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報道,國防部回應“德機被激光照射”報道,一句話——“子虛烏有”。
德國國防部日前放話,一架執行“盾牌”行動的比奇空中國王350在紅海上空被解放軍054A型護衛艦用激光瞄準,飛行員“瞬間致盲”,任務被迫中斷。德媒連篇累牘渲染“中國危險操作”,歐盟也召見中國大使要求解釋,看似聲勢浩大,卻被中方兩句話拆臺:軍艦當時在亞丁灣,激光設備壓根沒開機。
德國(資料圖)
先說位置。德國堅稱事發紅海,可解放軍護航編隊公開的AIS航跡清清楚楚:7月2日,編隊位于北緯12°—14°、東經44°—46°之間,那是亞丁灣西口,離曼德海峽還有200多公里,連紅海的邊都沒摸到。德方要么把亞丁灣當成了紅海,要么把別人的船當成了中國軍艦,無論哪一條,都夠讓導航員下崗。
再說激光。054A主炮上方確實有一套光電系統,但公開參數寫得明白:激光測距儀功率不足1瓦,波長在1570納米,對人眼安全。德方既拿不出飛行甲板燒蝕照片,也拿不出黑匣子激光告警記錄,只靠“飛行員感覺”就定罪,法庭上連立案標準都不夠。
更尷尬的是那架比奇空中國王350。飛機涂裝上的“PATROL”字樣再大,也遮不住民用注冊號,機上4名德軍人員屬于“隨承包商行動”,法律身份模糊。若真遭激光照射,理應第一時間用機載傳感器記錄波長、能量和方位,德國國防部卻連一張光譜圖都沒曬出,只把“中國威脅”四個字貼在新聞通報上。
德國軍機(資料圖)
德國為何硬拗?時間點值得玩味。7月2日,也門胡塞剛用反艦彈道導彈擊中一艘希臘散貨船,紅海航運險象環生。歐盟“盾牌”行動需要存在感,德國派民用飛機上陣,既省軍費又能“秀肌肉”,若順帶搜集亞丁灣中國編隊的情報,更是一石二鳥。只是沒想到解放軍直接公開航跡,用數據打臉,讓柏林的劇本爛尾。
這不是德國第一次“認錯人”。2023年,德海軍“巴伐利亞”號護衛艦在阿拉伯海把印度商船當成可疑目標,一通無線電警告后才道歉收場。如今舊戲重演,只是舞臺更大、觀眾更多。西方媒體想借“激光門”給中國軍艦貼上“挑釁者”標簽,結果德國自己先成了反面教材。
國防部這次沒留任何模糊空間:沒進紅海、沒開激光、沒碰德機,三連否認把柏林的遮羞布一把扯下。接下來,該德國自證:偵察機為何偏離紅海任務區?為何連目標身份都沒核實就公開指責?又為何在拿不出證據的情況下繼續炒作?
德國軍機(資料圖)
紅海浪高,亞丁灣風輕。中國軍艦按既定航線繼續護航,船只在桅桿上掛起五星紅旗以求平安通過;德國飛機卻灰溜溜返航,連雷達回波都沒留下。事實面前,嗓門再大也壓不過真相,柏林這次真得自己找臺階下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