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社微信公眾號
近日
有網友反映
在多地看到
有人販賣“野生鱉”
聲稱“買回去放生或者燉湯都可以”
這些鱉究竟是什么物種?
能食用嗎?
放生會有危害嗎?
經專家鑒定
這些所謂的“野生鱉”
大多是佛羅里達鱉
屬于外來入侵物種
既不適合食用
更不能隨意放生
今天就來扒一扒這種“生態殺手”
如何識別佛羅里達鱉?
它又有哪些危害?
佛羅里達鱉(又稱珍珠鱉、美國山瑞鱉),扁橢圓形,體表光滑;頭中等大;四肢肥壯,各有5趾,內側3趾有爪,蹼發達;尾巴長。頭部具淺黃色或灰色斑紋;背甲灰綠色,有分散的彌漫性圓形斑塊,前端、后緣有眾多點狀疣粒,裙邊寬薄;腹部白色或粉紅色,邊緣有淺色彌漫性斑。
佛羅里達鱉
原產美國
以軟體動物、甲殼動物和魚蝦等為食
適應能力極強
成長速度飛快
在我國野外基本沒有天敵
放生到我國水域后
會瘋狂搶地盤
擠占本土鱉生存空間
堪稱“淡水小霸王”
對我國野生水域中各種生物
構成嚴重威脅
這些看似“人畜無害”
實則生態殺手
你以為只有鱉有問題
錯?。?!
以下這些物種看似無害
實則全是生態噩夢
加拿大一枝黃花(黃鶯花):“黃花過處,寸草不生”,一株能產2萬粒種子,瘋狂霸占農田、河灘。
互花米草:70年代引進用于固灘,如今侵占中國48%海岸線,窒息紅樹林,堵塞航道,導致貝類、魚類死亡,破壞灘涂生態。
水葫蘆(鳳眼蓮):當年當飼料引進,如今堵死河道,導致魚蝦缺氧死亡,繁殖速度驚人,7天翻一倍,清理成本高昂。
福壽螺:單只攜帶6000+寄生蟲,誤食可致腦膜炎,危及生命;在農田里啃食水稻幼苗,農民稱它是“水稻殺手”。
下口鲇(清道夫魚):號稱“魚缸清潔工”,放生后吃光本土魚卵,威脅河道生態;鉆洞破壞堤壩,威脅防洪安全。
鱷雀鱔:北美淡水霸主,體型巨大,嘴部鋸齒狀,攻擊性強,國內多地發現,一條魚吃光一池塘魚。
紅火蟻:體長3-6mm,紅褐色,蟻巢呈土丘狀;咬人劇痛,毒液可致休克、死亡;會啃食電路,引發火災;破壞農田,致作物減產。
放生≠行善
這些操作才叫真“積德”
許多人出于善心
購買動物放生
但如果不加辨別
可能適得其反
正確做法
第一時間舉報:街頭遇到售賣“放生動物”或有人正在放生,第一時間撥打12345或聯系相關部門舉報;
科學放生:放生前必須向相關部門報備,說明種類、數量、放生地點;只放本土物種(如草魚、鯽魚);避免大規模放生,防止過度集中破壞生態平衡;
替代善舉:參與濕地保護、支持正規野生動物救助機構(如受傷鳥類、本土龜類救護等)、拒絕購買野生動物制品。
執法部門提醒
“街頭賣鱉”多為營銷話術
背后隱藏多重風險
切勿輕信
建議
不要購買、不要食用、不要放生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