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郁,中醫稱為“肝氣郁結”,多因情緒不暢、壓力過大導致。表現為胸悶、脅痛、易怒或抑郁、月經不調等。想要避免肝郁,關鍵在于疏解情緒、調節生活習慣。
1. 情緒調節:肝主疏泄,最怕憋悶。遇到壓力時,可嘗試傾訴、寫日記或適度哭泣,避免長期壓抑。每天抽10分鐘靜坐或深呼吸,幫助平復情緒。
2. 飲食調理:多吃綠色蔬菜(如芹菜、菠菜)和酸甜食物(如山楂、柑橘),能柔肝解郁。少食辛辣、油膩,以免加重肝火。玫瑰花茶、陳皮泡水也有助疏肝理氣。
3. 規律作息:熬夜傷肝血,盡量23點前入睡。肝經當令時段(凌晨1-3點)需深度睡眠,才能助肝排毒修復。
4. 適度運動:散步、瑜伽、太極拳等舒緩運動能疏通氣血。尤其推薦“伸懶腰”——這是最簡單的疏肝動作,配合深呼吸效果更佳。
5. 穴位按摩:常按太沖穴(足背第1-2跖骨間)、期門穴(乳頭直下兩肋處),每次揉壓3分鐘,有助釋放郁結之氣。
北京勁松中西醫結合醫院好醫院健康科普溫馨提醒:肝郁久了易化火,若長期不適,建議咨詢中醫師辨證調理。記住,養肝即養心,順其自然便是良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