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 年程潛病逝,追悼會上妻子鼓起勇氣問周總理:程潛算什么人
1968 年,程潛的追悼會肅穆舉行。開國將帥們齊聚,周總理也親自到場送別。程潛的妻子郭翼青站在靈前,滿臉悲戚,眼神里還藏著一絲不安。
周總理走到她身邊,輕聲安慰。郭翼青深吸一口氣,終于開口:“總理,頌云生前總想問,他到底算什么人?”
這話讓在場的人都靜了下來。周總理望著程潛的遺像,沉默片刻,語氣堅定地說:“頌公為人民奮斗一生,鞠躬盡瘁,他是革命英雄。”
程潛曾是國民黨元老。1948 年,解放戰爭到了關鍵時,蔣介石派他坐鎮湖南,想阻擋解放軍。可程潛早已看透蔣介石的野心,厭惡內戰。
他悄悄聯系我黨,發出和平起義聲明,通電全國。湖南就此避免戰火,百姓不用再遭兵災。消息傳到南京,蔣介石氣得拍了桌子。
但程潛心里總不踏實。他曾是國民黨將領,手上沾過共產黨的血。起義后,哪怕毛主席和周總理待他極親,他還是常對著老照片嘆氣。
1949 年,程潛收到一封來自北平的信,邀請他參加建國會議。他捏著信封,手都在抖 —— 自己一個 “敗軍之將”,竟能參與建國大事?
飛機降落在北平,他更意外了。毛主席竟親自來接機,就站在停機坪上,笑著朝他揮手。
到了毛主席住處,兩人聊到中午。桌上只有四菜一湯,毛主席說:“平時就兩素菜,今天你來了,加了倆肉。” 程潛看著眼前的領導人,心里又暖又愧。
建國后,程潛參加了開國大典。站在城樓上,看游行隊伍里百姓的笑臉,他悄悄抹了把眼淚。后來,他被派回湖南主政,修水利、辦學校,恨不得把一天當兩天用。
可夜里獨處時,他還是會想:自己配得上這份信任嗎?
毛主席知道他的心思,特意寫了封信:“頌公勿要庸人自擾,你站在人民這邊,就是功臣。” 程潛把信壓在書桌玻璃板下,可那根 “身份” 的刺,總在不經意時扎一下。
1959 年,國家經濟困難,領導人帶頭降工資。程潛的工資從行政三級降到四級,他毫無怨言,還把家里的紅木家具換成普通木料的。
毛主席七十大壽前,程潛琢磨著送份禮。貴的送不起,毛主席也不收。他拉上章士釗,琢磨了三個月,寫了十二首祝壽詩。
有天,小女兒跑進廚房,對郭翼青說:“媽,爹爹在廁所里‘唱歌’,不臭嗎?” 郭翼青笑著搖頭:“那是在琢磨詩句呢。”
程潛和郭翼青的婚事,起初并不被看好。他比她大 37 歲,還帶著十個孩子。郭翼青年僅 17,剛從學堂畢業,心里犯怵。
新婚夜,程潛對她說:“你繼續上學,我供你。” 后來,他每次出差,都記得給她帶愛吃的桂花糕。郭翼青慢慢發現,這個老將軍心細得很。
她成了十個孩子的后媽,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條。程潛晚年常對她說:“這輩子最對的,一是起義,二是娶你。”
程潛病重時,總拉著郭翼青的手說:“我這一輩子,前半生走錯路,后半生能為人民做點事,值了。” 郭翼青知道,他還是沒完全放下。
所以在追悼會上,她才會替他問出那句話。
周總理的回答,讓她紅了眼眶。周總理還說:“頌公一直忠于人民,從沒背離過。他是老革命家,這是定論。”
后來,郭翼青把周總理的話寫在信里,念給孩子們聽。她守著程潛的遺物,拒絕了兒女讓她再嫁的提議。
1996 年,郭翼青病逝前,拉著女兒的手說:“把我和你爹爹葬在一起,我要陪他。”
如今,兩人的墓碑并排立著。碑上沒刻太多頭銜,只寫著 “程潛 郭翼青之墓”。往來的人路過,總會想起那個起義將領,和他用后半生踐行的 “人民” 二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