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屆東亞杯比賽打完之后,國足實際比賽成績的確是令人很失望,這就導致接下來壓力更大。雖然久爾杰維奇只是臨時主帥,他不應當負責,不過在他調整為雙后腰之后,國足即使拿出近乎全主力的班底也仍然難改自己狀態糟糕的情況。在實力差距方面,對比日本、韓國真的是差了好幾個級別,別人拿出來的不是主力隊,因此這也就給接下來的選帥工作制造了很大的難題。
國足急需個可靠新主帥,可知道中國隊問題這么多,又有哪個主帥會來執教呢?
雖然如此,這工作是要繼續向下推的。據悉,國足這次選帥會給出新的模式,先敲定技術總監,再由技術總監來牽頭負責相應的選帥事項。雖然這聽起來很是專業,不過對于千瘡百孔的中國足壇來說,似乎也有點黑色幽默的意思。根據知名專業人士給出的消息來看,中國足協對于相應的選帥工作是十分重視的,只不過他們卻很難根據自己的經驗,特別是從能力出發來選擇主帥的。
因此很有可能會聘請專業的人士來負責這次工作,不僅僅要進行相應的牽頭工作,也要就技術發展、個人能力以及新人培養等多個維度來給出綜合的評定,進而選擇合適的人選。這就有了技術總監領導選帥工作的設定。
對很多歐洲豪門來講,這的確是一個相對比較先進的模式。比如在這個夏季轉會窗,阿森納和AC米蘭就完成了總監的更換,貝爾塔和塔雷的上任分別負責相應的轉會以及輔助主帥的戰術布置工作,這是契合歐洲足壇發展思路的。可是對于中國足球來說,這樣的模式確實是太難了,因為各個部分都存在著很多的問題。哪怕是選擇總監,估計難度真的不比選擇主帥要簡單。
更重要的是主帥都很難自己拍板,那總監豈不是比主帥更加難選?究竟是信任中國本土的相關人士,還是選擇國外的相關人士?而這其中又是否會摻雜利益及選擇?此外是要給技術總監怎樣的職權?只負責選帥還是接下來繼續會提供技術指導?這都會是個問題。
總之對于中國男足來說,接下來最重要的事情可能就是選帥了。如果還是這么湊合,像選擇伊萬科維奇這樣的老帥來執教,那么國足想要迎來新的明天就會越發困難。有很多媒體人及專業人士建議國足選擇些年富力強、具有歐洲執教經驗的主帥,然而這其中又遇到了薪資限制,國足是拿不出太多的錢來聘請這樣的名帥的,這就導致了矛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