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五加皮,早安攀巖聯合創始人,希望和10000個巖館創業者一起成長。
從今天開始,我會在這個公眾號跟你分享開攀巖館的一切,爭取持續日更吧哈哈我要做特懂巖館生意的創業者。也歡迎你加我好友,私信交流??
在北上廣深,巖館如雨后春筍般開張,行業玩家開始比拼坪效、復購和品牌勢能;但在汕頭,一個三四線沿海城市,咸魚攀巖這家館能堅持八年,靠的是“能挪一點是一點”的生存智慧。
“如果這個階段我們沒熬過去,不只是這家館會倒,可能這個城市的攀巖,就又要等下一個五年十年。”這是咸魚攀巖創始人周渤的原話。
(圖為咸魚攀巖創始人周渤)
他是咸魚攀巖的發起人,也是這座城市攀巖運動的“守夜人”。四家館,一家公益、三家商業;五位教練、五十二個社員。
這不是他第一次從零開始。2015年,整個汕頭玩攀巖的人還不到20個;他剛從陽朔回到家鄉,就接住了一門大學的公益攀巖課,從“蜀中無大將”的業余教練做起。幾年之后,他帶著汕頭大學攀巖社的52位老社員,湊出第一筆公益館的啟動資金。
(?咸魚攀巖)
小城市開攀巖館,也有大智慧。今天我和渤哥仔細聊了:三四線城市開巖館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該怎么和商場談房租、如何平衡盈利和教育使命......很多干貨,句句肺腑,值得所有三四線城市巖館創業者反復閱讀。
如果說一線城市攀巖館的課題是如何跑出規模、融到資本,那么咸魚攀巖提供了另一種路徑——在資源不密集、人群不確定的地方,怎樣用“螞蟻搬家”的方式讓一項運動生根。
?♀?早安攀巖五加皮:請簡單介紹一下自己。
?♂?咸魚攀巖周渤:我叫周渤,是汕頭咸魚攀巖館、咸魚攀巖社的發起人,目前在汕頭有四家店。
(圖為咸魚攀巖創始人周渤)
?♀?早安攀巖五加皮:你為什么要開一家攀巖館?還在汕頭開了四家?聽說有一家是純公益性質的!?
?♂?咸魚攀巖周渤:咸魚攀巖的前身,是一個校園社團——汕頭大學的攀巖社。我們第一家是公益館,純社團性質。最早我是在汕頭大學做攀巖公益課的教練,當時覺得畢業季大家都散了很可惜,也想把社團這種形式留在社會范圍里,可以持續地做。所以8年前,我們就開始了公益推廣。
(?汕頭 · 咸魚攀巖社)
所有合伙人都是原來社團的人。我們52人基本都是股東,甚至當時的大學生出200塊錢也算是入股,就是一份心意,整個大家族都在(笑)。
一開始為什么想去做公益推廣和公益授課?
其實剛開始根本沒想靠它賺錢,就是想要開心一點,有更多人能一起爬。就覺得自己熱愛的運動像“屠龍術”,你再熱愛、再精進,也找不到人一起爬。
咸魚攀巖館是最近兩三年才開的,算我們從攀巖社延伸出來的商業館。我們做了8年公益推廣,才遇到一個契機,開了商業巖館。一開始也是因為有商場老板聽了我們的故事,說要支持一下,才有了第一個館。
?♀?早安攀巖五加皮:這四家巖館有什么差別?每一家都賺錢嗎?你的商業模式是什么?
?♂?咸魚攀巖周渤:2017年,第一家館是一個純公益性質的純抱石小館,只有40平米。投資來自攀巖社的52位社員,股東中很多是大學生。現在大家散落在各地,但每年仍會“一年一聚”,保留著社團的傳統。
(?純公益的咸魚攀巖社)
2022年,我們在合勝百貨樓開了我們的第一家商業巖館,這家是純高墻館,主打小朋友體驗,巖壁有200㎡,第一年就基本回本了。因為當時汕頭乃至整個粵東都沒人搞攀巖,剛好吃到第一波紅利。
(?第一家 | 咸魚攀巖館)
第一家商業館意外成功,它的盈利非常可觀,讓我盲目自信。商場說他們有一個另外的分店,也想讓我們一起來做。這家巖館它是在汕頭較為偏遠的村鎮了。另外一個原因,我原來的工作是市政公司,長期負責農村污水管網和污水處理廠,對農村有很深的感情,在農村開攀巖館是我以前的一個夢想,而且對農村的消費力很有信心,就在一個這個鎮上開了一間綜合館,抱石加高墻,室外300㎡,室內抱石160㎡。結果第二家就很失敗了,我發現不是錢的問題,是意識形態的問題:有消費力不等于會來攀巖。現在那家店盈利狀況都不是太好,勉強維持。
(?第二家 | 咸魚攀巖館)
(五加皮:為什么第二家開得不是很成功,怎么又開了第三家呢?怎么考慮的?還開在了萬達是不是?)
對,第三家商業館開在了萬達,這家投入少一點,總面積250㎡,但有高墻有抱石。開第三家攀巖館,是因為,不管是從教學或者是推廣,都急需在市區有一個商業性的攀石館。現在才滿一周年,已經慢慢步入正軌。
(?第三家 | 咸魚攀巖館)
其實第二家雖然效果不好,但當時和商場關系好,招商條件也很好,配合度高、幫我們一起把高危證申請了下來,甚至在困難階斷幫我減免部分租金,才慢慢撐下來。
現在合勝店和萬達店都比較穩定,各有客群。萬達以成人巖友為主,合勝則集中做小朋友訓練。兩個館距離就四五公里,非常方便,巖點流轉也很靈活,我們基本就是這樣運營著。說到底,其實還是希望整個區域的攀巖人多起來,大家能一直玩下去。
我們沒打算做連鎖。希望把這幾家做好,把汕頭本地的巖友基數做起來。我都快40了,接觸攀巖的時候已經29歲,已經挺晚的了,所以我總覺得時間不夠用。我們到現在依然是一個社團性質的合伙公司,我們想做的是在這么一個三四線城市,把這件事堅持下去。我們更希望我們培育好這個市場,有大的資本進入,大的連鎖店進入,我們就退休,去別人的巖館玩,那多開心呀(笑)。
?♀?早安攀巖五加皮:您有什么選址經驗分享嗎?
?♂?咸魚攀巖周渤:如果把攀巖當做生意看,其實分兩類:一個是做體驗,一個是做培訓。
如果你想做體驗,那選址對了,你就對了80%,剩下的都是那個錦上添花;選址不對,你其它做得再好,運營啊什么的,都做不來“雪中送炭”。
但如果重心是做培訓,那比重會稍微分散一點,但選址依然最重要。特別是三四線城市,要非常看消費者畫像,包括“意識形態”,不是人們有錢消費就會來攀巖。
還有一個建議就是——招商得磨。尤其是小城市,做這種特殊項目,招商那邊很多東西都得你一個細節一個細節去磨。我覺得如果給創業者一個建議的話,就是這句話最重要:不管是哪里的招商都需要你自己去磨。
?♀?早安攀巖五加皮:和商場“磨”租金,你們有什么策略?哪些點是可以爭取的?(租金、免租期等)
?♂?咸魚攀巖周渤:我們通常是圍繞三件事去談:租金本身、免租期、以及門票抵扣租金。
因為我們是一個以體驗為主而且比較引流的項目,那我會從結果去展現給商場我能給它帶來的一個人流量。租金肯定是第一要談的,免租期也很關鍵。如果這兩項都已經談到底了,我們就會繼續談“體驗券抵租金”做深化。
一般來說,免租期全國范圍內普遍能談到的最長是三個月。當然,大部分招商也有話術開口只給一個月,你得慢慢磨。
不過我們有一個更實用的策略——我們會說免租期不一定要長,但希望“等我拿到高危證后再開始計租期”。這個很關鍵!有些地方的高危證卡得比較厲害,甚至拖上半年幾個月,如果租期早早開始計,光等證就虧麻了。所以我們會讓商場配合我們辦證的進度,這樣就算只免半個月,也很有意義。
攀巖畢竟是屬于一個新興項目,在法規上也是比較模糊的。之所以說高危證這么難下,就是因為它確實規定的不清晰,所以才會有很多的不確定和 bug。
(五加皮:除了門票抵租金,還有其他的什么方式嗎?)
我們每一個商場去聊條件,都會盡可能的聊——分成。一開始大家都對攀巖項目比較迷茫的時候,你作為招商方,我肯定會提我的方案。
在這租金和免租兩個聊完之后,我們要再去聊說我們用抵用券去抵。我們會把攀巖的門票或體驗券打包給商場,讓他們當成活動福利送給消費者。對商場來說,這是很好的引流,對我們來說,也相當于變相減少了實際支付的租金。我們和商場的合作就會更緊密,商場有動力配合我們做活動。
因為三四線城市做攀巖,它和大城市不一樣,它在起步的階段,0到1是最艱難最艱難的。很多時候不是錢的問題,是整個市場和政策的“意識形態”都不成熟。你不精打細算根本熬不過0到1階段。你就是要各方面摳摳搜搜的,想盡辦法去生存。如果第一個階段沒有熬過去,它不單單是你這個生意做不起來,是很可能這個城市的攀巖項目可能又要等下一個5年、10年。
?♀?早安攀巖五加皮:你抱石、難度、野攀的攀爬能力大概是什么樣的?
?♂?咸魚攀巖周渤:現在開館之后爬不動了,以前抱石大概V5V6,難度可能 13A/B ,野攀也差不多13左右。
?♀?早安攀巖五加皮:你開攀巖館以前是什么職業背景?
?♂?咸魚攀巖周渤:我原來是市政公司的采購員,29歲才接觸攀巖,算比較晚了。
我第一次接觸攀巖是在陽朔野攀,算是運氣特別好。剛從陽朔回來汕頭,就碰上阿邦、大闖他們在做“中國傳巖”紀錄片,來汕頭開發線路。他們那時候和湖南電視臺合作,拍一集關于攀巖的宣傳片,那時候他們剛好缺一個司機,我剛好剛接觸攀巖,就說我來當你們司機,陪著他們一路傳巖。從那以后,我就一路跟他們在汕頭周邊開發線路,一路往福建方向,真的算特別幸運的,那時候剛入坑一個月,就能和一群大神天天泡在巖壁上。
經過在一起相處的一個月,就覺得對攀巖的熱愛確實就上了一個層次。而且眼界被打開了——原來攀巖可以這么有趣、可以這么玩~
后來成為教練也是機緣巧合。當時汕頭大學想開一門攀巖公益課,找不到合適的人。我們這個小城市,那時候只有我一個人玩攀巖,“蜀中無大將,魏延當先鋒”,沒人選,只能我上了。
?♀?早安攀巖五加皮:咸魚攀巖館的收入結構是以門票為主還是培訓為主?
?♂?咸魚攀巖周渤:我們每個月都復盤收入結構,現在是門票和培訓大約五五開。如果比例偏差太大,我們會做及時的調整。
其中青少年培訓是主力,但成人培訓也在慢慢追上。我們很早就做了轉型的決策——寧愿犧牲體驗客戶,也要保留培訓空間。
(五加皮:你說你們是有意識的往這邊轉,你們做了哪些動作?)
我們小城市,小場地,其實每一天可以容納的客流量是固定的。一開始是舍不得把場地去做培訓的,因為我單純就是做體驗,就是爬個數字道,就能收個單次門票,那來錢很快啊,三分鐘就一趟,一趟就幾十塊。在剛開始的那個階段,終于好不容易有人報課了,那個心態都會比較排斥,覺得舍不得,因為一個人上課也會占了一條道。
其實這個決定確實是需要下大的魄力和犧牲的,我們在體驗門票流量還很好的時候,就專門為“培訓”犧牲了很大的一個體驗的空間,只留幾條道用來培訓,把培訓做起來。就跟后面排隊的客人說對不起,我們今天一半的線路在上課,你們改天再來。
這個決定是我們社團全員一起做的,因為我們始終相信:在小城市做攀巖,是一場長期主義的持久戰。不能光盯著體驗票賺錢,得有人來堅持做培訓、做基礎。
?♀?早安攀巖五加皮:咸魚攀巖的青訓是以帶成績為主,還是說就是愛好為主?
?♂?咸魚攀巖周渤:以有人愿意接觸攀巖為主,我們還沒走到那個階段。光是讓他們能夠認識攀巖是一項競技運動就花了很長的時間,當然我們現在的學員也慢慢去參加比賽,終于能夠踏入全國賽的門檻,都已經花了我們很大的精力和時間。
?♀?早安攀巖五加皮:咸魚攀巖館賣得最好的卡是月卡年卡還是次卡?為什么?
?♂?咸魚攀巖周渤:從現在來看應該還是次卡。前兩年以十次卡為主,這在很多城市也是比較主流的選擇。但從今年開始,我們明顯感覺到經濟下行帶來的壓力,尤其是在三四線城市。不是每個人手頭都那么寬裕了,十次卡動輒五六百塊,很多人就猶豫了。
所以我們就主動調整,推出了三次卡。我們的想法是,哪怕只鎖你兩次,我們也愿意,至少能讓你踏進門、接觸攀巖,后續再慢慢沉淀。三次卡降低了用戶的決策成本,價格更低,心理壓力更小,更容易成交。
我們現在也很少推純粹的體驗票了,因為我們是小館,巖壁本來就只有四五條線路,容量不大。經濟的下行對我們這種三四線城市會更明顯。我們和大館不一樣,從一兩年前就意識到這個問題,且開始轉型,一直就是犧牲了很多的體驗,把一半重心放在培訓上。事實證明這個選擇很重要,因為體驗客戶數量確實在急劇下降,但我們的培訓客戶粘性非常高,很多都轉成了月卡和年卡用戶,一直在場館里活躍。
?♀?早安攀巖五加皮:為什么會叫“咸魚”這個名字?
?♂?咸魚攀巖周渤:有兩個原因,第一個是我們希望汕頭的攀巖可以「咸魚翻身」,有個很卡通的形象說:如果人不努力,那和咸魚有什么區別?第二個層面是我們潮汕人有“賤名好養活”的傳統,老一輩人喜歡起些“狗剩”“狗蛋”這樣的名字,覺得這樣孩子命硬,好養活。
后來我們不想改名字,是覺得「賤名易養」確實從道理上是說得通的,雖然咸魚聽上去不是特別的高大上,但是真的很好記。
?♀?早安攀巖五加皮:一共有多少教練?你和教練關系都特別好,館里氛圍也特別好,有什么秘訣分享嗎?是不是還有以色列的攀巖教練?
?♂?咸魚攀巖周渤:我們固定的教練就5個,因為我們汕頭是一個“人才外流型」的三四線城市。其他的工作人員很多都是我們52個社員里的人,大家平常也會回館里幫忙,算是兼職。
我們其實不是按“公司”來運營的,更像是一個“社團”或“大家庭”。教練之間、社員之間本來就是一個大家庭在經營。
(大家說好朋友們不要一起做生意,因為容易有一些矛盾什么的。你們這么多社員難道沒有矛盾嗎?)
當然也不是沒有矛盾,這就看發起人或者決策者的威望和協調能力了。我比較幸運,既是這個店的決策者、也是所有人的教練。
我也希望未來能有更多人分擔責任,不然很多事情都壓我一個人也挺累的。我甚至希望將來參與的人多起來,我能早點退休(笑)。
?♀?早安攀巖五加皮:汕頭除了你們,還有別家巖館嗎?咸魚的特色是什么?汕頭攀巖創業環境怎么樣?最近兩年有看到明顯增長嗎?
?♂?咸魚攀巖周渤:如果從“嚴格意義上的攀巖館”來說,現在汕頭其實沒有其他了。但攀猩這兩年開始在全國做體驗型的攀巖館,他們也把體驗高墻帶到汕頭來了。
我特別高興他們來了,我開業第一天還親自跑過去跟他們打招呼:“哎,你們來汕頭了,我真的挺開心的。”因為我一直覺得這個城市需要更多做體驗的人進來。
對我們來說,攀猩這類體驗館反而是有幫助的,他們吸引了一批體驗用戶,而我們已經不主打體驗了,我們做培訓,做長期用戶。他們的客人體驗完之后,始終是有一部分會回流到我們這里的。從儲備人才的角度看,是好事。
關于汕頭的攀巖創業環境,我只能說:這兩三年,進步確實不是一星半點。我們最早做的那個公益性質的巖館,主要是面對大學生群體,能留下來的人很少——整整八年,我們一共留下了52個社員,一年就六七個而已。
但現在就不一樣了。最大的變化是城市里的人對“攀巖”這個詞的態度發生了轉變。以前我們開館,大家就在下面圍著看,很少有人真的來嘗試。現在不一樣了——就算不是在我館,在商場的某個角落,也能聽到路人討論動作和規則。我覺得特別有成就感,我們終于改變了這個城市的一點點。
?♀?早安攀巖五加皮:開巖館以來有遇到過什么困難嗎?都是怎么解決的?有什么經營的經驗可以分享給新開館的巖館老板們嗎?
?♂?咸魚攀巖周渤:困難肯定是有的,但大部分是行政層面的問題,比如手續、場地、消防、高危證審批這些。但我始終覺得只要你以“長期主義”的心態做事情,這些困難就不怕了。
我能分享的經營經驗,對一線城市不適用,但可能對三四線城市應該有點價值。第一個是我們會老生常談的說:賺攀巖這碗飯,賺的錢一半給了房東,一半給了巖點。那如果是在三四線城市,特別是你巖友基數不大的情況下,千萬不要在巖點這件事情上做過多的糾纏和對巖點有過多的執念。
可能從一線城市,從競技方面,國際知名度各個方面來考量,現在確確實實有很多的消費者他是會在意巖點的品牌和質量,但如果你是三四線城市,這一部分是你完全不用 care 的。
你的用戶甚至連巖點的品牌都不知道,連什么樣子的巖點,它價值多少錢都不知道。所以如果是在三四線城市做攀巖這個項目,一定把更多的精力和費用做在運營,在體驗感,在拓新,不要去過多的糾結在巖點的投入上。
三四線城市開巖館,也千萬不要把精力放在「定線員」這件事情身上,就是開心為主。
其實巖館還是那兩條路,如果你只是做體驗型,那沒關系,你就做個樓梯道,很賺錢的。雖然那個和攀巖不是太搭邊,但是我一直堅信是要有千千萬萬個體驗,這個城市才會有專業、才會有人做培訓、才會有人愿意留下來。
我是一個特例,不是每一個城市都剛好有一群人愿意這樣子去堅持做推廣。那我最大的希望是——越來越多的合規的體驗型,我覺得越多越好,這個行業才能做的久。
我們汕頭三四線城市最大的問題之一是教練。這就是我剛才說的,汕頭是一個人才外流型的城市。我現在還留在這里做攀巖,其實就是完成我自己的執念,沒有別的原因。你說如果真的是從巖館發展本身來講,我想做得更專業、更大、更商業化,那我肯定不會留在這樣一個城市。但反過來想,正因為小城市的不夠完善,才更值得去改變一點、做出點事情。像我們所有的教練都不是聘請來的,需要你從一開始的社員到教練,通過三四年的培養,慢慢才留下來。所以對于我們來說每一個教練都特別珍貴,特別難得。
廣東小城市的攀巖其實很艱難的,汕頭還算里面可以的了。雖然年輕人不多,但我還有兩個大學可以靠著,所以還能每年吸引一些大學生,成為我們社團的主力。但你說像潮州、揭陽這些地方,那就真的更難了——高校資源更少,年輕人也更少。
?♀?早安攀巖五加皮:有什么早安攀巖可以為你做的嗎?你覺得未來我們有哪些合作的機會?
?♂?咸魚攀巖周渤:可能我最大的合作機會,就是向你們學習。還有你們的早安巖點啦~趕緊掛完電話就把你們的畫冊發過來。
我一直有看你“早安攀巖”的內容,覺得超棒的。
我前兩天還剛剛收藏了一篇文章,是你們采訪蔡指導那篇講定線員的,我還把它逐字分析,大家一起討論,真的特別受啟發。沒想到這么快我自己也能成為你們的采訪對象,挺意外的,非常榮幸。
我以前也關注過類似的內容號,但后來他們停更了,你們出現之后,我才發現——哎,中國居然又有人在認真做關于攀巖人的內容了。
請為我點贊、評論或轉發~鼓勵我堅持日更。??
直接掃碼添加我的個人微信號
我會秒通過~
五加皮·早安攀巖聯合創始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