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透文史,點擊好看
作者:軍事帥哥
編輯:莉莉絲
在今天的武漢市,有一條以抗戰時期中國空軍空戰英雄命名的馬路——陳懷民路。1938年4月29日,陳懷民駕駛飛機在武漢四二九空戰中撞擊日軍飛機,為國捐軀。而陳懷民路這條馬路的背后,蘊含了中國空軍在1938年上半年的武漢對日空戰中,連續3次打敗日本航空隊的驕人戰績。
那么,武漢空戰經歷了什么樣的過程,為何弱小的中國空軍能在武漢上空連續3次打敗日本航空隊呢?
上圖_ 1938年武漢空戰發生時,當時武漢市民觀看空戰
什么是武漢空戰?
武漢空戰,指的是1938年2月18日、4月29日和5月31日,中國空軍和日本航空隊在武漢上空爆發的三場空戰。
1938年2月18日,日軍出動12架轟炸機在26架三菱96式戰斗機的掩護下轟炸武漢,中國空軍第四大隊在大隊長李桂丹的指揮下升空迎戰日軍。經過激戰,中國空軍擊落日軍飛機12架,而中國空軍有李桂丹、呂基淳、巴清正等5名飛行員壯烈犧牲。中國空軍取得了對日本航空隊武漢空戰的第一次勝利。
上圖_ 陳懷民(1916年12月25日—1938年4月29日),江蘇鎮江人
1938年4月29日,日軍出動36架轟炸機在12架戰斗機的配合下進攻武漢。中國空軍起飛19架戰斗機同蘇聯空軍志愿飛行隊的45架飛機并肩作戰,攔截日軍飛機,雙方展開激烈空戰。在四二九空戰中,年輕的飛行員陳懷民勇敢地駕駛飛機沖入敵群,飛機中彈后,陳懷民抱著必死的決心撞向了日軍飛機。一團大火在武漢上空爆炸,時間凝固了。陳懷民用鮮血和生命詮釋“藍天忠魂”。時至今日,武漢都有陳懷民路紀念這位空軍英雄。
上圖_ 遭日機轟炸后的漢口
1938年5月31日,日軍的16架轟炸機在36架戰斗機的配合下轟炸武漢,中國空軍升空伺機作戰,對日軍展開猛烈攻擊。日軍且戰且退,被迫撤出武漢。
218空戰、429空戰和531空戰,中國空軍都給日本航空隊迎頭痛擊。尤其是429空戰,讓日本當局顏面喪盡。因為4月29日這天是日本裕仁天皇的生日,猖狂的日本法西斯以空襲武漢給日本天皇送禮物。但日本天皇和法西斯分子怎么也想不到,中國空軍的將士會給日本航空隊迎頭痛擊,讓日軍給天皇送禮物的想法徹底落空。
上圖_ 裕仁天皇1938年視察軍隊
武漢大空戰,中國空軍為何能勝利三次呢?
第一,日本航空隊狂妄輕敵,目中無人。
二戰時期的日本航空隊確實有驕傲的資本,1937年抗戰爆發的時候,日本陸軍和海軍航空隊加起來有2700架作戰飛機。日本國內有相對完善的航空工業,能夠對前線的飛機損失進行補充,日本國內還有一批受過專業訓練的后備飛行員。而中國空軍在當時只有300架作戰飛機,飛行員數量沒有日本多。中日空中力量對比,日軍強于中國空軍的優勢,讓日本航空隊壓根沒有把中國空軍放在眼里。
淞滬會戰期間,中國空軍曾在814空戰中重創日軍,涌現出了高志航等空戰英雄。但是,隨著越來越多的日軍飛機進入上海參戰,中國空軍一線作戰力量被日軍消耗殆盡。
上圖_ 高志航(1907年5月14日—1937年11月21日)
到了1937年12月,南京淪陷,日本航空隊,乃至日本當局的狂妄達到了極限,日本航空隊更不把中國空軍放在眼里。在日本航空隊看來,隨著淞滬和南京空戰,中國空軍損失慘重,中國空軍已經無力和日本航空隊抗衡。中國的領空就是日本飛機橫沖直撞的“樂園”。但也正是日本航空隊的狂妄輕敵,目中無人,為日本航空隊在武漢空戰中的失敗埋下了伏筆。
朝鮮戰爭時期,美國空軍也犯了二戰時期日本航空隊的“自大病”。美國空軍仰仗其空中優勢在朝鮮上空橫空直撞。殊不知,美國空軍的自大卻給其失敗埋下了伏筆。中國志愿軍空軍駕駛米格15戰斗機,把美國空軍 打得滿地 找牙,擊落了多名美軍飛行員。美軍和日軍的教訓告訴后人——驕兵必敗是戰爭亙古不變的法則。
上圖_ 米格-15戰斗機
第二,蘇聯的及時援助讓中國空軍的實力從淞滬和南京空戰的巨大損失中恢復過來。在蘇聯的幫助下,中國空軍逐漸恢復了戰斗力。蘇聯成建制的飛行部隊還在中國境內,和中國方面并肩作戰。
1937年8月,中國和蘇聯簽訂《中蘇互不侵犯條約》,蘇聯開始援助中國抗戰。當時,以斯大林為首的蘇聯當局向中國出口了I15戰斗機和I16戰斗機。在美國支援中國的P40、P51等飛機到來前,I15和I16戰斗機成為了中國空軍的主力戰斗機。
為了盡快拿到蘇聯飛機,中國方面還派出包括高志航在內的飛行員到蘭州接收新飛機。由于被人告密,高志航駕駛飛機來到河南周家口機場的時候被日軍炸彈命中殉國,但日軍的陰謀沒能阻止中國空軍健兒進口新式戰機保衛祖國的決心。
上圖_ 武漢空戰中的飛行員
在蘇聯的幫助下,中國全面熟悉了I15和I16戰斗機的性能,并制定了相應的戰術。在1938年的218空戰中,中國空軍第四大隊的飛行員利用I15和I16戰斗機良好的性能和日軍飛機周旋,一兩個回合,雙方的空戰就進入白熱化階段。中隊長劉志漢首先擊落一架日軍飛機,其他戰友也陸續擊落4架日軍飛機。眼見第4大隊第22中隊的作戰處于劣勢,第23中隊的8架中國戰機投入空戰,一番空戰后又擊落多架日軍飛機。
中國空軍各個機組的配合是極其默契的,這離不開蘇聯方面的幫助,也離不開中國飛行員的努力。
上圖_ 蘇聯志愿空軍和中國飛行員在漢口王家墩機場
到了429空戰時期,面對日軍的空襲,中蘇空軍的64架飛機在武漢上空連續作戰,擊落多架日軍飛機。日本人怎么也想不到,中蘇空軍會在武漢上空聯手給日本人支起一張天羅地網。
到了1938年5月31日,日軍第三次空襲武漢,中國空軍的18架戰斗機和蘇軍的31架戰斗機升空迎戰日軍。經過激戰,中蘇空軍連續擊落14架日軍飛機,中國方面只損失2架飛機。
上圖_ 中國空軍伊-15戰斗機
第三,武漢外圍有8道防空防線,嚴密監視日軍動向,為中國空軍的國土防空作戰提供可靠支援。
武漢的國土防空吸取了上海和南京等城市的教訓,由于武漢是中國抗戰的指揮中心,軍事委員會高度重視武漢的國土防空。其設置的8道防空網絡構成了立體化的防空網絡——
比如第六到第八道空中防線:空軍內弧作戰區域、高射炮射擊區域和高射機槍射擊區域。軍方在武漢打造了空軍航空兵、高射炮兵和高射機槍部隊等多兵種部隊組成的立體化防空網絡,有了這樣的防空網絡,只要日軍進入武漢上空,中國空軍就會在第一時間起飛飛機攔截日軍。日軍哪有不敗之理?
上圖_ 武漢防空總配備及判斷敵機攻擊來路圖
民國湖北省當局還有一份保密地圖,現已經公開,這就是《武漢防空總配備及判斷敵機攻擊來路圖》。日軍飛機可能到來的飛行線路,中國空軍和防空部隊組織的各個防空網絡,都在地圖上用不同的顏色標出。其中,不同的防空網絡由不同顏色的圓圈畫出來。
從《武漢防空總配備及判斷敵機攻擊來路圖》就能看出,日軍飛機主要沿著河南信陽-湖北孝感和江西九江-湖北蘄春一帶地區空襲武漢。這就為中國空軍的防空作戰提供了有效的技術支持。
上圖_ 人民歡慶武漢空戰大捷
時至今日,武漢空戰已經過去數十年,但武漢空戰當中中國空軍以弱勝強的防空作戰經驗,對我們今天的國土防空仍然具有參考價值,而中國空軍將士浴血抗戰的精神也是寶貴的民族精神,我們要把浴血抗戰的精神一代代傳承下去。
參考資料:
〔1〕《武漢空戰的回憶》 吳寶臣 武漢文史資料 2015年Z2期
〔2〕《湖北披露70年前的武漢防空圖》 新浪網 2008年5月7日
〔3〕《朝日新聞的武漢空戰報道》 鄧正兵 鄧紅 武漢文博 2012年
文字由歷史大學堂團隊創作,配圖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秦漢史、唐宋史、明清史等,點下方查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