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勁強醫生咨詢:158-1157-6344(同微步信)
在中醫的智慧里,人體是一個有機的整體,氣血如同生命的河流,脈絡則是河流的通道,氣血順暢、脈絡暢通,人體才能維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而腦梗,在中醫看來,多與氣血失調、脈絡瘀阻密切相關。許多腦梗患者在發病前,身體會發出一些預警信號,這些信號從氣血脈絡的角度都能找到蛛絲馬跡。提前了解這些先兆,就能更好地從中醫角度辨識腦梗風險,為守護健康爭取寶貴時間。
一、肢體異常:氣血痹阻的外在顯現
中醫認為,"氣為血之帥,血為氣之母",氣血相互依存,共同濡養肢體。當氣血運行不暢,脈絡受阻時,肢體就會出現異常感覺。若經常突然感到一側肢體麻木、無力,甚至拿不住東西、走路不穩,仿佛有一股無形的力量束縛著肢體,這很可能是氣血不能濡養該側肢體,脈絡瘀滯的表現。就像一條河流被泥沙堵塞,下游的農田得不到充足的水源灌溉而干涸,肢體得不到氣血的滋養,便會出現麻木無力之感。這種麻木無力往往具有突發性和短暫性,容易被忽視,但它卻是身體發出的重要警示信號。
從氣血脈絡的角度來看,氣虛則推動無力,血行不暢;血瘀則脈絡阻滯,氣血難以通達。當一側肢體的氣血脈絡出現痹阻時,就會導致該側肢體功能受限。比如,有的人在吃飯時,手中的筷子會突然掉落;有的人在走路時,會突然摔倒,這些都是肢體異常在提醒我們氣血脈絡可能出現了問題。
二、頭部不適:清陽不升或氣血上逆的警示
頭部是 "諸陽之會",人體的清陽之氣匯聚于此。當氣血脈絡出現異常,清陽之氣不能上達頭部,或者氣血上逆,就會引發一系列頭部不適癥狀。頻繁出現頭暈目眩,感覺天旋地轉,仿佛置身于搖晃的船上,這可能是氣血不足,清陽不升,頭部得不到充足的氣血滋養所致;而劇烈頭痛,且頭痛的部位固定不移,像有重物壓迫或針刺一樣,則可能是血瘀脈絡,氣血運行受阻,頭部氣血瘀滯的表現。
中醫講 "血虛則腦髓失養,血瘀則腦絡不通"。氣血不足時,頭部如同失去動力的機器,運轉失常,出現頭暈;氣血瘀滯時,頭部脈絡如同被堵塞的管道,壓力增大,引發頭痛。有些患者在腦梗發作前,會突然出現短暫的視力模糊、眼前發黑,這也是氣血不能上榮于目,目竅失養的表現,從側面反映了頭部氣血脈絡的異常。
三、面部與語言異常:脈絡瘀阻的直觀體現
面部是氣血匯聚之處,脈絡豐富。當面部的氣血脈絡出現瘀阻時,就會在面部表現出來。比如,口角歪斜、流口水,這是面部脈絡氣血不暢,肌肉失去濡養的結果,就像一根繩子被拉緊扭曲,導致兩端的力量失衡。有的人說話時突然言語不清、舌頭僵硬,甚至說不出話來,這是舌竅脈絡瘀阻,氣血不能上通于舌的表現。
從中醫經絡學說來看,手少陰心經之別系舌本,足太陰脾經連舌本、散舌下,舌與人體的氣血脈絡密切相關。當氣血瘀阻舌竅脈絡,舌體的活動就會受到限制,出現語言障礙。同時,面色蒼白或晦暗、口唇發紫,也是氣血不足或血瘀的外在表現,反映了體內氣血脈絡的不暢。
四、其他先兆:整體氣血脈絡失調的信號
除了上述明顯的癥狀外,身體還可能發出一些其他警示信號。比如,突然感到精神萎靡、嗜睡,整天昏昏沉沉,提不起精神,這可能是氣血不足,清陽不升,大腦功能受到抑制的表現;或者突然出現煩躁不安、情緒異常,這也可能與氣血失調,影響心神有關。中醫認為 "心主神明",氣血的盛衰和運行狀態直接影響著人的精神狀態和情緒。
另外,觀察舌苔和脈象也能發現氣血脈絡的異常。舌苔厚膩、舌質紫暗,脈象細澀或弦滑等,都是氣血不暢、脈絡瘀阻的征象。這些細微的變化,需要我們細心觀察,結合身體的其他癥狀,綜合判斷氣血脈絡的狀況。
盛勁強,主治中醫師,畢業于長春中醫藥大學中醫專業,本科學歷,從事臨床工作20多年,具有豐富解決神經系統疑難、復雜病癥的能力,曾跟第六屆全國名老中醫李景華學習,在治療痙癥、痿證、顫癥、心腦血管疾病、消化系統疾病上取得明顯療效,擅長用中藥方劑治療運動神經元病,痙攣性斜頸,帕金森病及帕金森綜合征,手抖,特發性震顫等疾病,常以讓患者滿意是工作的第一宗旨,贏得良好的口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