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周末、日本參議院選舉投票日,民粹保守政黨“參政黨”的支持者,在街頭集會造勢。東京街頭,身著統一制服的年輕人們揮舞著白底紅日的旗幟,齊聲高喊“日本第一”的口號。
而在同一天晚上,選舉結果讓日本政壇迎來戰后最大變局:執政聯盟在參議院失去多數席位,自民黨遭遇67年來首次在參眾兩院均未過半的歷史性慘敗。但真正麻煩的是,日本政壇正在走向極右翼借尸還魂的新劇本。
根據日媒“日本放送協會”HNK、日本電視臺NNN公布的內容,執政聯盟改選總席次只有46席。加上非改選的75席,執政聯盟共擁有121個席位,未能達到參議院248席過半所需的124席。大家可能不明白,我們簡單提一下,日本的參議院大選,是每3年競選其中的一半,6年為一輪。這次選124個席位加1個補選席位。換句話說,這次執政聯盟幾乎就是慘敗,連一半的席位都沒拿到。
在反對黨陣營中,真正引發國際關注的是“參政黨”的異軍突起——該黨一舉奪得14個議席,從三年前僅有的1個席位躍升為國會第四大政治力量。
首相石破茂在選舉慘敗后,立即表態,說會肩負責任,繼續履行職責。然而自民黨內部早已暗流涌動。前首相麻生太郎領導的麻生派已向身邊人士明確表示 “不會允許石破茂繼續執政”。
事實上,當前這個局面其實不怪石破茂,甚至于說,接受岸田文雄留下的爛攤子,石破茂本身就是被日本執政聯盟推出來背鍋的。這一點,我們后續會說。我們先說這個“參政黨”的問題。
在選舉上成為“黑馬”之后,47歲的參政黨黨魁神谷宗幣,向日本電視臺解釋:“‘日本人優先’的理念,是通過抵制全球化來重建日本人民的生計。不仇外者,但要把日本人放在第一位。”這一點和特朗普的“美國優先”非常相似。而前者也并不避諱,公開承認,這一邏輯的確受到特朗普啟發。
而這番看似溫和的辯解背后,其實是該黨毫不掩飾的排外本質。參政黨成立于2020年,最初僅有5名成員,其政治綱領充斥著歧視性言論和極端主張。該黨支持的新憲法草案中公然出現“天皇是元首”等回歸二戰前的表述,黨首神谷宗幣在競選期間更是多次發表歧視、限制外國人的煽動性言論。
外媒和日本媒體在選舉報道中,普遍將參政黨稱為“大贏家之一”,但刻意淡化了其極右本質。從歷史脈絡看,參政黨與日本戰前的軍國主義思想一脈相承,不過是換上民粹外衣的極右翼余孽。
該黨利用日本社會的經濟焦慮散播種族主義思想,其手法與上世紀30年代軍國主義勢力利用經濟危機煽動民族仇恨如出一轍。
日本社會的排外情緒已經相當普遍。根據媒體調查,高達79%的選民贊成“強化限制外國人措施”。參政黨正是利用這種社會心理,在街頭演講中渲染“移民悄然入侵”的恐慌,承諾通過減稅和增加福利支出來“保護日本人利益”。
現在,我們回到剛才提的事情,為什么這次執政聯盟慘敗,石破茂其實很無辜?因為日本當前困境是結構性的。經濟上,2025年一季度日本GDP環比下降0.2%,核心消費價格指數卻同比上漲3.2%,形成“停滯性通貨膨脹”。
在戰略層面,日本夾在中美兩個大國之間左右為難。東邊的美國不斷揮舞關稅大棒——特朗普政府已計劃關稅從24%提高到25%,被分析人士視為對東京的刻意羞辱。
西邊的中國則與日本存在諸多歷史遺留問題和領土爭端。石破茂政府既無力應對美國的經濟施壓,又無法在歷史問題上展現真誠反思。
說穿了,民主機制在日本已近乎失靈。出口調查顯示,24.3%的日本選民期待“在野黨主導的政權更迭”,遠超支持執政聯盟的18.4%。但反對黨陣營分歧嚴重,難以形成有效替代方案。政治真空必然被極端勢力填補——參政黨等極右翼團體的崛起就是明證。
某種程度上來說,這種民粹排外傾向是,日本社會保守化加劇的產物。泡沫經濟破裂后長期的低增長與通縮,動搖了日本以中產階級為核心的高福利社會,使輿論容易被民粹和保守勢力利用。
參政黨乍看起來說的很“溫和”,聲稱“并非主張所有外國人都離開日本”,但其核心政策訴求就是強化移民限制。當79%的民眾支持排外措施時,歧視與排斥已在社會上獲得默許。
這件事情,更為深遠的影響是日本政治生態的右傾化加速。參政黨成為“關鍵少數”后,可能通過與自民黨內的右翼勢力合流,推動修憲等激進議程。日本精英階層長期通過刺激民眾危機感來推動“正常國家化”轉型,如今民粹勢力的崛起為此提供了新杠桿。
套用美國哈德遜研究所對日本方面的看法:石破茂在應對美國關稅威脅上已“誤判了形勢”。而更大的誤判,是日本政治精英們認為可以利用民粹主義火焰而不被其反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