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強調“要把這些中華文化瑰寶保護好、傳承好、傳播好”。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精神,響應國家加強文物保護信息化建設,鼓勵開展文物保護數字化工作的政策,我單位開發建設無錫文物考古資料科研管理提升改造項目,旨在打造一個覆蓋三維數字化、考古現場移動采集、考古分析研究同時兼具考古檔案數字化管理功能的綜合性考古信息化平臺。
嚴格規范實施
推進項目初步驗收與系統培訓
目前,該項目正在實施階段,我單位近日對項目已完成初步驗收并組織開展了為期三天的系統專項培訓,確??脊湃藛T能夠正確、熟練地操作該項目系統,更好地開展考古調查勘探及發掘工作,進一步促進文化遺產保護事業高質量發展。
數字技術賦能
打造“文物一張圖”全流程智慧考古體系
無錫文物考古資料科研管理提升改造項目是以“考古工作一張藍圖干到底”為建設總綱的綜合性考古信息化平臺。它一方面能夠滿足考古核心業務,利用數字化手段優化無錫考古工作流程,結合考古現場實際工作情況,實現數據資料的標準化和科學化錄入,提高研究效率;另一方面能夠強化考古工作的監督和回溯,實現無錫考古項目全生命周期動態可視化管理,提升全流程跟蹤留痕能力,確??脊殴ぷ鞯囊幏杜c有序開展。最后,通過匯總多源異構的研究成果,構建二三維一體化“文物考古一張圖”綜合管理平臺,推動考古成果資源共享,服務城市規劃建設。
1
頂層設計
建設總綱:
“考古工作一張藍圖干到底”
建設思想:
利用三維坐標系重構數智考古認知,一維以國家空間規劃底圖為基準點,建立覆蓋無錫歷史地圖、影像、高程、歷史衛片、歷史航片的基礎數據庫;二維以考古調查、勘探、發掘等考古資源為基礎,建立專題數據庫。在此基礎上,三維基于多學科交叉融合,解碼江南文明,開創全新的考古研究范式。
2
核心技術創新
五級考古信息模型(AIM):
構建無錫“遺址—探方—地層—遺跡—出土文物”五級結構化數據模型,實現考古實體的精細化分層管理。支持文物空間坐標精準定位(經度/緯度/高程)、屬性信息動態關聯及三維場景重構,為考古研究提供多維度數據基底。
時空立方體技術:
集成歷史文獻、勘探數據、發掘記錄等多源異構信息,構建四維(空間+時間)動態數據模型。破解傳統考古中“數據碎片化”導致的“馬賽克困境”,還原完整歷史脈絡。
3
系統架構突破
統一時空底座:
以GIS地理信息系統為基底,集成考古調查、勘探、發掘全流程數據,構建“無錫考古數據底座”。 基于二三維一體化輕量級WebGIS架構,不僅可以滿足常規二維平面的考古成果分布查看,還可實現考古現場三維成果的在線疊加分析,結合周邊三維地勢有效提高考古科研成果產出和綜合研判。
全流程智慧化子系統亮點
跨平臺協同能力:
實現PC端與移動端數據雙向實時同步,滿足野外作業與室內管理的協同管理需求。
4
技術實施成果
標準化數據庫:
建成涵蓋1萬+文物數據的無錫考古專題數據庫,覆蓋600余處遺跡點。
全流程覆蓋:
從現場厘米級采集到智慧駕駛艙監管,形成11個子系統聯動的閉環管理體系。
行業領先性:
成為江蘇省首個實現基于“考古工作一張藍圖干到底”頂層設計的綜合性數字平臺。
考古前置施行
傳承城市建設中的文化遺產保護
隨著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將“先考古、后出讓”制度上升為法律規定,現代城市范圍內,配合城市基本建設的考古工作量大幅度提升。該項目的最終建成將有效優化工作流程、提升科研能力,推動文物信息整合與資源共享,為破解考古數據碎片化難題、服務城市高質量發展提供了科技范式,助力無錫城市建設中的文化遺產保護。
(圖文來源于“無錫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侵刪)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文物平安立場
文物平安投稿:wenwupingan@126.com
文物安全,社會參與,人人盡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