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7月20日,我們正式進入三伏天了。
今年三伏很不一般,跟往年大有不同——
首先,伏天是道“坎”
這是一年里氣溫最高,也是最潮濕悶熱的日子。
火熱浮于天地,陰氣伏于地下。對于體虛人群,陰陽偏頗之人是一道“坎”。氣血不均衡,容易引發各種疾病。
《漢官儀》說:“伏日萬鬼行,故盡日閉戶,不涉他事。”伏日是惡日,伏天后不宜出門做事,應閉門在家“伏藏”起來。
其次,今年三伏天是“母伏”
古人認為單數為公為陽,雙數為母為陰。今年是農歷二十六,所以是“母伏”。
但今年是“晚入伏”,也是十年一遇的短三伏天,熱度卻不是最少的,因為今年閏六月了!
更值得我們注意的是,今年三伏天雖然僅有30天,但恰逢“秋包伏”——末伏在立秋之后。
俗諺說:“伏包秋,涼悠悠;秋包伏,熱得哭。”立秋后暑氣難消,“秋老虎”勢頭猛。
所以,我們既要當心這兇險的三十天,也要抓住這最能改善體質的三十天。
有些人問我夏季時令水果,哪種體質適合吃什么,不適合吃什么?
有些人覺得天氣太熱了,每天吃一塊西瓜來消暑生津。但更多人認為水果是生寒濕、毀陽氣、傷脾胃的,最好一口都別吃。
其實不同體質的人吃對水果,有時候比藥還好用。
一、陰虛的人最難熬,別跟風補陽
陰虛體質的人,本就內有虛火,再加濕熱入侵,很容易出現虛火上炎。
比如手腳心發燙、口干舌燥、失眠、自汗盜汗、眼睛干澀、牙齦腫痛、煩躁易怒、大便干燥,舌也是紅的。
這些人身體的“熱”,不是陽氣而是火氣了,不需要在三伏天補陽氣,像艾灸、三伏貼就不適合了,以免再助力一把火,變得更難熬。
陰虛的人也要少吃溫熱的食物,比如牛羊肉、魚蝦,蔥、姜、蒜、韭菜等辛溫類,榴蓮、櫻桃、荔枝。。。
如果陰虛的人三伏天出汗太多,耗散了津液,有一個天然的滋陰果可以吃——椰子。
椰子水可以作為補津液的飲料,其性涼,有生津止渴、清熱解暑、去燥降火的功效。
它被稱作“大自然的等滲液”,其中富含鉀離子等人體所必需的電解質和維生素,鉀含量高達475mg/100g。
而且它沒有西瓜的弊端,吃多了或吃太冰傷及脾胃。它里面的椰子肉,還能補虛養脾益氣力。
陰虛的人,夏天可以煲一盅椰子老鴨湯,來滋陰潤燥清心火。
二、陽虛的人,借天時抓住補陽好時機
陽虛的人,在天氣炎熱的夏天,反而感覺非常舒服。
但也不代表陽虛的人會好過,因為夏天陽氣虛浮于外,內里空蕩蕩,極易被寒邪入侵。
夏天其實處處藏著寒邪:空調、冰淇淋、冷飲。。。
所以,陽虛的人可能會出現手腳冰涼、面色蒼白、疲勞乏力、小便清長,大便溏稀,還容易免疫力差、愛感冒、過敏、鼻炎,舌頭淡淡的。
所以,陽虛的人夏天要少吃性寒的食物——
比如絲瓜、冬瓜、黃瓜、苦瓜、藕、荸薺,柚子、香蕉、蘋果、梨、奇異果、山竹、西瓜等等。
如果一定要吃,最好煮熟了吃,可以加點生姜、羊肉、肉桂等溫補陽氣的食物,平衡一下寒熱。
陽虛的人,三伏天也推薦一種水果——榴蓮。
榴蓮算得上“溫陽散寒”的水果之王了,尤其適合脾胃虛寒、腎陽虛寒的人。
中醫認為榴蓮能直接補到腎陽中,因為其腐臭味入腎,有很強的走竄力,可以把溫陽之力直接引入腎中。榴蓮核作為種子,也是溫陽補腎的。
所以,榴蓮非常適合身弱之人。像是宮寒痛經、氣虛排便不暢、胃脹氣的,都可以吃點榴蓮來養養。
如果擔心榴蓮吃多了上火,那就留著榴蓮內芯和榴蓮核來煲排骨湯。
三、痰濕的人,溫陽祛濕行氣
痰濕重的人,明顯感覺到頭發、臉上出油,長痘、起濕疹,身體沉重、食欲不振、腹脹惡心、口中有味、舌苔厚膩、大便粘馬桶等等。
那么,這類人的重點則要放在化痰濕、健脾胃、養陽氣上。
在飲食方面要注意,少吃肥甘厚膩生濕、傷脾胃陽氣的食物。比如冰淇淋、巧克力、奶茶、炸雞等等。
還有水果,雖然水果分寒熱之性,但大部分都是水分多生濕的。
但有一種水果是可以化痰補氣的——黃皮果。
黃皮果辛,甘,酸,溫,它有行氣力,可以調暢氣機、助消化,還能化痰不生濕。
黃皮還是枚 “消暑果”,能清理炎暑積攢的火氣。
黃皮還能化痰平喘,酸可以收斂肺氣,緩解痰多、咳嗽的問題。
所以黃皮是無論寒濕或濕熱都可以吃的,加點鹽做成老鹽黃皮飲,咸酸化辛,中和酸澀味道,補充津液,解暑又開胃。
四、血瘀的人,溫通淤堵垃圾
常年氣滯血瘀的人,容易出現胸悶胸痛、情志抑郁、面部有斑、頭發干枯脫發,月經排出不暢、有血塊、痛經等問題,舌頭暗紫有斑點。
想要面色紅潤,氣血通暢,不僅要補血,更要活血,當下應季的水蜜桃上市了。
桃子有補血的作用,鐵含量幾乎是蘋果的6倍,可以溫補氣血。還能活血化瘀,《滇南本草》認為其能“通月經、潤大腸、消心下積”。
吃的時候記得帶著桃子皮,桃皮的氣力很強,可以加速血液流通,幫助活血。
可以做成紫蘇桃子姜。其中紫蘇和姜能散寒化濕,桃子搭醋也能酸甘化陰、斂虛火。
當然,三伏天飲食是起到預防調養的效果,想要更好地治病養體質,那還是推薦多曬太陽、泡腳、貼三伏貼、做三伏灸。
比如經常感冒、有鼻炎、脾胃差、風濕病、怕冷、肥胖、免疫力低下的,就適合三伏貼、灸。
三伏天雖然很多人都很難熬,但還是要查漏補缺,因人而異、因時而異,把握好調理體質的好時機。
順應天地,保持一顆安然的心,然后向陽而生,讓陽光燦爛而不炙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