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多人還幻想著房價能再來一波上漲。各位,你們覺得房地產到底是啥?覺得它是資產?要是你這么想,那就太片面啦。房地產的終極目的是什么?其實是創造債務,然后把你現有的存量財富,還有你未來的剩余勞動力都拿走。
咱就說你現在買房的首付款是咋來的?是不是你和你父母辛辛苦苦攢了十幾年甚至二十年的錢。不管怎么算,這都是你們家的存量財富。那貸款呢?不就是你未來二三十年要付出的剩余勞動力嘛?
你想想,要是你現在70歲了,再去銀行辦按揭貸款,銀行會給你貸嗎?肯定不會啊,為啥呢?
因為你沒有剩余勞動價值了。先是把你前面二三十年攢的存量財富,通過首付拿走;后面二三十年的剩余勞動力,又通過按揭貸款拿走。前后加起來,平均差不多四十來年。咱一輩子能有幾個四十來年啊,這可是我們最有價值的時間段,都被拿走了,房地產的“使命”不就完成了嘛?
從20年前到現在,咱們國家的城鎮化率都漲到67%了,家庭住房擁有率超過96%,人均住房面積也超過40平米了,你說這房地產還能怎么發展?中國房地產都持續漲了15到20年,這正常嗎?
到現在,供求關系已經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別信網上說什么現在存量房只夠賣10個月這種話。供應量猛增、存量積壓、城市化進程差不多到頭了、消費能力也在下降,這些問題,哪個能回避得了?哪個不會影響需求走向?從供需層面看,確實已經供大于求了,也就是咱們常說的產能過剩。
各位想想,如果房價再來一次暴漲,會是什么情況?房價收入比不得進一步升高啊?像深圳這些城市,房價收入比早就超過20倍了。就說成都吧,現在平均房價收入比也在10倍以上,要是算上那些好的樓盤,新房市場的房價收入比也有10多倍。要是再來一波暴漲,房價收入比不就拉得更大了,那買不起房的人不就更多了嘛。
有人說,那些好房子本來就是給有錢人準備的。可有錢人能有多少啊?他們會天天買房嗎?這么一來,這些房子的流通性不就大大降低了嘛。當一個商品失去流通性或者流通性大幅降低,會變成什么樣,大家心里都清楚吧。
現在好多人盼著棚改2.0,可實際上來的是城市更新。這意味著啥?以前那種大規模擴張的模式變成精細化發展了,主要滿足的是有錢人的高端需求。普通商品房的時代已經過去了,存量太多了。要是你不信,去看看之前開會的表態。
去年9·20的時候定調是大力推動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今年4月25號又說鞏固市場穩定態勢,其實4月份市場就已經有掉頭的跡象了。為啥這個時候不繼續刺激,而是要鞏固、要踩剎車呢?
止跌回穩的核心就是,跌,不是不讓它跌,而是慢慢跌;穩,是銷量要穩定,可不是價格上升,而且重點是要發展新的市場。新市場要的是土地供應。好多人都理解錯了,所以從去年到今年上半年,好多人還拼命排隊買房,白白交學費。
所以大家得改變思維,把房子當成消費品。之前會議里也有相關定調,盡量往好房子上考慮。但各位要知道,好房子可不只是新房,可別斷章取義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