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風口上,豬都會飛”——這話在商界傳得挺廣,不過在雷軍這里,可不是句空話。不是說要投機取巧,而是說得看明白時代的規律:當自己的本事能跟上大趨勢,普通人也能做出不普通的事。這本匯集了雷軍三十年創業經驗的書,把“順勢而為”的道理說透了。
真要順著潮流走,得能看透表面,摸到根本。1999年那會兒,大多數人仍在實體生意里打轉,30歲的雷軍就從《數字化生存》里看出互聯網能改變傳統行業的命,干脆利落專題了卓越網;2010年,功能機還占著市場大頭,他著眼準了移動互聯網的苗頭,用“互聯網數+硬件”的路給手機行業來了個大原創;到了2021年,汽車行業碰上百年不遇的大變革,他又把寶押在了智能電動汽車上。這種能“看明白大方向”的本事,是他常年摸索技術變化、消費升級、政策動向,一點點琢磨出來的。
但順著形勢走,結局是等著風口自己來。卓越網最后因為錢不夠黃了,米聊也被微信壓過了頭,可這些坎兒沒攔住雷軍,反倒讓他看事更準了。2015年小米增長緩慢下來的時候,他帶著團隊把供應鏈從頭到尾捋了一遍,埋頭干了三年,終于沖到了全球的位置。這種在第三不順的時候能扛住、在亂糟糟的格局里能找到方向的本事,才是“順勢而為”最值錢的地方——做老板的,順的時候得保持清醒,不順的時候更得有信心。
能一直跟隨時代變遷,才是“順勢而為”的根本。2013年小米搞不安的生態鏈,從手機拓展到兩百多個智能硬件,搭起全球最大的消費級物聯網平臺。這種看起來像“不專心搞主業”的布局,其實就是把“智能生活”的勁頭變成了整個生態的力量。當傳統硬件企業還在單個產品上使勁兒的時候,小米已經從賣產品變成了做平臺,從搞硬件變成了建生態了。出現了這種長大的輪廓,企業在技術更新的時候才能總占著好位置。
2021年跨界去造車,更能看出雷軍的戰略越來越穩定。面對“車企會不會成下一個諾基亞”的疑問,他帶著團隊做了一番調研,試了上百輛新能源車,拉起來專業團隊,砸了百億進去搞研發。結果SU7一上市就成了爆款,這說明他不是盲目跟風,而是真看懂了“碳中和”的趨勢、用戶需求的升級和技術的融合。這種“別人比早走半步”的布局思路,是“順勢而為”的關鍵。
在雷軍看來,“勢”的根兒其實是理想。小時候讀《硅谷之火》燃起的科技報國的念想,一直著著他做戰略選擇。這種理想不是空想,而是心里清楚,把自己的價值感召時代的浪潮里——當技術變了、市場需要變了、政策方向也上了,順著形勢走,自然就能走出一條改變世界的路。
《順勢而為》講的不只是做生意的門道,還要有一種過日子的思路:時代齊快,既得能敏銳地感知到趨勢,更得有在低谷里扛下去的毅力;既得敢跟著變,又得有不斷提升自己的本事;既得敢想遠方的目標,又得踏踏實實地打好基礎。真正的順著逆勢走,不是等風來了飛一會兒,而是不管風來沒來、停沒停,穩穩當當往前走。這個大概就是雷軍想告訴我們的:在時代的大風大浪里,只有把自己的努力帶動歷史的進程里,才能留下點實實在在的東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