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肥塑形是一場無聲的爆改,誰懂李蘭迪這種身材瘦下來,背后經歷了多少汗與淚?
每到 夏天,減肥都是女孩們的頭等大事,各種方法輪番上陣,屢試不爽。
最近《朝雪錄》的熱播,讓李蘭迪瘦身效果驚艷全網——163cm的身高僅剩84斤,整個人薄薄一片,面部輪廓清晰,與六年前《夢回》時期判若兩人。
當時她因圓臉窄肩、上鏡顯胖被群嘲,還因為劇組男演員抱不動而登上熱搜。
當時即使拍攝期間吃了一部戲 的水煮菜, 還是沒瘦下來。
如今瘦身成功的她,像解除封印了一樣,五官本身就標志大氣,現在更是明媚動人。
可以說娛樂圈的“身材內卷”從未停止,前楊超越168cm的身高常年維持96斤,減脂餐精確到紅棗顆數,從不吃主食。
后有楊丞琳一日兩餐,少量食物加高蛋白粉,兩月12斤的戰績。
吃瓜群眾們一邊表示女明星果然對自己夠狠,一邊默默地試起來。
那究竟女明星們口中這些“奇跡方法”到底有沒有效果?
01
為啥會胖?
首先來看你為啥會發胖:要么吃得多了,要么消耗少了,要么兩者兼有。
吃下同樣熱量的食物,瘦子之所以還是瘦子,是因為基礎代謝率更高,而基礎代謝率由多重因素所影響,其中也包括了種族、遺傳、性別等不能被改變的因素。
l 影響因素
飲食運動環境、基因等都是影響胖瘦的重要因素,如今有一百多個肥胖的相關基因被發現與研究,FTO基因也是其中之一。
○ FTO基因
調節食欲和能量的代謝。有的人就喜歡吃蛋糕、豬蹄兒、火鍋、糖醋排骨、油燜茄子,越高熱量吃得越歡,這也跟攜帶更多FTO基因變異拷貝有關。
一些科學家研究了小孩子的飲食,發現有人吃了幾口就飽了不會再想著吃東西;但有人吃飽了還想吃的習慣跟FTO基因也有一定關系。
下次手再伸向滿桌食物時,好像又找到一個可以怪基因的借口了呢(大霧)。
○ 瘦素
一種脂肪細胞分泌的激素,它管的事兒挺多,它能跑到下丘腦這個地方去,告訴下丘腦說:“喂喂喂,咱們身體吃太多了,要胖起來了。少吃點吧,多消耗一點吧。”
于是食欲就被降下來,身體的小宇宙也熊熊燃燒起卡路里了,就這樣瘦了下來。
一聽瘦素這個名字,就感覺似乎越瘦的人瘦素越多,其實不是的。
反而是越胖的人瘦素越多,這就像守著一座金山卻不懂怎么利用一樣,胖子的瘦素再多也沒啥用,因為容易發生瘦素抵抗的情況。
發生這種情況時,血液循環里瘦素水平很高,但腦袋沒接收到它傳來的信號(或者是接收方對瘦素不太敏感了,或者瘦素在運送中途出差錯了),就以為身體還很缺營養,還得吃幾口補一補。
發生瘦素抵抗時,不僅會讓人走入吃-長胖-吃的惡性循環,同時也會喪失對血糖的調控作用,加重1型和2型糖尿病的發病。
聽上去,對于吃幾口就飽的瘦子來說,他們還真受到過命運女神的垂青;
而對于吃飽了還想吃的人來說,他們則需要花費更多的意志力去控制自我,比如說,忍不住食欲的時候,就想象一下流浪地球里的榴蓮味兒蚯蚓干?
○ 外在環境
但人們變胖起來,也不能全怪自己的基因問題。基因是一方面的影響因素,而飲食、運動的環境也至關重要。
假如時光倒退回到物質不那么豐富的80、90年代,只有在特別重要的時刻,比如考試滿分了,才能喝得到北冰洋汽水、吃得了果丹皮綠豆冰棍兒。彼時放眼望去,能讓身材發福的人是比較少的。
而同樣的中國人,僅僅過了30多年后,在物質極大豐富的現在,可樂、零食、甜點奶茶、油炸食品等等正變得價廉而唾手可得,而高糖高脂的飲食環境,加之現代快節奏的生活方式、運動的缺乏,令身上的贅肉也越來越難以與我們分離開,我們正以飛快的速度奔向肥胖的懷抱。
02
這些減肥方法對嗎?
不過,關于減肥的正確姿勢,想必不管是誰都知道“管住嘴邁開腿”。
不必為了自己「飽了還多吃幾口」的基因而自暴自棄,合理飲食、加強鍛煉提高基礎代謝率,也能讓我們燃燒一把卡路里。
但是一說起管住嘴,有些人就會往絕食、或者生酮飲食上想。
l 生酮飲食
特別是生酮飲食,這種低碳水化合物、高蛋白高脂肪的飲食方式,主要是用于降低兒童癲癇的發作的一種飲食治療,并不一定適合減肥者,而且容易對身體造成傷害。
生酮飲食減肥是在模擬人體的饑餓過程,身體日常需要碳水化合物的糖,而酮類飲食則不同,在人體饑餓處于饑餓狀態時,血糖和胰島素在降低,而此時身體組織對葡萄糖的氧化利用率降低,機體切換為利用肝臟從存儲的脂肪中產生的燃料,也就是酮體來供能。
看起來燃燒脂肪很美好,但這會出現一個問題,因為這必須保持每天極低的碳水化合物攝入,別說米飯饅頭了,就連許多種水果蔬菜甜點也要揮淚告別。
覺得過年期間自己能天天吃高脂肪高蛋白食物,完全拒絕掉碳水嗎?圖樣圖森破,一般人都堅持不下來。
而生酮飲食也會產生一些不良反應,比如營養缺乏、便秘、加重腎臟負擔等等狀況,而且大腦需要從碳水化合物中獲取糖分來維持運轉,低碳水飲食會讓人變得思維模糊,更暴躁易怒。
愛荷華大學小鼠實驗發現,雄性小鼠生酮飲食15周后脂肪確實減少49%,但雌性小鼠體重反增7%,而且出現血糖控制惡化。
給男女運動員也做過類似的對比實驗,讓14女和14男運動員進行4周的生酮飲食,女性血紅蛋白濃度降低,男性變化卻不大。
男女差異這么大是因為體內的激素差太多了,雌激素是女生的“保護傘”,會阻止肝臟的全力燃脂,男生缺乏這種保護機制,反而能更快啟動脂肪分解。
而連續3個月生酮飲食的女生促黃體生成素(LH)和卵泡刺激素(FSH)都會大幅下降,會直接導致排卵障礙和雌激素代謝失衡,孕婦/哺乳期還會損害胎兒神經發育,甚至還有中風的危險。
長期生酮飲食也會導致低密度膽固醇LDL蹭蹭上漲。
沒必要,真沒必要,該吃吃該喝喝,啥事別往心里擱。
l 空腹運動
沒錯,很多研究都說空腹運動能讓你“吃得少、燃脂多”——但請注意,這些研究的主角大多是男性。
女性小心掉的都是你好不容易練出來的肌肉!
女性在早上起床時,雌激素會促使大腦小號更多能量,葡萄糖利用率比男性高15%~20%,空腹運動身體就會誤判遇到“生存危機”了,于是就會釋放更多壓力激素——皮質醇。
皮質醇的首要任務就是“保脂肪,耗肌肉”,生死攸關之際,留那破肌肉能當飯吃嗎!?
結果就是——你辛辛苦苦練出來的寶貴肌肉,成了這場“生存演習”的第一批犧牲品!肌肉掉了,基礎代謝率嘩嘩下降,“易胖體質”的坑算是給自己挖好了。
肌肉沒了事小,低血糖暈倒可就麻煩了。運動時最先給身體供能的是肝臟糖原,但是女性的肝臟糖原比男性低15%~20%,意味著空腹有氧更容易低血糖。
這下好了,還沒來得 及消耗呢,人就先迷糊暈倒了。
l 暴汗服
不管是暴汗服、還是甩脂機,都是減肥路上的智商稅。因為這些方式都不是身體在主動消耗熱量,人在偷懶,脂肪細胞就不懂偷懶了嗎?
它們都在身體里活得好好的,流下來的汗也僅僅是水分而已。
其實減肥沒有捷徑,唯有“管住嘴、邁開腿”的六字真言。
但我們也不需要為了他人的目光與審美減肥,健康才是最重要的。
策劃:Gogo 監制:Judy
排版:熊仔
審稿:言安堂研究院
本文由言安堂內容團隊原創,部分圖片來自網絡
支持原創,抄襲可恥,轉載請聯系
本期互動獎品
你在減肥過程中遇到過什么坑嗎?又是如何減肥成功的?
在看+點贊+留言三連,隨機抽2名幸運糖精各送COCOVEL蔻露薇洗發水1份,次日文末置頂留言開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