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20日超過100處觀測點測得35攝氏度以上高溫。日本氣象廳和環境省當天向全國47個都道府縣中的14個發布"中暑警報",提示這些地區中暑風險極高。
希臘國家氣象局20日發布新一輪熱浪警報,高溫天氣預計從21日開始持續近一周。
不僅僅是在日本和希臘,西班牙,法國,意大利、德國、希臘等國家都出現了前所未有的高溫。
與此同時,就在北半球遭遇高溫熱浪之時,正值冬季的南美洲因極地高壓經歷了罕見嚴寒。寒潮自6月26日開始影響南美,并在6月30日達到最強,導致阿根廷、智利、烏拉圭等國出現創紀錄低溫。
全球范圍內極端天氣頻發的原因是什么?
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世界政治研究所副研究員韓一元:
長期的氣候變化是極端天氣發生頻率和強度增加的深層原因。氣候變暖會加劇整個地球氣候系統的不穩定性,會更容易導致各種極端天氣事件的發生。
之前有報告顯示,地球每升溫0.1攝氏度就會引發危害更大的熱浪、極端降雨事件和嚴重干旱等極端天氣事件。最近50年全球變暖正以過去2000年以來前所未有的速度發生。由于氣候變化的影響,過去50年災害數量增加了五倍,災害損失也增加了七倍多。未來五年氣溫預計還將保持接近這種創記錄的水平,氣候風險和對社會對經濟對可持續發展的影響也將不斷的增加。
另外,還必須改變一種認識,就是氣候變化的影響不只是全球變暖。事實上,氣候變化最直接的影響是變暖,但是變暖也會改變全球的海洋和大氣環流形勢,并且通過海洋和大氣陸地和大氣等等這些相互作用去進一步影響局地氣候。因此,氣候變化會加劇全球氣候系統的失衡、不穩定性,會帶來復雜的影響,各種極端天氣事件就會呈現出頻發、廣發、強發、并發的趨勢。
地球會不會越來越熱?
自工業革命以來,人類活動排放的大量溫室氣體,如二氧化碳、甲烷等,使地球大氣層中的溫室氣體濃度不斷升高,從而導致全球氣溫上升。我們的地球會不會越來越熱?
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世界政治研究所副研究員韓一元:
地球的未來溫度的趨勢取決于人類活動與自然因素的綜合作用,科學界普遍認為,如果不采取強有力的減排措施,全球氣溫在本世紀會繼續上升。具體的升溫幅度和速度還存在不確定性。相關報告也發現,根據目前《巴黎協定》各國在其中所做的承諾,到本世紀全球氣溫將比工業化前水平要升高2.5到2.9攝氏度,這是遠高于能夠避免氣候變化最嚴重影響的1.5攝氏度的上限。
另外,隨著氣候變暖,一旦達到這種氣候臨界點,可能會引發一種不可逆的連鎖反應,會加速變暖,像引發北極海冰融化,青藏高原冰川退縮,亞馬遜雨林退化等等。
但是也不用過于悲觀,首先是各國減排綠色轉型,國際合作的規模和力度都能直接影響排放路徑。全球正在積極推進碳排放達峰,并且快速下降1.5攝氏度的目標還是有希望的。
另外,技術發展也有可能打破這一升溫趨勢。比如說在可再生能源節能技術、碳捕獲、生態修復等方面,如果出現一些顛覆性的突破,也有可能打破現有趨勢。
總的來說,我認為地球大概率會更熱,但是未來十到二十年仍然是做出改變的一個關鍵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