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吉美國立亞洲藝術博物館“中國·唐——一個多元開放的朝代(7至10世紀)”特展于2024年11月20日至2025年3月3日在巴黎舉辦。這一為慶祝中法建交六十周年的重要展覽,匯聚了中國10個省區市32家文博機構的207件(套)精美文物,其中一級文物占比近40%;且展品多為考古新發現或博物館新藏品,向觀眾展示了唐代考古半個多世紀以來的最新成果。在精巧奪目的唐代金銀器三大窖藏之外,筆者試以唐定遠將軍安菩夫婦墓及吐谷渾慕容智墓中出土文物為例,談談觀展印象。
金銀器窖藏所見唐代的茶文化和酒文化
齊東方在《唐代金銀器研究》中說,正是在大唐帝國“國泰民安、財富聚集、相對自由”之際,“‘絲綢之路’興盛暢通,中亞、西亞及地中海沿岸國家的金銀器物的大量傳入,猶如‘萬事俱備’之后的‘東風’一樣,為唐代金銀器的飛速發展帶來了契機”。
唐代金銀器有三大窖藏,其一是指1970年發現于陜西西安南郊的何家村窖藏,出土金銀器265件,器型既有本土樣式又受到異域影響,呈現多種文化因素,代表唐代金銀工藝的最高水平;其二是1987年發掘于陜西寶雞的法門寺地宮窖藏,121件(組)金銀器多為皇室供奉佛祖的佛教用具或宮廷御用品,以品級高著稱;其三是1982年出土于江蘇鎮江的丁卯橋窖藏,數量達950余件,體現唐代潤州(今鎮江)作為金銀器制作中心的地位,產品多供奉皇室。
在吉美博物館唐代特展中,三大金銀器窖藏罕見地“合體”了,展上有法門寺7件、何家村7件及丁卯橋13件文物,分布在各單元,唐代的茶文化、酒文化由此獲得展現。
丁卯橋窖藏9世紀唐代銀壺、夾木炭用銀筷、銀茶匙、長柄銀茶勺、銀碟、荷葉形銀蓋等器物很突出,多件刻有“力士”銘文,這應當是當時的一個“品牌”名稱。筆者被荷葉形銀蓋的造型深深吸引。這件高7.3厘米、寬20.6厘米的銀質器蓋,呈卷邊荷葉形,邊口懸有四尾魚狀裝飾,似有“魚戲蓮葉間”之寓意;蓋頂飾有曲狀鈕,蓋面鏨刻雙曲線,精細地表現荷葉細密的葉脈。整件器物工藝精湛,線條流暢,設計獨特且富有美感。根據唐代飲茶加鹽的習俗,以及法門寺地宮出土的相似器蓋,推測此器蓋可能為貯鹽之器的蓋子。
法門寺出土鎏金摩羯魚三足架銀鹽臺
還有一件鎏金雙鳳紋帶蓋大銀盒的底部也刻有“力士”字樣。器蓋上一對鳳鳥頭尾相連,展翅翱翔,呼之欲出。蓋為四出蓮瓣形設計,蓋面隆起,似一朵覆蓋的蓮花。器身還裝飾有飛雁、奔鹿、牡丹團花和纏枝蓮等紋樣,寓意吉祥美好。其功能應是裝茶葉的銀盒。銀盒鏨刻裝飾紋樣生動華麗,體現了唐代金銀器制造工藝的高超水平。
丁卯橋出土荷葉形銀蓋
丁卯橋窖藏中有一件大銀酒甕尤其引人注目,高度達55厘米,底部豎刻“酒甕壹口并蓋鎖子等共重貳百陸拾肆兩柒錢”,明確表明器物的功用和重量。在這件大體量的酒具附近,還陳列了凸棱高足銀杯、銀制竹節形及帶葉形酒棋、銀鎏金酒籌等物品?!罢撜Z玉燭”酒籌是唐人喝酒行酒令的器具,酒籌上的文字均為楷書。展柜中的兩支酒籌寫著“死生有命,富貴在天——自飲十分”,意思是自己喝一杯酒;“乘肥馬,衣輕裘——衣服鮮好處十分”,意思應是衣服鮮亮的人喝一杯酒。
丁卯橋出土“論語玉燭”酒籌筒
丁卯橋出土酒籌,上書“死生有命,富貴在天——自飲十分”與“乘肥馬,衣輕裘——衣服鮮好處十分”
除了三大窖藏,展品中還有不少令人印象深刻的金銀器。如揚州博物館藏唐代伎樂飛天金櫛和嵌寶金耳墜,均為女性飾品,制作精細,鏤空工藝運用得爐火純青。又如青海藏文化博物院、肅南裕固族自治縣民族博物館及甘肅省博物館藏的多件吐蕃時期(7—9世紀)金飾、金杯、鎏金銀飾片等器物,或裝飾以綠松石及寶石,或有著獸面、獅子、鳳凰等圖案,都精美絕倫,也反映了吐蕃使用金銀器的特色。
粟特人安菩夫婦墓與唐三彩打馬球女俑
安菩夫婦墓是唐代定遠將軍安菩與其妻何氏的合葬墓,位于洛陽龍門東山北麓,1981年發掘出土129件(組)珍貴文物。從出土墓志可知,安菩來自昭武九姓之一安國(今烏茲別克斯坦布哈拉一帶),他和妻子何氏均為粟特人。他出生于公元600年前后,父親曾是安國的“大首領”,唐滅東突厥后,公元630年率部歸附唐朝。安菩曾受命率部從唐軍北征“北狄”,“以一當千,獨掃蜂飛之眾”。他因驍勇善戰、保衛唐朝邊疆而被封為五品京官和定遠將軍。安菩于公元664年去世,最初被葬在長安,四十年后公元704年妻子何氏去世,其子安金藏在709年將其墓遷至洛陽與何氏合葬,建造了安菩夫婦墓。
安金藏最初只是東都洛陽宮中執掌宗廟禮儀的一個樂工,后因剖腹力保太子李旦清白而感動武則天。睿宗和玄宗時期,曾任游騎將軍、右驍衛將軍等職,冊封代國公。安金藏不僅忠心護主,對父母更是力盡孝道。在為父母建造合葬墓時,他按中原禮俗進行安葬,放入墓志,置辦了當時頂級的陪葬品。幸而墓葬一直完好無損地保存下來,直至上世紀八十年代被偶然發現,其后被整體搬遷至洛陽古墓博物館,出土文物保存在洛陽博物館。
安菩夫婦墓陪葬品中以唐三彩最為突出,一是數量多,共出土有59件;二是質量精,器物形制較大,造型優美,釉色鮮亮。這次唐代特展展出的安菩墓三彩器包括兩件胡人俑、一對文武官俑、一件人面鎮墓獸、一件單刀髻女俑、一件綠釉男侍俑,另有一件河南鞏義窯白瓷酒水器,共展出8件文物。雖然最獨特的三彩黑釉馬未能借展,但展出的這幾件也極具代表性。
進入展廳第一單元,筆者的目光就不由自主被唐三彩文武官俑吸引。文官俑高110厘米,武官俑高116厘米,兩件寬度均為25厘米。文官俑頭戴黑色一梁進賢冠,足著綠色云頭履,拱手立于三彩巖座上;武官俑頭戴黑色鹖冠,冠緣飾一周寶珠,足著黃靴,拱手立于三彩高臺座上,手中握一笏板。從面部神態來說,文官俑眉眼修長,面相端莊;武官俑長髭濃須,雙眼圓睜,射出令人膽寒的目光。如此高大鮮亮、制作精細的三彩俑,是唐代文武官俑發展到頂峰時期的代表作。
展覽中還有一組四件唐三彩打馬球女俑,2012年出土于洛陽唐代王雄誕夫人魏氏墓。王雄誕是唐初左驍衛大將軍,官秩正三品,墓志顯示墓主人是其夫人魏氏。墓中出土四件女俑騎在馬上,均身著翻領窄袖長襦,腳蹬平底高筒靴,躬身向左,右臂平抬胸前,左手屈肘后拉作奮力挽韁狀,看來正在進行一場激烈的比賽。這是唐代流行的打馬球場景。馬球是中國古已有之的一項運動,漢末文獻已出現。其起源公認的說法是波斯說,經由絲綢之路傳入中國。
洛陽唐代王雄誕夫人魏氏墓出土打馬球女俑
至少有十多位唐代皇帝愛好打馬球,這項運動也由此風靡,從軍隊到宮廷貴族、平民百姓,女性也參與其中。唐墓壁畫中也有描繪馬球的場景,最出名的是章懷太子李賢墓馬球圖壁畫,展現了當時馬球運動的盛況。至于打馬球俑,早在1958年,西安唐韋泂墓就曾出土19件三彩打馬球女俑。國內外多個博物館也都收藏有打馬球俑。這次展出的四件,既是考古新成果,又能代表唐三彩高超的工藝水平,釉色鮮亮,人物表情、姿態傳神,傳遞出馬球運動激烈的氛圍。
吐谷渾慕容智墓再現絲綢之路青海道的繁榮
慕容智墓是武周時期吐谷渾王族成員喜王的墓葬,2019年在甘肅武威發掘,是目前發現唯一保存完整的吐谷渾王族墓葬。慕容智是吐谷渾末代統治者慕容諾曷缽的第三子,母親為唐代第一位和親公主弘化公主(唐太宗之女)。他在唐朝擔任三品武將,封號為“喜王”,武則天天授二年(691)去世。墓葬中出土《慕容智墓志》一合,墓志左側面還刻有兩行用漢字偏旁部首合成的文字,應為吐谷渾本民族文字。墓內還出土大量精美的隨葬品。儀仗俑群、鎮墓獸等反映唐代葬制與吐谷渾文化的融合;文房用具(筆墨紙)等展現了唐代貴族的生活細節;其他還有六曲屏風、木質胡床等罕見文物。這次特展共展出慕容智墓文物四件(套),包括金銀餐飲具一套、鎏金銀馬具一套、銀釦木胎漆碗一件、綠地纏枝團窠鳳鳥紋錦半臂一件。
這套金銀餐飲具在出土時,銀胡瓶內裝著綠色的液體,瓶口還有封泥和木塞殘渣。后經科學檢測,證實液體是白葡萄酒的遺存,這是國內首次考古發現白葡萄酒實物。葡萄酒以及裝酒的銀器“胡瓶”,都是早于南北朝時期從西域傳入內地的物品。南北朝以后,人們開始掌握葡萄酒的釀造技術,慕容智墓出土的酒和酒器是唐代飲酒習俗的真實反映。
慕容智墓出土鎏金銀馬具
鎏金銀馬具一套包括革帶、帶飾、帶扣、帶箍、節約等部分。除革帶以外皆為銀質,表面鎏金。節約是指馬具不同帶子交叉的位置放置的配件,節約可以減少繩帶扎綁的繩結,還能避免繩索相交處的雜亂,既能起到控制馬匹的作用,又顯得整潔耐看。西周開始就有節約出土,許多諸侯級別的墓葬中都能發現它的存在。展出的這套馬具品相極好,有三葉花形鎏金銀節約,中心鎏金部位裝飾有昂首前撲的母獅;有圭形鎏金銀帶飾,中心為雄獅食鹿圖案,表面鎏金;另有三角形鎏金銀帶飾,中間飾有趴著的雄獅;以及鎏金銀杏葉(杏葉是在薩珊馬具的影響下產生的馬具飾件),中心鎏金部位飾有躍起的雄獅反身噬鹿,等等。這些圖案深受北方草原文化的影響。
慕容智墓出土有一百余件漆木器,數量之多在唐代墓葬中是很罕見的。展品銀釦木胎漆碗造型典雅,黑色漆面似泛著溫潤光澤。筆墨紙這些文房用具能完整保存下來,是因為裝在漆盒中,大漆(生漆)天然具有防腐功能。半臂即短袖上衣,是唐代十分常見的服飾。永泰公主墓壁畫所繪侍女、吐魯番出土的女傭,都可見到半臂的服用。完整的唐代半臂實物在日本正倉院和法隆寺都有收藏,包括渾脫半臂、茶蠟纈半臂、夾纈羅半臂等;出土文物有代表性的要數慕容智墓的三件。展出的這件半臂,衣身總長96厘米,上半部為綠地纏枝團窠鳳鳥紋錦,袖口及領口為黃地麒麟紋錦,下半部為土黃色菱格紋綺,內襯黃絁。另外兩件的名稱是纏枝團窠鹿紋錦半臂和淺黃色團窠紋綾半臂。
慕容智墓出土綠地纏枝團窠鳳鳥紋錦半臂
從金屬文物到漆木器再到紡織品,再加上陶俑,慕容智墓出土器物材質豐富,制作工藝精湛,數量也很可觀;加之文化內涵豐富,兼有大唐文化、吐谷渾文化和北方草原文化,反映了不同文明的交融,讓人更深刻地認識到絲綢之路青海道也即吐谷渾道的重要性,正如清代張翙詩中所描繪:“祁連磅礴擁孤城,文物當年似兩京。”
(作者為蘇州大學藝術學院教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