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奶奶,這是今早剛摘的蔬菜,新鮮著呢,給您嘗嘗!”日前,井陘礦區四微街道英華街社區的志愿者提著鮮嫩的時令蔬菜,輕輕叩開志誠名苑小區孤寡老人的家門。這些蔬菜來自小區里那片由荒地蛻變而成的“睦鄰菜園”。
這片菜園的誕生,始于一場居民議事會。志誠名苑小區中心有片荒地,常年雜草叢生、垃圾堆積,成了居民眼中的“問題角落”。“夏天蚊蟲滋生,路過都得捂著鼻子走”“堆著不少建筑廢料,看著就堵心”……居民議事會上,提起這片荒地時,有人提議:“與其讓它一直荒著,不如改造成菜園子!”
這一提議立刻點燃了大家的熱情,討論聲此起彼伏。“按樓棟劃分種植區吧,每棟樓認領一塊,責任劃分更清晰”“種出來的菜,一部分分給孤寡老人,剩下的鄰里共享”……從種植規劃到管理模式,從種子采購到收成分配,思路在你一言我一語中逐漸清晰。街道和社區工作人員當場表態,全力支持這個想法。
說干就干!該區四微街道與英華街社區迅速調撥甬路磚、定制指示牌,居民議事會組織熱心居民成立開荒隊。鐵鍬翻飛間,磚石鋪成了蜿蜒小徑;鋤頭起落中,600平方米的荒地漸漸展露良田模樣。社區黨支部全程統籌協調,黨員代表與居民骨干先后召開了6次協商會,最終確定按樓棟劃分8個種植區,并制定出涵蓋種植規范、衛生維護、蔬菜分享、糾紛調解等內容的菜園管理公約。
如今走進“睦鄰菜園”,劃分整齊的種植區里生機勃勃。菠菜青翠欲滴,油菜棵密葉肥,大蔥綠莖挺拔……每天清晨和傍晚,總能看到居民們手持農具忙碌的身影,除草、澆水、施肥,一派熱鬧景象。
“現在一有空就往菜園跑,既能活動筋骨,又能和鄰居們聊聊天,日子充實多了。”居民劉海生擦著額頭的汗,笑容滿面地說,“最開心的是,自己種的菜能幫到別人,心里特別有成就感!”
這片由居民共治的“責任田”,不僅讓閑置地塊煥發新生,更成了鄰里守望相助的見證。“這些菜太新鮮了,謝謝你們總想著我!”接過蔬菜的李奶奶笑著感慨。
從無人問津的“問題角落”到鄰里共享的“幸福農場”,該區四微街道英華街社區用居民自治這把“金鑰匙”,悄然解鎖了社區治理的溫情密碼。“下一步,我們會搭建更多元的參與平臺,激活居民自治活力,用集體智慧解決身邊事,把社區打造成溫暖和諧的幸福家園。”該區四微街道英華街社區黨支部書記張浩表示。(記者 杜倩倩 通訊員 史曉莉 張 杰)
來源:石家莊新聞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