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德科
來看國之大事:新華社西藏林芝7月19日電,雅魯藏布江下游水電工程開工,年發電量約相當于三個三峽水電站。
我們無力關心國際地緣政治,更不懂「采取截彎取直、隧洞引水的開發方式,建設5座梯級電站」的工程原理,但我們可以來感受一下這個史詩級工程跟當前的房地產行情是不是有一些邏輯關聯……
房地產為何重要?我們大多數人的直覺是:房地產對于GDP來說太重要了,所以一旦樓市下行,國家就要出臺各種政策來提振樓市。這種直覺當然是沒錯,但也會有例外:你看,跟前些年相比,如今的全國商品房銷售額已經攔腰折斷,但GDP增速依然強勁——你看今年上半年的全國商品房銷售額僅約4.4萬億,同比下跌5.5%;但上半年的GDP增速依然高達5.3%,跟去年同期相比還多了0.3個百分點。
時至今日,保持GDP增速的辦法越來越多。你看橫空出世的雅魯藏布江下游水電工程,一出手就是「總投資約1.2萬億元」。除了雅魯藏布江下游水電工程,同屬于十四五規劃超級基建工程的浙贛粵運河,也還沒開工,那也是一筆不小的投資——最初的規劃投資匡算約3200億元,最終可能又是大幾千億元。
所以,房地產的最大意義,不在于拉動GDP,而在于平衡央地財稅分配。
如果你從央地財稅分配的視角來看房地產走勢,很多疑惑就會迎刃而解——
◎1998年取消福利分房,大力發展商品房,其中一個關鍵原因是1994年實施「分稅制」之后,地方政府的財稅收入不夠用,所以中央承諾土地出讓金全部歸地方政府所有。
◎最近這三四年,房地產跌入低谷,但是提振樓市的政策力度始終不溫不火,既沒有2008年的「四萬億計劃」,也沒有2015年的「棚改」,為什么?要知道,樓市下行,土地出讓的難度就激增,地方政府的財稅收入就會吃緊。這些簡單的道理,明眼人都懂,但中央就是忍著不出大招來拉升房地產,最可能的原因是——得讓地方政府保持一定程度的「饑餓狀態」,這樣有利于促使地方政府更自覺更堅定地維護中央權威。
從經濟發展和民生福祉的角度看,中央要的是「穩樓市」;從央地財稅分配的角度看,中央肯定不想要地方政府的「土地財政」猶如脫韁野馬那般狂飆。
稍微總結一下:雅魯藏布江下游水電工程這個「總投資約1.2萬億元」的史詩級基建項目,跟房地產似乎是風馬牛不相及的關系;但我們可以借此感受到,房地產的最大意義不在于拉動GDP;進而再感受一下房地產存在于我們這個國家體制中的那個底層邏輯:房地產的最大意義在于平衡央地財稅分配。
主編-何玲 影像總監-費嘉
編輯-盧丹婷 編導-沈奕飛 攝像-王德正
商務總監-周慧慧 總策劃-王冬鶯 總編輯-劉德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