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68億出手!中國第一高樓迎轉(zhuǎn)機?
中信信托近期向投資人發(fā)送《關(guān)于召開中信信托?深圳龍崗融資集合資金信托計劃2025年第一次受益人大會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計劃推進一項收地化險方案。該方案顯示,深圳有關(guān)部門擬以68億元總價,收儲世茂集團旗下“深港綜合體項目”的12宗地塊。
中信信托此次召集投票表決的“收地化險”方案,實質(zhì)上是把一場曠日持久的“地王爛尾”危機,壓縮成了一個“要不要接受三折回收”的單選題。68億元收儲價只有當年世茂拿地239億元的28%,甚至低于2022年司法評估價155億元的44%,但中信信托測算后告訴投資人:如果方案通過,投資人大約能拿回85%的本金,且兌付周期拖到2027年1月底。
從各利益方角度看:
- 信托投資人
選擇“打折離場”還是“繼續(xù)死磕”?
?接收:立刻鎖定85%左右的回收率,避免項目繼續(xù)爛尾、評估價進一步下跌的風險;
?否決:需等待更高報價或二次法拍,但項目已兩次流拍,若無人接盤,回收率可能更低且時間成本巨大。
因此,多數(shù)個人投資者大概率會投贊成票。 - 世茂集團
68億元連本帶息都不夠,世茂公開反對,并已在鹽田區(qū)法院提起行政訴訟,要求確認2017年的土地出讓合同無效并索賠120億元利息。其真實意圖是“把水攪渾”,倒逼政府重新談條件(退地退款或調(diào)規(guī)后再開發(fā)),從而最大化自身剩余權(quán)益。 - 深圳市政府
以土地整備名義“打折收儲”,既化解了信托兌付風險,又避免了項目長期閑置帶來的城市形象損失;同時為龍崗區(qū)后續(xù)重新規(guī)劃、引入國企或險資盤活土地騰出了空間。68億元的代價遠低于未來潛在的土地再出讓收益,政府財務(wù)上并不吃虧。 - 行業(yè)層面
這是2017-2018年“地王潮”里第一個、也可能是規(guī)模最大的一次“政府打折收儲”案例,具有強烈信號意義:
?對仍持有高價地的房企,意味著“政府最后托底”的折價幅度可能只有3-4折;
?對金融機構(gòu),則提示“土地抵押物”并非想象中那么保值;
?對地方政府,提供了一條“司法流拍→以物抵債→政府收儲”的閉環(huán)化債路徑。
簡言之,這份收地化險方案是多方權(quán)衡后的“最不壞”結(jié)果:投資人割肉離場,政府低價收回重劃,世茂保留訴訟籌碼繼續(xù)博弈。投票結(jié)果大概率會通過,深港國際中心“中國第一高樓”的宏大敘事也將隨之正式落幕。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