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臺灣"7·26大罷免"倒計時4天,這場史無前例的政治較量,眼看就要見分曉了。
誰也沒想到,民進黨正準備收割勝利果實時,馬英九竟然殺了個回馬槍,新北造勢現場,他向2300萬臺胞喊出"反抗賴清德"四個字。
這老爺子為啥選在這節骨眼兒出手?他這一嗓子能不能扭轉大局?
作者-山
大佬齊聚,藍營這場反擊戰打得夠狠
馬英九、韓國瑜、朱立倫,三大咖罕見同臺。現場那叫一個熱鬧!幾萬人擠在新北體育場,藍營這次真是傾巢而出。看臺上人頭攢動,臺下更是人山人海,連過道都站滿了人。
馬英九一上臺就火力全開:"綠色恐怖越來越嚴重,咱們再不出聲,臺灣就完了!"話音剛落,臺下掌聲如雷。這老爺子雖說已經75歲,但嗓門依然洪亮,站在臺上的樣子還真有幾分當年的風采。
更要命的是,最新民調顯示,老馬這一現身,反罷免支持度直接躥升8個百分點。原本民進黨還挺有把握,現在可坐不住了。這數字可不是鬧著玩的,8個百分點在臺灣政治版圖上,那就是天壤之別。
韓國瑜在一旁也沒閑著,操著那口濃重的高雄腔喊道:"民進黨搞罷免,就是要把咱們趕盡殺絕!"臺下立刻有人附和:"對啊!不能讓他們得逞!"整個會場的氣氛瞬間被點燃,就像過年放鞭炮一樣熱鬧。
朱立倫則相對冷靜,他分析道:"這次罷免如果成功,民進黨就能在立法院為所欲為。到時候賴清德想推什么法案就推什么,想修什么法就修什么,咱們兩個制衡的機會都沒有。"這話說得在理,臺下不少人頻頻點頭。
表面看是造勢大會,實際上馬英九心里打的算盤可不簡單。這次出山,絕不是一時沖動那么簡單。
老馬的算盤,這步棋下得挺精明
說到算盤,馬英九這次出山可不是一時沖動。老爺子心里的小九九,可比外人想象的要復雜得多。
第一層心思:重塑形象。雖說退居二線這么多年,但馬英九一直憋著一口氣。這次站出來,就是想告訴大家,關鍵時刻還得看他。
畢竟當年他可是連任過的領導人,在藍營里的威望還是有的。通過這次反罷免,他要重新確立自己"精神領袖"的地位。
第二層考量:2028年布局。說白了,這次跟民眾黨一起反罷免,就是給未來藍白合作鋪路。馬英九很清楚,光靠國民黨一家想贏民進黨,那是癡人說夢。只有跟民眾黨聯手,才有機會在2028年翻盤。這次造勢活動,其實就是在給將來的選舉暖場。
第三重目的:痛擊賴清德。臺積電、兩岸關系、綠色恐怖,三板斧下去夠賴清德喝一壺的。馬英九這人說話向來不留情面,這次更是把賴清德罵了個狗血淋頭。"你把臺積電弄到美國去,這不是賣臺是什么?"臺下聽眾紛紛叫好。
更精明的是,馬英九還借機跟自己的政績做對比。"我當政的八年,兩岸簽了23項協議,關系平和安穩。你賴清德上臺才一年多,兩岸就劍拔弩張,年輕人還得延長兵役!"這話一出,臺下不少年輕人都表示贊同。
話說這三板斧,最狠的還得數臺積電這一刀。這事兒確實讓不少臺灣人心里窩火。
臺積電風波,這事兒確實讓人窩火
提到臺積電,這事兒真是越想越窩火。1000億美元就這么打水漂般砸向美國,連核心技術都得乖乖交出去。
馬英九在臺上痛批:"臺積電本來是咱們的'護臺神山',現在倒好,賴清德硬是把它變成了'賣臺神山'!"臺下立刻有人大喊:"就是!賣國賊!"情緒一下子就被點燃了。
更讓人窩火的是,賴清德這么賣力討好美國,人家特朗普照樣不給面子。臺灣派"特使"去參加就職典禮,特朗普避之如蛇蝎,連正眼都不瞧一下。結果呢?美國照樣給臺灣加32%的關稅,半點情面不講。
對比一下馬英九當年的做法就更明顯了。老馬當政八年,兩岸你來我往挺和諧,經貿合作搞得紅紅火火。那時候大陸游客到臺灣旅游,臺灣商人到大陸投資,大家都能賺到錢。可賴清德上臺才一年多,解放軍軍演一場接一場,搞得臺海局勢緊張兮兮的。
"我那八年,臺海沒有兵兇戰危,年輕人也不用擔心打仗。現在好了,兵役從四個月恢復到一年,防務預算飆升到GDP的3%!"馬英九越說越激動,"這是在保臺還是在害臺?"
這么一對比,大家伙兒心里都有數了。可問題是,臺灣這次面臨的,不僅僅是兩岸關系問題,更是一個關于民主制度的大考驗。
民主的坎,臺灣這次能不能邁過去?
說到有數,這次罷免案其實是給臺灣民主出了道難題。罷免本來是好事,讓選民有糾錯機會,可現在變味了,成了政黨惡斗的工具。
你想想看,一下子要罷免24個民意代表,這在全世界都沒見過。民進黨說這是為了"去雜質",可在馬英九眼里,這話聽著就挺嚇人。"什么叫雜質?難道不同意你們的就是雜質?"臺下立刻有人附和:"就是!這是獨裁!"
真要讓民進黨拿下"雙多數",賴清德以后在島內基本就是想干啥干啥了。到時候什么法案都能通過,什么政策都能推行,在野黨連個制衡的機會都沒有。這哪里還是民主?分明就是一黨專政!
政治學者林火旺就說得對:"這是'政治遺產保衛戰',輸贏關系著臺灣未來的政治生態。"如果國民黨這次守不住,以后想翻身就更難了。民進黨會趁勢把在野黨徹底邊緣化,臺灣的民主制衡機制就徹底完蛋了。
更讓人擔心的是,罷免門檻降低后,這種政治斗爭會不會常態化?今天民進黨罷免國民黨,明天國民黨反過來罷免民進黨,臺灣社會還有安寧日子過嗎?
6天后的答案,或許比我們想象得更重要。這不僅僅是6個席位的得失,更是臺灣民主制度能否繼續健康發展的分水嶺。如果罷免成功,臺灣政治生態將徹底改寫;如果失敗,民進黨也得重新考慮自己的政治策略。
結語
老馬這次出手,說到底還是因為臺灣政治生態失衡得厲害。當罷免成了家常便飯,你得問問,這究竟是民主的進步還是倒退?
真正讓人擔心的不是誰輸誰贏,而是臺灣社會越來越分裂。畢竟島不大,外頭壓力又這么大,內部還窩里斗個沒完,這樣下去誰受得了?臺灣需要的是理性對話,而不是無休止的政治內耗。
面對這場政治博弈,你覺得臺灣更需要什么——繼續對抗,還是坐下來好好聊聊?
作者聲明:作品含AI生成內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