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澳門衛生局官網消息
7月18日
澳門接獲1例
輸入性基孔肯雅熱病例報告
為澳門今年第1例
輸入性基孔肯雅熱病例
報告稱,患者是澳門居民,男性,61歲,居住于青洲大馬路青怡大廈,于7月8日至17日曾到佛山市順德區探親,17日早上出現發熱、頭痛及全身肌肉關節痛等癥狀,即日由佛山市返澳并前往仁伯爵綜合醫院就診。18日經公共衛生化驗所檢測證實感染基孔肯雅熱病毒并呈陽性。患者目前病情穩定,將安排接受住院治療,患者同住人士暫無不適。
根據患者的旅游史、出現癥狀的時間及實驗室檢測的結果,該患者被確診為澳門今年第1例輸入性基孔肯雅熱病例。
報告稱,澳門衛生局派員到其在澳居所及主要活動地點附近進行孳生源巡查,加強清除周圍環境的積水,并根據實際情況安排防范性滅蚊。
北京疾控提示:本市偶有基孔肯雅熱境外輸入病例
北京市疾控今日提示,目前,北京市偶有基孔肯雅熱境外輸入病例,隨著國際交流的日益頻繁,病例輸入的風險持續存在。
廣東一地最新通報:單日新增確診超300例!
今天(7月22日)下午,廣東佛山市順德區衛健局更新基孔肯雅熱疫情信息。通報顯示,截至2025年7月21日,順德累計報告基孔肯雅熱確診病例2471例,較前一天累計報告確診病例數(2158例)增長313例。
據通報,順德基孔肯雅熱疫情主要集中在樂從鎮、北滘鎮、陳村鎮,均為輕癥病例。
基孔肯雅熱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癥狀以發熱、關節劇痛和皮疹為特征。名稱源自非洲土語,意為“彎脊之痛”,形容患者因關節劇痛彎腰蜷縮的姿態。主要通過感染病毒的伊蚊(埃及伊蚊或白紋伊蚊)叮咬而傳播,目前尚無直接人傳人的報道。
據世界衛生組織,避免蚊蟲叮咬是防止基孔肯雅病毒感染的最佳保護措施,減少基孔肯雅病毒傳播的主要方法是通過控制蚊子媒介和減少蚊子滋生地。
基孔肯雅熱因何而起?
該如何防護?
點擊下方圖片了解
編 輯 | 韓振
來源 | 南方都市報 中國新聞網 健康順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