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我們,關注懷化
暑期來臨,孩童看護成為不少家庭,特別是農村留守家庭的現實難題。近日,懷化市麻陽苗族自治縣文昌閣鄉文昌新村推出的暑期“帶娃模式”為破解這一難題給出了答案,并引得各大央媒、省媒紛紛報道,無數網友點贊:托舉村莊的未來,值得推廣!
在一個個爆火出圈的短視頻里,我們看到了這樣的一幕:村委騰出空調會議室,建起免費托管班;返鄉大學生主動請纓,當起“小老師”;村干部齊上陣,輪流義務值班,保障孩子們的安全。這一創新又暖心的舉措,比空調的涼風更清爽,比夏日的陽光更明亮。
▲文昌新村的暑期“托管班”
假期“看護空窗期”,一直是許多農村家庭的“心頭病”。父母外出務工,祖輩精力有限,孩童或沉迷手機,或涉險戲水,安全隱患不容忽視。如何守護孩子平安、充實的假期,考驗著基層組織的服務能力和為民情懷。
文昌新村這一舉措的可貴之處在于其主動作為與務實創新。面對難題,他們沒有等待,而是積極盤活現有資源:閑置的會議室變身孩子們的學習室,村干部延伸職責,守護孩子們的安全。它啟示我們,基層治理的創新往往不在于投入多少,而在于是否真心實意將群眾的“急難愁盼”放在心頭,用有限的資源辦出惠及民生的實在事。
▲返鄉大學生輔導孩子作業
更令人動容的,是教室里躍動著的青春力量。在共青團麻陽苗族自治縣委“智匯瀟湘·鴻雁之約·懷青才聚”2025年高校學子返家鄉社會實踐活動的召集下,青年學子放棄休息,站上家鄉的講臺,為孩子們制定學習計劃、輔導功課,課業之余,他們分享大學生活,傾聽孩子們的心里話,激勵大家努力學習,靠知識改變命運。返鄉大學生趙漭這樣解釋自己的初衷:“因為自己淋過雨,所以想為他們撐傘。而且作為我們村的大學生,我一直有反哺家鄉的想法。”
這不僅是知識的傳遞,更是一場青年與家鄉的“雙向奔赴”,家鄉沃土滋養青年成長,青春力量反哺家鄉發展。一方提供實踐土壤,一方播撒希望種子,彼此成就的模樣,正是鄉村振興中最動人的力量。
“這些大學生有出息、有情懷,村干部也真正為我們著想,把孩子送過來我很放心?!币晃患议L道出心聲。
▲這里已然成了孩子們的學習樂園
這間空調教室的意義,早已超越了單純的看護功能。它穩穩托住了鄉村孩童的未來,加深了青年與家鄉的聯結,更重要的是,它告訴我們——只要心里裝著群眾,就能把 “小事” 辦成暖人心、聚人心的 “大事”。
文昌新村黨支部書記田昌國表示,托管班從7月8日開始,目前開放了兩間會議室供孩子們學習,吸引了全村六七十名孩子參加,以后會將這一模式一直延續下去。
我們相信,當更多村莊以這般擔當守護“下一代”,更多青年以這般熱忱奔赴鄉村振興征程,中國鄉村的明天必然更加美好。
來源 | 懷化新聞網 / 掌上懷化
文 | 李金欣 田雯婕 朱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