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者網》張偉
日前,江蘇“小巨人”企業岡田智能(江蘇)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岡田智能”或“公司”)向深交所遞交《招股書》,留下了一些列疑問。
創始人夫婦的持股比例接近92%,公司只有一個外部股東。同時公司與這唯一的外部股東簽訂有“對賭”協議:若不能于2028年底之前在A股主板上市,將觸發外部股東的回購選擇權。
另一方面,公司核心產品——刀庫2024年的產銷率不足85%,較2023年的116%大幅下滑。這種情況下仍將募資的2/3用于擴大產能,是產品的市場前景可期?還是為了避免觸發上市“對賭”條款?
上市前先分紅1.2億元
岡田智能的英文全稱為Okada Intelligence (Jiangsu)Co.,Ltd,看起來公司像是一家日本企業。但實際上,岡田智能是一家地道的中國企業。據《招股書》披露,岡田智能由陳亮、蔡麗娟夫婦于2013年在江蘇丹陽創立。
創業之前,陳亮曾于2008年至 2010 年在上海盛鈺機械有限公司(下稱“上海盛鈺”)擔任銷售經理。據百度百科,上海盛鈺為臺資企業盛鈺精機在大陸投資設立的企業。上海盛鈺專注于精密模具、刀庫、線軌、主軸、增壓缸等機床配件的生產制造,同時也代理臺灣其他機床配件品牌在大陸進行銷售。
正是在上海盛鈺工作期間,讓陳亮意識到國外刀庫價格高昂,而國內市場需求激增,陳亮決定創立岡田智能,進行自主研發刀庫技術。經過多年的努力,岡田智能團隊攻克了鏈式刀庫的核心技術,成功實現國產替代,打破了國外壟斷。
刀庫也是岡田智能的主要收入來源。營收構成顯示,2022年至2024年(下稱“報告期內”),岡田智能的營收分別為7.67億元、7.73億元、9.32億元。其中,刀庫的營收分別為6.42億元、6.29億元、7.46億元,在報告各期的營收占比均超過80%,其他收入來自主軸、轉臺。
而岡田智能的家族企業特征也非常明顯。
目前,陳亮、蔡麗娟通過直接間接方式合計控制岡田智能91.74%的股份,為公司的實控人。另據《招股書》披露,岡田智能在2022年進行分紅,金額高達1.2億元。若以陳亮、蔡麗娟的股權(91.74%)計,實控人家族分得超過1.1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岡田智能此次分紅金額與其2022年凈利潤(1.19億元)相當。同時,岡田智能本次IPO計劃募資1.2億元補充流動資金,募資“補流”的金額也也與分紅金額相當。這讓市場質疑其募資“補流”的合理性。
主要產品全線降價
岡田智能稱,經過多年的經營積累,公司目前已成為國內規模最大的刀庫廠商,在行業內擁有廣泛的知名度和良好的品牌形象。
若按營收規模計,岡田智能僅次于昊志機電(300503.SZ),均屬于行業頭部企業。不過作為數控機床的上游產業,雖然岡田智能已做到了行業前幾名,但也要受到行業波動的影響。
《招股書》顯示,岡田智能的產品包括刀庫、主軸、轉臺3個大類,應用于金屬切削類數控機床,下游客戶包括紐威數控、海天精工、喬鋒智能、國盛智科等數控機床廠商。
前瞻產業研究院認為,2018年以來,中國數控機床產業規模持續增長,到2024年已超過4000億元,但在此期間,行業出現了一定波動。岡田智能的主營業務市場需求與經濟周期、制造業投資景氣度密切相關。
受行業景氣度的影響,岡田智能3類主要產品的售價都出現了不同程度下滑。
報告期內,刀庫產品單價分別為1.59萬元、1.58萬元、1.46萬元,同比分別下降1.06%、下降7.25%;主軸產品單價分別為0.91萬元、0.92萬元、0.81萬元,同比分別上升0.68%、下降11.27%;轉臺產品單價分別為1.14萬元、1.17萬元、0.99萬元,同比分別上升2.6%、下降15.72%。
《招股書》中,岡田智能并未披露產品降價的原因,只表示“依托在刀庫方面積累的良好客戶資源和口碑,公司主軸和轉臺產品銷售收入穩步增長”。
上市存或為規避“對賭”協議?
前面提到,陳亮、蔡麗娟合計持有岡田智能91.74%的股份,而公司唯一的外部股東為工業母機產業基金,持股比例為8.26%。
2023年6月,岡田智能引入工業母機產業基金,雙方簽訂了股東協議。根據協議,岡田智能若未能于2026年12月31日前在中國境內合格證券交易所(上交所、深交所)完成合格上市,將觸發工業母機產業基金的回購選擇權。
2024年12月,岡田智能又與工業母機產業基金簽訂了補充協議,將上市日期推后到2028年12月31日。
募資用途顯示,岡田智能本次IPO擬募資9.85億元,其中,6.61億元用于擴大刀庫、主軸、轉臺等3大主要產品的產能,也就是將有總募資的2/3用于擴大產能。但實際上,岡田智能的擴產計劃或與實際需求存在脫節。
《招股書》顯示,2024年,岡田智能刀庫產品的產銷率為84.81%,較2023年的116.37%出現大幅下滑,同時刀庫產品的營收占比約81%。在核心產品產銷率明顯下降的背景下,大規模擴產的合理性存疑。故有觀點認為,岡田智能急于上市,或許與避免觸發與工業母機產業基金的“對賭”協議有關。
此外,岡田智能還擬募資1.48億元用于企業研發及信息化升級改造項目。報告期內,岡田智能的研發投入分別為3801萬元、3640萬元、4464萬元,各期研發費用率不足5%,低于可比公司8%左右的行業均值。同時公司的專利只有158項,不到行業頭部企業昊志機電(407項)的40%。
在《招股書》中,岡田智能并未透露募資用于研發投入的具體使用情況,只表示“公司具備開展本項目的技術儲備,同時持續完善的技術創新體系將確保產品在市場中的競爭優勢,鞏固和強化公司的核心競爭力”。
7月13日,岡田智能的上市審核狀態變更為“已問詢”。最終岡田智能能否通過監管問詢,并在深交所成功上市,投資者可持續保持關注。(思維財經出品)■
岡田智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