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彼岸,許可馨一襲白紗笑靨如花,配文“移民、結婚、獲得幸?!?,發布日期特意選在5月18日,這不僅僅是新婚的喜悅,更像一場遲到四年的勝利宣言。
幾年過去,人們沒有忘記2020年春天,她那些針對抗疫英雄和同胞的刺耳言論,以及那句關于“靠爸媽”的致命回答。
時間退回到2020年的春天,一個我們誰也忘不掉的春天,武漢封城,萬巷空寂,無數人困守家中,屏幕前為陌生人的命運揪心。
白衣戰士們剪掉長發,穿著濕透的防護服逆行,他們的臉上,是口罩勒出的深深印痕,李文亮醫生走了,舉國同悲。
那是一種巨大、沉默的痛,痛里又混雜著一種緊緊相擁的力量,我們覺得我們在一起扛過去就是春天。
就在這時,許可馨的聲音,像一把尖刀,劃破了這層溫情。
“老娘從來不把集體利益放在眼里。”
一個在美國留學的蘇州女孩,對著為她守護家園的同胞,吐出了最冰冷的字眼,她說回國隔離像坐牢,她罵那些為眾人抱薪的英雄,甚至放話:朋友要去支援,她一定勸他快逃。
當憤怒的網民質問她時,她扔出了那句最致命的回答:“能走到今天,一靠爸媽的錢和人脈,二靠蘇州的平臺和資源?!?/strong>
輕飄飄一句話,卻比刀子還傷人,它戳穿了普通人所有關于奮斗和公平的想象,把一切歸結為我們最無力、也最痛恨的東西——特權。
四年后,她用一張婚紗照,試圖為自己的故事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照片里的她,住著美國的大別墅,丈夫據說是跨國集團的小開,家底殷實,還為她鋪平了移民路。
她在生物醫藥領域做著高級研究員,拿著高薪,過上了無數人夢想中的生活,這本該是一個“勵志”故事。
一個女孩,憑著家境和機遇,實現了階層跨越,在異國他鄉扎了根,可這份“幸福”,卻像一記響亮的耳光,打在許多人的臉上。
因為這幸福,是用挑釁的姿態展示出來的,它仿佛在說:看,你們罵我、恨我,又怎么樣?我不僅毫發無損,還活得比你們好得多,我唾棄的一切,都沒能阻擋我。
這四年里互聯網上有一群人,像一群沉默的守望者,堅持在相關話題下“打卡”、“許可馨道歉了嗎”、“今天四百八十三天”……
這近乎偏執的追問,并非為了毀掉一個人的生活,而是為了守護一種信念:有些錯,不能因為時間的流逝而被遺忘,有些底線不能因為身份和財富而被踐踏。
這是一種樸素的正義感,當這份正義感遲遲得不到回響,許可馨的“幸?!?,就成了一種刺眼的冒犯。
許可馨事件,從一開始就不僅僅是她一個人的事,“我爸是李剛”,這句話像一個幽靈,在中國社會上空盤旋多年。
人們害怕的,從來不是某個口出狂言的年輕人,而是她背后那股若隱若現、能擺平一切的力量,許可馨的那句“靠爸媽”,恰好印證了所有人的恐懼。
事情鬧大后,她的母校中國藥科大學迅速切割,蘇州紀委也表示介入調查,然后就沒有然后了,調查結果成了一個謎。
坊間流傳的“父母為平息事態已提前退休”的說法,未經證實,卻被廣泛相信,因為它完美符合了公眾對“特權運作”的想象,他們總有辦法,讓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那種“果然如此”的無力感,比憤怒更傷人,公眾追問的,早已不是許可馨本人,而是那個懸而未決的問題:我們的社會,到底是由規則說了算,還是由某些人的“人脈”和“資源”說了算?
這雙手,只要一天不被暴露在陽光下,人們心里的那塊石頭就一天落不了地。
在許可馨眼里,沒有國家,只有平臺,沒有同胞,只有人脈,一切都是可以利用的資源,包括生她養她的土地,以及那些她看不起的“賤骨頭”同胞。
這種極致的個人主義,與今天我國社會的主流情緒,形成了劇烈的沖撞,當“遙遙領先”能點燃全民的自豪感,當“國產”替代讓無數人熱血沸騰時,許可馨的存在,就像一面“照妖鏡”。
她照出的是我們內部的裂痕,她讓我們看到,在一部分“精英”眼中,所謂的家國情懷多么不值一提。
他們享受著國家發展帶來的紅利,用著父輩積累的資源,卻從心底里鄙夷這片土地,隨時準備“潤”去更好的地方。
這種精神上的“背叛”,遠比幾句臟話更讓人心寒,它動搖了我們對“我們”這個概念的認同。
如果這是二十年前,許可馨的故事,或許早已被遺忘在某個舊報紙的角落,但現在是互聯網時代,互聯網沒有遺忘只有歸檔。
它像一個巨大的、永不磨滅的記事本,忠實地記錄下每一個人的言行,當年那些刺耳的話,被截圖、被保存、被反復傳播,成了一段無法刪除的數字記憶。
許可馨或許永遠不會明白,她在美國別墅里點贊丈夫的Cosplay照片時,她的名字已經在中國互聯網上,被刻成了一個難以磨滅的符號,她的故事不再屬于她自己。
它成了一則寫給所有人的寓言:一個人可以走得很快、很高,但如果靈魂沒了根,腳下的路,早晚會塌方,無論你身在何處,都逃不開身后那片土地上,億萬雙眼睛的凝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