。孩子們在繪畫過程中不時交流想法,“我要給排骨湯加枸杞”“綠豆湯里放冰糖才好喝”,小小的畫紙成為他們理解食材搭配的獨特載體。劉家榕邀請孩子們上臺展示作品,講述自己與藥膳湯的故事,在分享中深化對藥膳文化的理解。
▲圖為志愿者鄭敏和羅瑤英示范制作步驟 供圖 汪柔銳
巧手實踐,體驗藥膳制作
動手實踐環節“親手熬煮——把夏日滋養揉搓進糕點里”將活動推向高潮。志愿者鄭敏和羅瑤英到臺前為大家示范山藥紅棗糕的制作步驟,還特別提醒小朋友們操作時要注意的細節。小朋友們紛紛圍住,認真聽講,面對小朋友們提出的問題志愿者們也認真解答,課堂節奏張弛有度。
隨后,在志愿者的指導下,小朋友們有條不紊地完成包餡、塑形等步驟。現場雖忙碌卻井然有序,不時響起“老師,我的面團太粘手了”“這個花紋好看嗎”等稚嫩的詢問聲,志愿者們穿梭其間耐心指導。經過20分鐘的蒸制,當熱氣騰騰的山藥紅棗糕出鍋時,孩子們捧著自己的勞動成果歡呼雀躍,空氣中彌漫著山藥的清香與紅棗的甘甜。
▲圖為志愿者協助小朋友制作糕點 供圖 汪柔銳
傳承文化,浸潤成長之路
藥韻膳心志愿服務隊始終致力于藥膳文化的傳播與創新。本次活動通過“聽、說、畫、做”多維度體驗,讓傳統藥膳文化以更鮮活的方式走進兒童的生活。藥韻膳心志愿服務隊隊員們希望能在小朋友們心中播下熱愛傳統文化的種子,讓藥膳智慧伴隨他們健康成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