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天就到"大暑"了,濕熱"雙殺"要盯緊家里老人。大暑是一年中最熱節氣,35℃高溫常見,40℃也不稀奇。
田里早稻要搶收,晚稻得搶種,高溫下農活更耗力。村里張大爺前天中午下田,沒戴草帽曬暈了,家人急得直哭。"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今年這天氣應驗得很。
老人最怕暑伏天,體溫調節差,中暑風險高兩倍。1要躲:上午10點到下午4點,太陽毒得能曬脫皮。李奶奶上周沒聽勸,中午去菜地摘菜,回來直冒冷汗。
出門必須戴草帽,穿淺色長袖,兜里揣著藿香正氣水。
有空調別省電費,26℃最舒服,比硬扛著強多了。
2要防:一防中暑,二防濕氣,兩樣都不能松。
每天喝夠1500毫升水,別等渴了才灌,喉嚨干就喝。
綠豆湯別煮太爛,清湯綠瑩瑩的,清熱效果最好。
雨水多潮氣重,老人被褥三天一曬,關節才不疼。
薏米粥、山藥湯,飯桌上多擺點,去濕氣比吃藥強。
3不做:不貪涼、不大汗、不激動,件件要記牢。冰西瓜、冰可樂,老人吃了鬧肚子,去年王爺爺就拉了三天。
晨練別太早,傍晚遛彎最穩當,出點薄汗就行。熱天脾氣躁,子女多陪聊,別讓老人憋出心病來。廣東人吃仙草消暑,山東人喝伏羊驅寒,各地法子不一樣。
去年大暑,全國老人中暑送醫超12萬例,農村占比近七成。熱天不是熬過去的,是細心得來的。
田里活再急,先把老人安頓好,比啥都強。您家老人大暑有啥特別習慣?
評論區說說經驗。
具體情況因人而異,有不適及時找大夫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