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29日,河南鶴壁19歲的小郭抵達了上海虹橋高鐵站,準備投奔他的堂弟務工,出站時他與一名黑車司機私下約定100元車費,前往浦東新區(qū)的寶家苑小區(qū),結(jié)果到達之后小郭掃碼支付誤轉(zhuǎn)了1010元,多付了910元車費。
等到小郭發(fā)現(xiàn)后,立即通過微信支付記錄給司機留言稱:“你好我這邊付多了,能不能退回來”,希望司機能將多付的車費退款。但是司機未回復并駕車離開,可誰能想到就是因為這近千元的車費,奪走了一個男孩的生命!
3月31日,小郭在堂弟的陪同下報警,雖然警方提供了司機的車牌信息,可并沒有能幫助小郭追回款項,事后小郭情緒崩潰,選擇閉門不出。
4月3日時,家人發(fā)現(xiàn)小郭失蹤了,遺憾的是,最終4月9日在蘇州一個風景區(qū)找到了他的遺體,現(xiàn)場還留有農(nóng)藥藥瓶,經(jīng)過尸檢確認,小郭在4月6日凌晨服毒自殺。
后來通過了解才得知,小郭家庭貧困,父親患病母親打零工,這次來到上海本想著為家里謀一條生路,沒想到會變成這樣。事后家屬起訴司機,可誰知道7月16日庭審時,這個司機連來都沒來,全程缺席,而且至今未道歉,更沒有退款。
其實一千塊錢,對某些人來說只是一頓飯錢,或者微不足道,即便丟了,錯付了,也不至于付出生命。可每個人的情況卻不一樣。這一千元,對司機來說可能是一筆“橫財”,但對小郭來說卻是他的全部。
那么一條年輕的生命就此逝去,應該由誰來買單呢?乘客錯付車費,司機選擇沉默不退。起因是乘客失誤引起的,但司機的選擇,無疑是壓垮生命的最后一根稻草。實際上司機的想法很簡單,無非是想精準切割責任,多付錢是你的錯誤,所以你的后果與我無關(guān)。
可請問這位司機你想過嗎?雖然你利用了規(guī)則鉆了空子,但同時你也掐斷了對方求助的通道。錯付后乘客追討車費,難道不是乘客的底線訴求嗎?現(xiàn)在得到這樣的結(jié)果,這一千元,你花得能安心嗎?
通過這件事,讓我們在冰冷邏輯上看清楚了一次上演的現(xiàn)實,一方算清了金錢賬,卻丟了人性賬。而另一方,則承受了所有代價。
最后作者想說,責任可以切割!但生命的重量,最終將會壓在每一個相關(guān)者的心上,規(guī)則之內(nèi),誰又真正的贏了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