掙扎了3個多月,日本還是對美妥協了。
7月22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社交平臺宣布,美日簽署了貿易協議,可能是“史上最大規模”。具體包括,美國對日本征收15%對等關稅,日本向美國投資5500億美元,美國獲得其中90%的利潤,日本還開放汽車、大米等長期被保護的農產品市場。
另外特朗普還透露,美日將達成一項關于液化天然氣(LNG)的合作協議,日本計劃與美方在阿拉斯加成立一個LNG合資企業。
2月7日特朗普在華盛頓白宮迎接日本首相石破茂
對于這份協議,特朗普的喜悅之情毫不掩飾,畢竟日本是第一個和美國談判的國家,而石破茂政府態度又異常強硬。如今協議終于塵埃落定,日本不僅大幅讓步,更意味著石破茂政府對美低頭,等于“美國贏了兩次”,特朗普怎么會不高興?
可細細來看,美國并沒有占很大便宜。
首先,協議僅籠統規定日本對美投資5500億美元,但并未說明這些投資在幾年內完成。這一點很重要,若日本來個“拖字訣”,等三年后特朗普下臺,沒準就不了了之。這并非沒有先例,2018年美墨加協定中,墨西哥承諾對美投資400億美元,最終僅兌現32%。
而且看似特朗普逼日本人大量投資美國汽車產業,吸引了外資,但問題是,油車這種落后產業還有前途嗎?而且還讓日本拿走10%的純利,本質上是用美國國內的市場、勞動力和資源幫著日本落后的汽車產業續命罷了。不夸張地說,這是嚴重擠占了生產力、科技、社會進步的空間,完全的倒退。
特朗普發布的帖文
其次,聲明只說日本對美汽車、農產品開放市場,并沒有提及零關稅。也就是說,這些美國產品進入日本市場,該交稅還得交。
而且就實際情況來說,美式汽車未必能順利攻下日本市場。一方面,日本嚴苛的排放和安全法規,使美系大型車難以通過認證;另一方面,日本市場以小型車為主,銷量占比高達70%,美國車耗油量大、車體大未必有多少日本人買。
農產品市場更是如此。從目前來看,日本應該是同意在現行“最低準入制度”下增加美國大米配額,但并未降低770%的農產品關稅,也就是說,只有配額內的稅率降至15%,其余仍是770%。日本農林水產省評估,美國大米最終僅占日市場10%,對年產值200億美元的美國農業拉動不足2%。
所以特朗普折騰了一通,真正對美國有利的,只有15%的對等關稅。特朗普未必不知道這一點,但不管實質內容怎樣,先穩住中期選舉再說。
農產品市場是日本的命根子
這邊特朗普的“勝利”暫時穩住了,石破茂政府則危矣。
本月20日,自民黨在日本參議院選舉中大敗,石破茂被要求辭職,當時石破茂以“繼續處理美日貿易談判”為由,宣布留任,如今結果已出,也就沒有繼續留任的必要了。據日媒報道,石破茂向身邊的人透露,自己決定在8月底宣布辭職。
這個結果并不意外,參議院結果出爐之后,自民黨內部麻生派率先發難,要求石破茂“為敗選負責”,數名眾議員公開呼吁其辭職,地方支部(如茨城縣、高知縣)聯名提交辭職請求。
根據自民黨黨章,若超半數國會議員及地方支部代表要求新總裁選舉,即可啟動罷免程序。另外民調數據顯示,石破茂政府的支持率降至22.9%,是去年10月上臺以來最低。
石破茂決定8月底下臺
無論是對內還是對外,石破茂都要有一個交代。不過話又說回來,和美國這一仗,石破茂政府打得不孬,放眼全球,15%的稅率已經是最低了,當然英國除外,至于后續的沖擊,只能留給下一屆政府解決了。
石破茂卡在這個時間節點,發揮最后余熱,解決了美日貿易這個“燙手山芋”,也算是功成身退了,接下來自民黨內部繼續開始新一輪爭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