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剛過半,村衛生室的腹瀉患者多了三成。張嬸捧著藥碗直嘆氣:“都說綠豆湯解暑,我連喝五天冰的,肚子倒先鬧起來了。”老輩人總說“冬吃蘿卜夏吃姜”,可這姜真不是天天能啃的。
去年劉大爺空腹嚼姜,嘴上起了一串泡,大夫說“伏天陽氣旺,姜吃多了火上澆油”。綠豆湯真能隨便喝?2023年北京某醫院數據:入伏后腹瀉患者里,三成和冰綠豆湯有關。
脾胃弱的人喝冰綠豆湯,就像給胃里扔冰塊,腸子直打顫。
李奶奶的孫子才5歲,上周喝了半杯冰鎮綠豆湯,夜里吐了三回。生姜性溫能驅寒,可伏天本就熱得冒火,再猛吃姜,跟往灶里加柴有啥兩樣?
2024年《北京醫藥》研究:姜辣素夏天吃多了,容易堆熱量,中暑風險跟著漲。伏天到底該吃啥?大夫說這4樣,比瞎喝綠豆湯強多了。
絲瓜被喊“伏天第一瓜”,清蒸軟嫩,涼拌脆爽,出汗多的人吃它最得勁。冬瓜名字帶“冬”,伏天卻是“排濕王”,跟薏米一起燉,腿腫的人喝兩天就見輕。苦瓜苦是苦點,伏天吃它能“澆滅”體內火,焯水去苦再炒,糖尿病的老伙計都說好。
蓮子煮成粥,睡前喝一碗,心里煩躁的人躺床上能踏實睡著。
去年三伏天,王伯喝冰綠豆湯中暑的事,現在還在村里傳。
他有老胃病,偏信“綠豆解暑”,一天三碗冰的,結果頭暈得扶墻走。
大夫說:“綠豆能解暑,可冰鎮的、空腹喝的、脾胃弱的,喝多了反傷身子。
”伏天養生沒那么玄乎,關鍵得“看體質吃飯”。別人喝綠豆湯舒服,你喝了肚子疼,那這湯對你就是“毒藥”。
老話說“藥補不如食補”,可食補也得補對了,補錯了比不補還糟。
具體咋搭配?
得看自家是“火大”還是“怕冷”,沒法一概而論。
三伏天熱歸熱,吃飯可不能圖痛快,傷了脾胃,秋涼后準遭罪。喜歡的朋友點個關注,明天接著聊“伏天出汗多,咋補水分最管用”。注:本文僅供參考,身體不適請及時找大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