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吃一塹長一智。
72歲的大爺被假孫子騙走了8萬元,本以為只能自認倒霉,沒想到他反倒動起了腦筋,潛心學習防騙知識,最后竟然反殺成功!這事兒聽著就讓人提氣。
這到底是啥情況?被騙了錢,大爺不慌張,反而越挫越勇,到底是咋做到的?
本文陳述所有內容皆有可靠信息來源贅述在文章結尾
大爺被騙
去年冬天,一個電話捅破了老人平靜的退休生活,電話那頭是個年輕人,語氣火急火燎,自稱是他的孫子,聲音聽著那么像,連那股子急起來就口不擇言的勁兒都一模一樣。
“孫子”說自己在外地闖了大禍,把人打傷了,對方不依不饒,要么給八萬塊錢私了,要么就等著警察來抓人坐牢。
一聽到“坐牢”,老人心里那根弦瞬間就繃斷了,那可是他唯一的寶貝孫子,怎么能有案底?他腦子里一片空白,唯一的念頭就是救人。
八萬塊不是小數目,那是他一分一分攢下來,準備給孫子結婚用的血汗錢,可在那一刻錢算什么?他毫不猶豫,東拼西湊,以最快的速度取了現金。
按照“孫子”在電話里千叮萬囑的指示,他把用黑塑料袋包好的八萬塊錢,放在了城郊一個公園的長椅下,親眼看著一個陌生的小伙子走來取走。
心里的石頭剛要落地,他還是不放心,撥通了真孫子的電話,想問問事情處理得怎么樣了,電話那頭孫子一頭霧水,什么啥也不知道,這就像一盆冰水從頭頂澆下,老人僵在原地,手里的話筒差點沒握住,他這才意識到,那筆給孫子準備的婚房錢,已經順著電話線,蒸發得無影無蹤。
悔恨、憤怒、后怕,一股腦地涌上來,沖得他頭暈眼花,差點當場誘發了心臟病,報警后警察行動很快,抓到了取錢的“車手”和他的上線,但錢,早就被層層轉走,追回來的希望,幾乎是零。
決心學習
那筆錢就像在老人心上剜了個洞,日夜都在痛,可他不是那種怨天尤人、自暴自棄的性子,在派出所看著墻上貼滿的各種反詐海報,他心里那股不甘心的火,壓過了所有的悲傷。
從那天起,他把憤怒當成了柴火,燒起了學習的熱情,他纏著派出所的年輕民警,把人家發的反詐手冊翻來覆去地看,字都快能背下來了。
他還讓兒女教他用智能手機,每天雷打不動地刷反詐視頻,關注警方的,下載“國家反詐中心”APP,甚至網購了好幾本分析詐騙心理的書。
他像一個準備大考的學生一頭扎了進去,從最早的傳銷、非法集資,到現在的“殺豬盤”、AI換臉、冒充公檢法,每一種騙術的套路、話術、心理弱點,他都琢磨得清清楚楚。
他知道騙子專挑老年人下手,利用的就是那份不加掩飾的隔代親,他也知道騙子最擅長的,就是制造一個無法思考的緊急情境。
光自己懂還不夠,他搖身一變,成了村里最熱心的“反詐宣傳員”,村口的大槐樹下、小廣場上、老年活動室里,總能看到他的身影,他想用自己摔的這一跤,給身邊所有人鋪上一條更安全的路。
同樣的“孫子”又來了
半年多就這么過去了,大爺的反詐知識庫,已經比很多年輕人都豐富,直到那天下午,那個熟悉的陌生電話,又打來了。
還是那個套路,還是那個“孫子”,對方的聲音經過AI處理,和上次幾乎一模一樣,焦急的語氣也模仿得惟妙惟肖,可現在的大爺,耳朵一動,心里就雪亮,他幾乎是在對方開口說第二句話的時候,就確定了——仇人,送上門來了。
他非但沒有一絲緊張,心里反而涌起一股壓抑不住的興奮,他清了清嗓子,決定陪對方好好演一場戲,騙子這次的劇本換了,說是把公司的進口精密儀器弄壞了,要賠一大筆錢。
“要多少?”大爺的語氣里滿是關切,甚至帶著一絲恰到好處的顫抖,“十萬!今天湊不齊,我就完了!”“孩子你別急,別急!錢的事爺爺給你想辦法,就是砸鍋賣鐵也給你湊!”老人表現得比騙子還著急,完美地扮演了一個愛孫心切、六神無主的老人。
演到這里,他話鋒一轉,拋出了誘餌“我這么大年紀了,不會用手機轉賬,銀行卡密碼也記不住。我給你湊現金,你找個信得過的人來拿,行不行?”
騙子那邊顯然沒想到這么順利,立刻就答應了,“就在村口的公園吧,一手交錢一手交貨,你千萬別跟別人說啊,尤其是別跟你爸媽說,免得他們擔心!”大爺反過來叮囑“孫子”,徹底打消了對方的疑慮。
掛了電話,他臉上哪還有半點焦急,眼神里全是冷靜和銳利,他沒有去籌錢,而是第一時間撥通了派出所的電話。
警民合力抓住騙子
大爺把情況一五一十地告訴了警方,并主動請纓,要求配合抓捕,警方迅速制定了方案,一場好戲即將開演。
按照計劃,大爺繼續和騙子保持通話,甚至主動打過去,用“錢湊好了,你朋友到哪了?”這樣的話術反復確認,把騙子的心吊得穩穩的。
另一邊幾名便衣民警早已喬裝成下棋的老人、散步的情侶,在約定的公園里布下了天羅地網,下午四點,一個戴著鴨舌帽、東張西望的年輕男子出現在公園門口,他按照電話里的指示,徑直走向一棵大樹下的石凳,那里放著一個鼓鼓囊囊的黑色塑料袋。
他一把抓起袋子,剛準備轉身,還沒來得及感受“沉甸甸”的喜悅,幾條壯碩的臂膀就從四面八方伸了過來,將他牢牢按在地上。
他做夢也想不到,自己期待的十萬現金,只是幾瓶礦泉水和一沓報紙,而那個在電話里對他言聽計從的老人,此刻就站在不遠處,冷靜地看著這一切。
這場由受害者親自導演的“甕中捉鱉”,完美收官,經審訊,這個取款的“車手”很快交代了其上線的聯系方式和信息,順著這條線,警方又成功將另一名詐騙團伙成員抓獲。
“反殺”成功
這個故事最讓人感慨的,不是一次成功的“反殺”,而是這位老人真正弄懂了一件事,所有騙術的核心,都在攻擊人性的軟肋。
對老年人來說,那份對兒孫毫無保留的愛,就是最柔軟、最沒有防備的地方,騙子利用的不是你的貪婪,而是你的善良和恐懼。
他們用一個電話,就能在你的心里掀起一場海嘯,讓你在情感的漩渦里失去所有理性的判斷力。
而這位大爺的反擊,之所以如此漂亮,不在于他學會了多少反詐技巧,而在于他用半年的時間,給自己最柔軟的地方,穿上了一層最堅硬的盔甲。
這層盔甲,不是冷漠,而是清醒;騙子永遠在研究人性的弱點,而這位大爺,選擇比他們研究得更深。
信息來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