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女籃拿下亞洲杯季軍,主教練宮魯鳴一句 “及格” 給這場賽事定了調。作為 2028 年奧運備戰的 “期中測驗”,季軍成績雖達標,卻撕開了球隊暗藏的諸多問題。
賽場表現:內線穩外線崩的冰火兩重天
女籃內線雙塔展現統治力,張子宇場均 15.6 分、命中率 68%,韓旭攻防兩端存在感拉滿,可外線成了 “阿喀琉斯之踵”。
半決賽對陣日本隊,對方三分球命中率飆到 47.1%,而中國隊僅 26%,單這一項就輸了 30 分。整個亞洲杯除了打韓國隊,女籃三分命中率就沒超過 30%,比聯賽平均值還低 12 個百分點。
球員狀態也是喜憂參半。楊力維、王思雨等老將移動和投籃效率下滑,李緣、楊舒予被推到核心位置,關鍵球處理卻頻頻掉鏈子。18 歲的張子宇讓人看到希望,但失誤率偏高的問題也很明顯。
陣容爭議:為新人讓路的大膽抉擇
李夢落選、李月汝沒被征召引發不少討論。李夢近 24 個月多次受傷,競技狀態下滑,想撐到 2028 年奧運難度不小。
李月汝在 WNBA 打得不錯卻未獲征召,明眼人都看得出,這是故意給年輕中鋒騰出場時間。宮魯鳴把亞洲杯當成新人培養平臺,為了奧運長遠目標,眼下只能犧牲短期成績。
聯賽隱患:高薪舒適區困住球員?
WCBA 聯賽問題不少。比賽節奏比國際賽事慢,身體對抗強度也跟不上,球員到了國際賽場很不適應。更奇怪的是,10 多位本土球員年薪超 150 萬,是 WNBA 中國球員總薪酬的 3 倍多,可在國家隊表現卻不如聯賽。
這就引出三個爭議點:俱樂部花大價錢引外援,是不是擠壓了新人成長空間?聯賽慢悠悠的節奏,能練出適應國際賽場的強度嗎?百萬年薪反而讓球員沒了提升動力?
這次亞洲杯就像面鏡子,照出女籃備戰奧運的真實狀況。要想在 2028 年奧運有所作為,外線投射得趕緊補強,聯賽體系也得好好調整,如何平衡短期成績和長遠發展,成了女籃必須跨過的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