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綠春縣戈奎鄉街道的路燈亮起。
72歲的李夫山站在家門口,望著房屋旁新筑的堅實擋墻,眼角泛起淚光——兩個月前,這里因滑坡成了“危險路段”,讓周圍的人一直提心吊膽。
在紅河州委第七巡察組進駐綠春縣后,將滑坡隱患列為“民生急事”,要求立行立改消除風險。同樣被巡察組推動解決的,還有街道上“失明”已久的路燈問題。
“孩子們下晚自習,只能借著街邊商鋪的燈光走路。”入戶走訪時,村民龍保咀言語間滿是焦慮。此前,居民夜間出行既要小心避開坑洼,又要防范潛在風險,每一步都走得揪心。
“燈亮了,心就寬了。”龍保咀望著重新亮起的路燈,指尖仿佛觸到了溫暖。而這,正是我省巡察工作將民生清單轉化為幸福賬單的基層實踐。
寧洱縣德安鄉永順村,一座40米長的新德安中學橋在陽光下矗立。
半年前,這里還是一座讓村民提心吊膽的危橋。2023年10月,因施工方資金鏈斷裂,原本計劃120天的工程停滯,學生只能踩著木橋上學,運貨的三輪車經常在泥濘中側翻。
“當看見3個孩子的鞋子全泡在水里,心里像刀割一樣。”永順村黨總支書記李曉勁還記得當天向巡察組反映時哽咽的聲音。巡察組實地查看后,當即召開專題會:“這是拿群眾生命冒險。”
隨后,寧洱縣交通局啟動“綠色通道”程序,135萬元專項資金48小時內就到了賬,同時組建專班駐場督導,紀檢干部與村民代表組成“雙監督”小組。施工隊晝夜施工,探照燈照亮了村民的期盼。
“趕集不再繞路了,心里踏實。”新橋通車那天,老王推著滿載山貨的三輪車第一個駛上新橋,結實的護欄讓他笑得合不攏嘴。
今年4月,巡察組進駐彝良縣農業農村局開展“回頭看”第3天,一通群眾來電牽出“疑云”——龍安鎮村民修建產業路時,被施工方索要1.3萬元“通路費”。
“產業路有專項資金,怎會向群眾伸手?”巡察組立即介入,抽絲剝繭還原真相:2023年12月,后山村啟動一建設項目時,施工員以“借資周轉”為名,向葉某索要1萬元,并承諾將其院壩納入硬化范圍。
但后來因院壩不在項目內,雙方協商葉某支付3000元材料費。施工員伍某離職后卻拒不還款,矛盾逐漸激化。在巡察組推動下,當地黨委政府通過約談項目負責人、督促整改,葉某如數收回1萬元借款,院壩也按協議完成硬化。
“錢回來了,心也暖了。”握著回訪巡察干部的手,葉某激動地說。為此,在全縣排查類似項目資金挪用線索,均已督促整改到位。
香格里拉市上江鄉,460戶脫貧戶的銀行賬戶里,28.32萬元產業分紅如期到賬。
看著手機短信,李紹蘭老人顫抖著撫平那張皺巴巴的股金證——這張見證5年風雨的“希望紙”,終于等來了“遲到的春天”。
時間回到2018年,上江鄉整合141.6萬元扶貧資金,以每戶3000元入股當地水電站,約定每年10%分紅。前5年,分紅如期到賬,可2023年合同續簽后,資金卻“躺”在鄉財政賬戶上無人問津。
“不是我們不想發,實在是資金撥付流程太復雜……”面對巡察組的質詢,鄉財政所工作人員的辯解顯得蒼白。巡察組長當即拍板:“群眾的血汗錢,一天都拖不得。”
核查賬目、核對信息、制定發放方案……巡察組連續奮戰72小時,分紅通過“一卡通”直達農戶賬戶。68歲的老人在火塘邊流下熱淚:“這錢比冬天的太陽還暖和。”
瀘水市村民阿波接到巡察組電話時,高興不已。他說,一年多的“雞鴨賬”終于迎來轉機。
2024年起,村干部以“口頭協議”賒購雞鴨用于村務,卻因資金未撥付、流程不規范,拖欠10戶村民1.8萬元“血汗錢”。
“群眾利益容不得‘打白條’!”巡察組當即將其列為重點整改事項,下發立行立改通知書,要求限期清償。并在村級黨組織同步開展專項排查,督促全縣全面梳理近三年村級采購欠款,推動建立“三審三公示”制度——嚴審采購需求、資金來源、支付流程,公示采購明細、結算進度、監督渠道,從源頭堵住“口頭協議”漏洞。
一個多月后,1.8萬元欠款全部到賬。在新規實施后,全縣村級采購投訴量較去年同期下降70%。“清的是‘白條’,穩的是民心。”巡察組還以此為切口,推動村務管理從模糊操作轉向陽光規范。
圖為陸良縣委巡察組干部在小百戶鎮普樂村委會走訪群眾,了解相關
“以前要30分鐘,現在只需5分鐘。”會澤縣中醫醫院老年病科病房,72歲的王桂芬老人熟練地在護士站完成出院結算。
“帶一堆單子,跑上跑下的,哪受得了?”縣委巡察組在走訪中發現,42%的高齡患者道出了共同的痛點。巡察組當即約談縣衛健局負責人,“群眾的‘關鍵小事’才是改革的方向。”
一場以“患者少跑腿”的“改革”迅速展開:縣中醫醫院上線“床旁結算”系統,將結算窗口搬到病區;縣衛健局組建“縣鄉村一體化健康服務平臺”,群眾可通過手機完成掛號、繳費、查報告。
此外,醫保基金監管引入“智能監控+現場核查”模式,全縣公開曝光8起典型案例,讓“救命錢”真正用在了刀刃上。
類似的“微治理”正在水富市展開。巡察組的“火眼金睛”揭開了一起“螞蟻搬家”式的腐敗案件。
巡察組通過比對某單位采購臺賬,發現菜籽油、珍珠米的采購量與干部職工人數呈現精準同步——2022年新增1名職工,當月采購量就多出1份。
“救命錢豈能變成職工福利?”巡察組順藤摸瓜,查實某單位虛列開支,套取1.12萬元資金發放福利。最終,涉事人員受到黨紀政務處分,違紀款全額追繳,并建立起“采購三審三公示”制度,從源頭堵住了漏洞。
這折射出巡察工作的“治本之道”,從解決一個問題到解決一類問題,從個案整改到系統治理。例如,曲靖推行巡察建議書制度,將共性問題反饋給主管部門;大理開發“智慧巡察”平臺,用大數據賦能精準監督……
“群眾的笑臉,就是我們的勛章。”正如紅河州委第七巡察組組長所說,從危橋重建到資金清查,從路燈維修到醫療改革,巡察人以“釘釘子”精神化解一個個民生難題,將溫暖“巡”到群眾心坎上。
短評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我省將巡察的觸角延伸至基層末梢,不管是綠春縣對滑坡擋墻的連夜搶修,還是水富市精準查處某單位“螞蟻搬家”式腐敗案——巡察組以釘釘子精神,既解群眾燃眉之急,又挖問題病灶之源。
這些案例背后,是從一個問題到一類問題的治本邏輯:通過個案整改推動系統治理,以“三審三公”堵住制度漏洞,用“智慧巡察”平臺賦能精準監督,用數據還原真相,將監督的“顯微鏡”對準群眾身邊的急難愁盼,讓民生清單轉化為看得見的幸福賬單。
“群眾的笑臉,就是我們的勛章。”當路燈照亮歸途,巡察工作的民生溫度,正化作群眾心底的暖流。這不僅是監督的力度,也是為民的初心——以巡察之力,筑牢黨群連心橋,讓溫暖真正“融”進群眾心坎上。
首席記者 汪波 通訊員 楊云潔 楊靜 趙丹 谷紹文 迪幾拉姆 李永燕 張倩 密睿娟 刀雪 李嬌 曾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