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1949年深秋的上海。凌維誠攏了攏單薄的衣衫,把四個孩子往身邊帶了帶。最小的女兒仰起凍得通紅的臉:"姆媽,我們今晚睡哪里?"她望著外白渡橋下蜷縮的流浪漢,喉嚨發緊。
十年前那個陰雨綿綿的四月天突然浮現在眼前。她記得自己沖進廣慈醫院時,護士正用白布蓋住丈夫滿是血污的臉。"謝團長臨終前說,"護士輕聲轉述,"告訴維誠,孩子們要堂堂正正做人。"此刻她摸出貼身藏著的懷表,表蓋內側的照片里,穿著筆挺軍裝的謝晉元目光如炬。
"走,去市政府。"凌維誠突然拽緊孩子們的手。八歲的大兒子謝繼民突然掙脫:"上次去重慶找蔣委員長,他們連大門都沒讓進!"凌維誠蹲下身,拍掉兒子褲腿的泥巴:"這次不一樣,聽說陳市長會親自接待老百姓。"
市政府門前的解放軍戰士聽完來意,轉身就往里跑。不到十分鐘,走廊盡頭傳來急促的腳步聲。"凌夫人!"戴著圓框眼鏡的陳毅大步走來,一把扶住要行禮的母子五人,"謝團長是民族脊梁,你們受苦了!"
02
在簡樸的辦公室里,陳毅聽完敘述后猛地拍案:"豈有此理!"茶杯震得叮當響。他抓起電話:"總務處嗎?馬上把吳淞路466號整理出來,今天就要!"放下話筒又對秘書說:"通知教育局,四個孩子的學費全免。"
凌維誠的眼淚終于決堤。她顫抖著從包袱里取出泛黃的《申報》,1937年10月29日的頭版赫然是四行倉庫飄揚的國旗。"當年八百壯士死守時,"她指著照片里模糊的人影,"老謝說'此地就是埋骨處'。可如今......"
"如今新中國不會讓英雄流血又流淚!"陳毅接過報紙仔細折好,"我派人去找當年幸存的壯士,你們住一個樓,互相好照應。"他突然壓低聲音:"其實我在法國留學時,就聽說過謝團長的事跡。"
次日搬家時,三樓窗口探出幾個滿臉傷疤的漢子。"嫂子!"為首的老兵跛著腿沖下樓,"我是機槍連的小山東啊!"凌維誠怔怔望著他空蕩蕩的右袖管,當年那個能扛兩箱彈藥的小伙子,如今像片枯黃的落葉。
1950年清明,陳毅親自陪同凌家去虹橋公墓祭掃。
新立的漢白玉墓碑前,凌維誠終于放聲痛哭。
市長彎腰對孩子們說:"你們父親守住了中國人的骨氣。"他指著墓碑上"抗日英雄"四個鎏金大字,"這四個字,比什么金山銀山都貴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