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又變臉了,不過這回他的目標換了,近日美國那邊爆料,特朗普對澤連斯基很不滿,要把他給換了,這樣的轉變堪稱戲劇,前不久他還為了烏克蘭對普京大放威脅言論,一眨眼槍口就轉向了。
澤連斯基雖然向來“聽話”,但沒想到這次自己要被拉下臺,盟友靠不住,俄羅斯那邊蓄勢待發,被逼無奈的澤連斯基使出了三大招。
特朗普為何調轉槍口
7月20日,赫什在專欄中披露,特朗普團隊已擬定“烏克蘭政權更迭方案”,核心內容令人震驚,稱計劃迫使澤連斯基下臺,由前烏軍總司令扎盧日內接任,這一消息并非空穴來風。
早在今年2月28日,特朗普就在白宮會面中當眾羞辱澤連斯基,吼道“你高估了自己的籌碼”,現場視頻顯示,澤連斯基團隊被要求提前離場,聯合記者會臨時取消。
至于特朗普為何要對澤連斯基下手,可以歸為三大原因,俄烏沖突打的太久了,澤連斯基“要價太高”,烏克蘭每月消耗美國30億美元軍援,而特朗普認為這筆錢“花得不值”。
對特朗普自己來說,自己的關稅通敵并沒有讓普京妥協,而和談僵局影響美國大選選情,最新民調顯示,62%的美國選民反對“無底洞式援烏”,特朗普需要盡快結束這場戰爭以爭取選民支持。
還有就是軍火利益分配不均,特朗普不止一次高喊要軍事援助烏克蘭,但美國軍工巨頭更傾向于與俄羅斯直接交易,而非通過烏克蘭這個“中間商”。
更關鍵的是,特朗普在7月14日對俄羅斯下達“50天最后通牒”,若俄方不在50天內達成停火協議,美國將對俄實施100%關稅及次級制裁,這表面上是施壓普京,實則暗藏殺機。
這50天恰好覆蓋俄軍夏季攻勢窗口期,而烏克蘭的彈藥庫存僅夠支撐兩個半月,所以不少預測特朗普的真正目標,很可能是逼澤連斯基在戰場上徹底崩潰,再順勢換人。
三招上演自救
顯然,澤連斯基馬上要成為一顆棄子了,這樣的消息放出讓他感到很不妙,那么他是如何展開政治自救的呢?
既然威脅到政治地位,所以在對內上,澤連斯基做的第一步就是整頓,內閣大換血,鞏固權力核心。
7月17日,烏克蘭議會閃電批準新內閣名單,前總理什梅加爾調任國防部長,司法部、能源部等關鍵崗位全部換上親信,4個部門被直接裁撤,雖然對外宣稱這是為了“提升武器國產化比例”,但實際上真正的目的還是為了將權力握在自己的手里,為自己贏得更多的籌碼。
特朗普做了這么多,說到底癥結還是在俄烏沖突上,所以,澤連斯基的第二步就是來了個180度大轉彎,主動向普京求和。
7月19日,澤連斯基在社交媒體突然宣布“已指示國家安全官員正式向俄羅斯提議,要求下周啟動新一輪談判”,還特意強調,烏克蘭做好了“領導人級別會談”的準備。
這一表態堪稱驚天逆轉,就在去年,澤連斯基親自簽署法案,禁止任何人與普京談判,如今主動低頭,顯然是被逼到絕境。
而最后一步也很關鍵,就是延長總統任期,防止政變,7月20日,澤連斯基緊急推動《戰時特別權力法》修訂案,試圖將總統任期延長至“戰后6個月”,反對黨聲音被全面壓制,基輔的政治清洗正在加速。
大國博弈新棋局
澤連斯基如今一系列求生舉動的背后,是被美俄兩大強權的暗中較量逼到絕境的無奈,特朗普打的是軟硬兼施的兩手牌,對俄強硬在7月14日簽署總統令,威脅實施100%關稅,對烏7月8日突然批準向提供JASSM遠程導彈,射程可直接打擊莫斯科,并承諾交付“愛國者”防空系統。
而普京的反擊更致命,在軍事產能上暴漲,月產2萬架無人機,朝鮮支援的1200萬發炮彈已到位,足夠支撐半年飽和打擊,能源上施壓,對歐洲天然氣供應量驟降70%,德國被迫削減50%援烏資金,波蘭甚至考慮用天然氣過境費抵扣軍援。
與此同時在外交上尋找突破口,中、印、巴三國單月進口俄油破億噸,人民幣在莫斯科交易所日交易量突破百億盧布。
最諷刺的莫過于當澤連斯基哀求北約入場時,歐洲的援烏資金正在縮水,而特朗普的“50天通牒”更像是對烏克蘭的死亡倒計時。
澤連斯基的“流放危機”揭露了一個殘酷現實,小國領導人的命運,從來不在自己手中,特朗普的關稅威脅遭遇普京的能源反擊,而烏克蘭的悲劇仿佛早已注定,俄軍正熱火朝天的布局,而澤連斯基炮彈終將耗盡。
參考資料
“重新洗牌”?澤連斯基改組內閣遭烏克蘭內部質疑 京報網2025-7-19
澤連斯基:已向俄羅斯提議下周舉行談判 環球網2025-7-20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