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門口被族長帶人掘地尋找500多年前的祖先遺骸,未果后建起一座空墳,一堵就是12年,這令陶先生一家苦不堪言。
2022年12月13日,華商報大風新聞以《村民家側門被空墳堵9年進出要爬墳,族長還帶人掘地尋祖宗遺骸》為題作了報道。
如今,此事迎來新進展。
空墳堵門——
族長率人挖掘500多年前祖墳,在村民家偏門旁建墳立碑
陶先生家住貴州省黔東南州天柱縣邦洞街道農村,常年在浙江打工,家中只有年邁的父母雙親和年幼的孩子。
他介紹說,10多年前有人在他家一個偏門前建起一座墳墓還立有碑,將門堵得很嚴,進出都必須爬墳,每當經過門前那座墳墓時都會感到瘆人。
資料圖片
當地一位陶氏族人稱,其實那座墳里面并沒有尸骨,也沒有棺材,是一座空墳,是他們族長陶某組織人修建的。
該族人說,陶某今年60多歲,“族譜記載他歷任村主任、族長,是修祠續譜主持人之一。”
他回憶說,2013年清明時節,陶某告訴族人稱,陶氏族譜曾記載他們有一位生活在明朝成化年間的老祖宗葬在當地,懷疑墓址在陶先生家的偏房旁邊,想給該老祖宗重新建墳立碑,以便讓子孫后代祭拜。
他進一步介紹說,同年4月7日,陶某組織一批陶氏族人,在當地邦洞鎮調解委員會相關人士見證下,來到陶先生家那處偏房處,10余人輪流開挖,尋找那位祖先遺骸,結果沒有找到,但發現有一些黑泥巴,陶某等人以此確認該祖先的墳墓就在那偏房的磚墻邊,“隨后,陶氏族人用磚塊和泥土在那偏房門外建起一座空墳,還立了塊石碑,陶先生父母阻擋未果。”
訴訟維權——
起訴至法院被裁定駁回,多部門調解多次最終達成房屋出售協議
天柱縣邦洞街道辦事處相關人士稱,這些年來各級部門的調解次數有很多次,但一直未果。
該人士說,陶先生一家因與族長陶某等人空墳堵門挖爛房屋地基糾紛問題,曾多次向各級部門反映并起訴至法院,有關部門也多次組織他們調解,但雙方始終無法達成一致,縣法院也以不屬于法院民事案件處理范疇為由,作出駁回陶先生訴訟請求的裁定。
2025年6 月 14 日,經天柱縣信訪局、縣司法局、縣民政局、邦洞街道辦事處等部門多次協調處理做工作,陶先生一家與該街道辦和村委會自愿達成了房屋出售協議。
拆房還田——
村委會花18.48萬買下老房擬拆除,原址只允許耕種
華商報大風新聞記者獲悉,由陶先生一家與天柱縣邦洞街道辦事處和當地村委會簽訂的三方《協議書》載明,作為乙方的陶先生一家自愿將地上房屋及附屬設施作價18.48萬元出賣給作為甲方的村委會,他們將房屋及附屬設施清空后再進行交付,交付給村委會的地上房屋及附屬設施屬村委會所有。
該《協議書》還稱,三方簽署協議且陶先生一家清空房屋及附屬設施后一個月內,村委會一次性向他們家支付那筆購房款,然后由村委會負責拆除,拆除過程中出現任何安全問題均與陶先生一家無關。
他們同時還約定,該房屋及附屬設施被拆除清空后,原址土地僅限陶先生一家正常耕種,不得在該土地上進行除耕種之外的其他用途。
父母去處——
與女兒一家居住在鎮上,售房款已收到,房屋擬近期拆除
陶先生父母年事已高,原房屋拆除后他們到哪里去居住呢?
他告訴華商報大風新聞記者,他姐姐居住在鎮上,因自己常年在外,父母只有暫時居住在姐姐家。
他說,最近他們收到了那18.48萬元售房款,“那是我們家的老房子,全家人在那里居住了很多年,對房子早已有感情,盡管有些不舍,但實在沒辦法。”
陶先生說,原本那座空墳是協調遷走的,但族長陶某一方不同意,后經進一步協商只能將他家房子賣掉。
記者采訪獲悉,當初天柱縣邦洞街道辦事處的初步想法是,將那座墳遷到一個陶氏家族認可的地方,方便他們以后祭祖,但未果。
陶先生介紹稱,當地村委會擬近期拆除他們家那房子,“以后有空可能還是會回去看看,畢竟那是我們家的根。”
華商報大風新聞記者 黃平 編輯 董琳
(如有爆料,請撥打華商報新聞熱線 029-8888 0000)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